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件和六場通透

京劇的樂隊分為文場三大件與武場三大件,又稱文三場,武三場,統稱六場,故爾稱好的樂手為六場通透。

京劇術語
京劇的樂隊分為文場三大件與武場三大件,又稱文三場,武三場,統稱六場,故爾稱好的樂手為六場通透。文場三大件系京胡、月琴、弦子,武場三大件為單皮鼓、大鑼、小鑼。而沒有文場沒有二胡,武場沒有鐃鈸。這是因為二胡是梅蘭芳與徐蘭沅、王少卿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共同研究後才增加的樂器,與三大件形成的年代相差甚遠,況且二胡只有旦角和小生才用,老生、老旦、花臉和丑角唱時都不用。鐃鈸在過去沒有專人執掌,而由彈月琴的代管,打鐃鈸的方法是一面用一個布墊放在桌子上,一面由人掌著,然後用手上的鐃鈸擊打桌子上的鐃鈸。設專職鐃鈸手也是二十年代的事情,當時只限於武戲,文戲用專職鐃鈸就更晚了。據說老譚一輩子也沒用過專職鐃鈸。同時,文三場的京胡手要代管笛子嗩吶海笛;月琴手代管嗩吶、笛子和鐃鈸;彈弦子的代管笛子、嗩吶、海笛和堂鼓。武三場的大鑼手兼鑔鍋,小鑼手兼齊鈸和檢場,鼓佬兼大堂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