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堂村

三教堂村位於河南省滑縣縣城城南,106國道東側,西臨大廣高速。三教堂村主要依靠當地糧食資源,剩餘勞動力外出經商、務工,實現了層層增值和良性循環,壯大了集體經濟實力,出現了一批著名商業專家,2008年村里年總資產2000多萬元。

基本信息

1、河南省安陽市滑縣高平鎮三教堂村

滑縣三教堂村位於河南省滑縣縣城城南,106國道東側,西臨大廣高速。 改革開放以來,三教堂村遵循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儘快朝向富裕道路,實現了物質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飛速發展,是滑縣發展最快的農村之一。
滑縣三教堂村是中原著名佛、道、儒教聖地。這裡保留著中原原生態的生活環境,有著近五百年的歷史,此處位於原來黃河古道之中,距離黃河故堤近百米之遙,是摩拜誦仰談天論道的好地方。現有主殿一座、東西配殿各一座、牌房一座、還有龍王廟、李氏真人廟、觀音廟、地王廟等各一座,2007年,村里自發投資80多萬元,對這一古蹟進行整修,這是三教堂村新與舊相結合思想的具體表現,現已經是滑縣高平鎮著名旅遊景點之一,每新年伊始,三教堂都聘請河南豫劇團來村里演出,讚美艱苦奮鬥帶來的巨大變化,增添著三教堂人建設家鄉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滑縣三教堂村主要依靠當地糧食資源,剩餘勞動力外出經商、務工,實現了層層增值和良性循環,壯大了集體經濟實力,出現了一批著名商業專家,2008年村里年總資產2000多萬元。為了增強集體經濟的實力,三教村提出“外出致富”,本著“誠信、實幹、創新、返鄉”的指導思想,一批能幹的致富帶頭人走出農村,積累資本和經驗,為三教堂村以後快速發展做好充足的資源準備。三教堂發展潛力大、前景好。
滑縣三教堂村在村支部的領導下,已經形成村風正、民風好、黨風廉,社會治安秩序井然的行政村,多次被評為“高平鎮文明村”“返村任職先進集體”等稱號,多名商業人士被評為“貢獻家鄉先進個人”。三教堂村大力提倡“一個人富了不是富,集體富了才是富”堅持做到“三牢記”(牢記國家、牢記集體,牢記本村村民)。這種風氣已成為三教堂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發展的動力。

2、山東省平度市李園街道三教堂村

地理位置

三教堂村地處北緯36°46′,東經119°53′,位於平度城區西部昌平路南側,距平度市人民會堂6公里。東隔秦皇河與崔疃相望,西鄰趙家疃村,南隔秦皇河與孫家窯接壤,北倚馬家莊村,全村總面積0.24平方公里。

村名由來

明朝末年,荊姓由四川江岫縣遷入此村,修廟立寺觀,廟堂內塑有儒教、孔子、佛教、釋迦牟尼、道教、老子、三尊神像,廟名為三教堂,信徒到此,朝者甚多,故村名為稱。

隸屬沿革

民國二十四年(1935)屬平度縣第六區周戈莊鎮,1938年屬平度縣一區。1940年9月 平度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屬一區。1941年9月平度分為平北、平南、平西三縣,三教堂村屬平北縣一區。1945年9月屬平北縣李園區,1953年2月屬於平度縣二區,1956年3月屬於豹竹區,1958年9月屬紅旗人民公社,1962年4月屬於城關人民公社。1976年1月屬李園人民公社,1995年1月屬李園街道辦事處。

經濟概況

2005年,全村64戶,農業人口183人,耕地面積240畝; 2005年,該村集體經濟收入為99萬元,農民純收入4850元。

社會事業

自來水入戶率和新興合作醫療覆蓋率都達到了100%,其他各類基礎設施也相對完善。

榮譽稱號

是李園街道近多年來的先進村之一;曾多次被平度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先進黨支部及文明村莊。

3、河南省焦作市濟源市思禮鎮三教堂村

三教堂村位於水承線沿線,村莊總面積265.2公頃。全村現有193戶,770人,5個居民組,耕地面積568畝,村兩委幹部4人,黨員28人。2007年集體收入0.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392元。

4、河南省新鄉市原陽縣陡門鄉三教堂村

地理位置
陡門鄉三教堂村位於原陽縣最東南端,東與封丘相鄰,南與開封隔河相望。西與大南村相挨,北與范灘村相接。村南為美麗的黃河灘區。
基本概況
全村598人,156戶,14名村民代表,13名黨員,450畝耕地。村民收入來源耕地、手工業、外出務工維持生活。在村兩委班子團結奮進,大力發展經濟,村內有發展雞場和養豬場多個,並不斷形成特色產業,村民收入得到很大的提高。
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有棉花、油菜籽、花生、芝麻。森林覆蓋率為20.4%, 主要樹種有刺槐、楊樹、白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