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會議

法國中世紀的等級代表會議。參加者有教士(第一等級)、貴族(第二等級)和市民(第三等級)三個等級的代表。通常是國家遇到困難時,國王為尋求援助而召集會議,因此會議是不定期的。它的主要職能之一是批准國王徵收新稅。在會議期間,三個等級各自討論議案,只有在擬定對國王的回答時才舉行聯席會議。三個等級,不分代表多少,各有一票表決權。英法百年戰爭時期,為了抵抗外敵,三級會議有權監督政府。

三級會議

正文

法國中世紀的等級代表會議。參加者有僧侶、貴族和市民三個等級的代表。通常是國家遇到困難時,國王為尋求援助而召集會議,因此會議是不定期的。它的主要職能之一是批准國王徵收新稅。在會議期間,三個等級各自討論議案,只有在擬定對國王的回答時才舉行聯席會議。三個等級,不分代表多少,各有一票表決權。
1300年,法國與佛蘭德交戰,財政支出增加。腓力四世向法國教會徵稅,遭到羅馬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拒絕,雙方發生衝突。為了爭取社會各階層的支持,1302年腓力四世召開第 1次三級會議。百年戰爭時期,為了抵抗外敵,三級會議有權監督政府。1356~1358年巴黎人民起義期間,三級會議成為常設性的執行機關,無論御前會議、軍隊和國家機構,都要受三級會議的監督。16~17世紀初,專制王權加強,三級會議的權力被削弱。從1614年到路易十六統治時期,三級會議中斷了175年。法國大革命前夕,由於國王財政困窘,1789年5月5日在凡爾賽重新召開三級會議。第三等級代表要求取消等級區分,按人數表決。提出三個等級一起開會,共同審查代表資格的建議。在遭到拒絕後,第三等級於 6月17日自行召開國民議會。至此以等級為基礎的三級會議完成了歷史使命。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