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能

三能

三能,讀作:sān néng。《史記·孝武本紀》:“其秋,有星茀於東井。後十餘日,有星茀於三能。”(《史記集解》 韋昭曰:“三能,三公。後連坐誅之。”)

引證解釋

星名。即三台。sāntái【出處】《史記·天官書》:“魁下六星,兩兩相比者,名曰三能。” 南朝 宋·裴駰《史記集解》:“蘇林曰:能音台。” 能,通“台”,音台tái,非讀能néng音,古通假字。

《漢書·王莽傳中》:“皇帝謙讓,以攝居之,未當天意,故其秋七月,天重以三能文馬。” 清 方文 《送三兄仁植先生應召北上》詩之一:“燭燭三能光,左右勾陳側。”

1.

sāntái

《漢書·王莽傳中》:“皇帝謙讓,以攝居之,未當天意,故其秋七月,天重以三能文馬。” 清 方文 《送三兄仁植先生應召北上》詩之一:“燭燭三能光,左右勾陳側。”

2.指三公。 sān néng 唐 王灣 《哭補闕亡友綦毋學士》詩:“崇儀希上德,近侍接三能。”

相關詞語

詞頭相同:三年之畜三個世界三笴三省三梢末尾三匝三嘆三島三常三失三恨三鉉三釁三四三大戶三益三臡八葅三房

詞尾相同:舉賢任能碌碌無能堪能徼能主能付能獻能高能甫能公能核能矜名妒能風能乍能潛能嚴能欲罷不能積不相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