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彩女俑

三彩女俑

三彩女俑高44.5厘米,唐代。以陶俑陪葬之後在唐代極為風行,凡唐墓皆有人俑,加之燒之較易,三彩俑真品者較少。

三彩女俑三彩女俑

簡介

高44.5厘米。唐代,以陶俑陪葬之後在唐代極為風行,凡唐皆有人俑,加之燒之較易,三彩俑真品者較少。

描述

唐開元三彩女俑兩件,左高45.3厘米,直立,頭微上揚,梳倭墜髻,面容飽滿。身穿翻領窄袖黃色短衫,下著綠色長裙垂地,一手翹指,一手併攏,曲於胸前,足穿翹尖鞋。右高45.2厘米,身材豐腴,也梳倭墜髻,蟬鬢膨起,面容飽滿。內穿綠色小袖襦,外披藍色翻領中長衣,長裙,足穿黑色翹尖鞋,儀態端莊,高雅大方。
所謂三彩,是在白色陶胎上塗以黃、赭、綠、藍和紫等色。以黃、綠和白色為主,故稱“唐三彩”。但三彩是表示多色,並不是在一件器物上只限於三種色釉。釉色以藍色和紫茄色較少,也較名貴。唐三彩色調富麗,圖案優美,尤以塑造的各種舞俑和三彩馬俑更為生動。
此兩件開元三彩女俑,不失為盛唐時期陶俑之佳作。1957年陝西省西安市郊區鮮于庭誨墓出土,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