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會縣

”又,《地形志》:“肆盧,治新會城,真君七年並三會屬焉。 ”《清一統志》忻州:“三會廢縣在州西北。 ”明洪武《太原志》:“三泉水,在(定襄)縣南二十五里叢蒙山下出源。

因有三股泉水在此相會而設定三會縣。北魏初年設定,太平真君七年(446)併入肆盧縣。故治在今忻州西北,或說在今忻州西三交鎮。《魏書· 明元帝紀》:泰常八年(423)“秋七月幸三會屋侯泉,詔皇太子率百官以從之。”又,《地形志》:“肆盧,治新會城,真君七年並三會屬焉。”《清一統志》忻州:“三會廢縣在州西北。”《太平寰宇記》定襄縣:“三會水,《水經》雲,‘三會水出九原縣西嶺,流入滹水’,經定襄縣。”明洪武《太原志》:“三泉水,在(定襄)縣南二十五里叢蒙山下出源。其泉有三,謂之三會水。又雲,始為三源通合一川,北合牧馬河。”雍正《山西通志》山川:“三會泉,在叢蒙山麓,一龍液泉,一呂布池,一娘娘池,並出合流,四時不涸,灌溉稻田,為太原晉水之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