三華寺

三華寺

三華寺地處江東蕪湖市西南三山區境內,依山傍水,空氣清新,風景絕佳,禪寺年代久遠,自古為三寶妙地。據《太平府志》、《繁昌縣誌》等史書記載,該寺始建於唐末,原名三華禪院,為蕪湖最早興建寺院,為江東一著名古剎。2017年3月16日,安徽蕪湖三華寺正式更名為雙龍寺,並啟動移址復建工作。

基本信息

寺院規模

三華寺三華寺
曾經香火鼎盛,住僧眾多,善男信女絡繹不絕,成為當地一大叢林。晨鐘暮鼓醒世間名利客;經聲佛號喚苦海迷途人。

相傳,高麗王子金喬覺(地藏王)來中國修行曾至三華山,見周圍風景優美,在三華山修行了一段時間,在三華山馬蘭腰處留有一對腳印,地藏王走後,當地百姓還專門為其修建寺廟,依山構建的三華禪院仍主供地藏王,該院昌盛一時。

寺院宗旨

戒律規範自身;

以真誠引導大眾;

以慈悲服務社會;

佛法淨化人心。

主要景觀

大雄寶殿

武聖關羽武聖關羽
大雄寶殿就是正殿,也有稱為大殿的。

大雄寶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築,也是僧眾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

普賢菩薩

曾譯遍吉菩薩,音譯為三曼多跋陀羅,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

武聖

關羽(162?—220年),字雲長,本字長生,并州河東解縣(今山西省運城市)人,漢族。曾任蜀漢政權前將軍,爵至漢壽亭侯,謚曰“壯繆侯”。

寺院更名

2017年3月16日,始建於唐末的江東古剎——三華寺正式更名為雙龍寺,並啟動移址復建工作。

三華寺主持果龍法師表示,千年三華寺雖歷史悠久,香火鼎盛,但鑒於移址復建後統一寺廟對外形象的需要,圖謀寺院長遠發展的構想,遂決定正式更名為雙龍寺。

鎮寺之寶

三華寺主持果龍法師三華寺主持果龍法師
2017年3月16日,由信眾捐贈的“雙龍神木”正式開鑿。此“神木”為喀麥隆花梨木,胸徑3.24米,長8米,樹齡有2800年之久。在非洲當地是非洲人朝聖敬拜的樹仙,後因軍用基地建設所致遭砍伐,在一位中國佛教信徒的保護下,被運抵中國贈予該寺。

喀麥隆花梨木即為珍稀的非洲花梨木,多生長在西非和東非的熱帶雨林,以及中、西部非洲的熱帶地區。這種木頭力學性質好,耐久性強,耐磨性好,質量硬度大,結構細且勻,是高級細木、高端雕刻件的理想用材。

這根花梨神木將被雕刻成雙龍新寺鎮寺之寶——雙龍神柱。

這塊神木象徵著中非兩國的共愛和平,也承載著非洲百姓多年的虔誠信仰。

寺院地址

安徽蕪湖三山區三華路劉村69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