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名賢集

內容介紹《三字經》是我國古代蒙學綜合性讀本最有代表性的一種,它流行時間長,範圍廣,影響大。 《三字經》結構嚴謹,文字簡潔,概括性極強,在千餘字的篇幅里容納了大量的知識和道德規範。 它三字成句,或三字倍數成句,短而諧韻,讀起來琅琅上口,通俗易懂,便於記誦。

內容介紹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蒙學綜合性讀本最有代表性的一種,它流行時間長,範圍廣,影響大。相傳為宋末大學問家王應麟編撰。《三字經》結構嚴謹,文字簡潔,概括性極強,在千餘字的篇幅里容納了大量的知識和道德規範。它三字成句,或三字倍數成句,短而諧韻,讀起來琅琅上口,通俗易懂,便於記誦。《弟子規》系我國清代頗為流行的一種啟蒙課本,由李毓彥編撰,是以學規、學則形式進行倫理道德教育的課本,是對《論語》中孔子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一段話的通俗解釋。用三字一句的韻語寫成,合轍押韻,琅琅上口。清人周保璋在《童蒙記誦編》中說:“近李氏《弟子規》鹹行,而此書(指《三字經》)風廢。”可見《弟子規》在清代是頗有影響的。《千字文》為南朝梁周興嗣編著。這是一首四言長詩,首尾意義連貫,音韻諧美,有條不紊地介紹了天地、自然、修身、處世、地理、農藝、祭祀、飲食、起居等方面的豐富知識。所選的字都是古書中常用的,句式結構簡單,語言流暢自然,易於朗讀背誦。《名賢集》是南宋以來流傳於民間的一種通俗讀物,無確切作者,但從文中內容看極有可能是南宋以後的儒家學者根據歷代名人和賢十的名言警句,以及長期流傳於民間的格言、諺語編纂的。它不可能出自一人之手,很可能是多人或幾代人的共同創作。此文取材大部分來自於社會民間,較多地反映了當時社會與民眾的人生經驗和心理願望,其中有不少關於修身,治家、人際效等方面的觀念與規範,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