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弄

三弄又稱《梅花三弄》,漢族古琴名曲。以泛聲演奏主調,並以同樣曲調在不同徽位上重複三次,故稱為《三弄》。關於《梅花三弄》的樂曲內容,歷代琴譜都有所介紹,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現怨愁離緒的情感。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潔不屈的節操與氣質為表現內容,“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後人入於琴。”“梅為花之最清,琴為聲之最清,以最清之聲寫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韻也”“三弄之意,則取泛音三段,同弦異征云爾。

三弄

琴曲《梅花三弄》以泛聲演奏主調,並以同樣曲調在不同徽位上重複3次,故稱為《三弄》。

樂府詩集

《樂府詩集》卷三十平調曲與卷三十三清調曲中各有1解題,提到相和三調器樂演奏中,以笛作“下聲弄、高弄、游弄”的技法。

梅花三弄

關於《梅花三弄》的樂曲內容,歷代琴譜都有所介紹,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現怨愁離緒的情感。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潔不屈的節操與氣質為表現內容,“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後人入於琴。”“梅為花之最清,琴為聲之最清,以最清之聲寫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韻也”“三弄之意,則取泛音三段,同弦異征云爾。” (明《伯牙心法》)從這裡可看出,它首先是一首笛曲,後來才改編成古琴曲(作者究竟何人,難以定論)。值得注意的是,唐以前所稱的“笛”其實即現代的簫。《梅花三弄》在清代又被改編為琴簫合奏曲,或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晉代笛曲的風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