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同盟

三國同盟

三國同盟(Triple Alliance)是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王國在1882年5月20日簽署的條約,是一個軍事聯盟。三國同意任何一國被其他兩個或更多國家攻擊時協助對方。而且,德國與義大利約定,如果對方被法國攻擊,將會協助對方。然而,根據一項補充宣言,義大利的承諾不能被認定為針對英國。1902年6月,義大利延續同盟協定後,對法國許下了類似的承諾。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三國同盟三國同盟

三國同盟是指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在維也納結成的秘密同盟。1881年,法國從阿爾及利亞侵入突尼西亞,並把它變成自己的保護國。義大利早已覬覦突尼西亞,但苦於實力不足,不能單獨對抗法國,便投靠德、奧。經過談判,1882年5月20日,德、奧、意三國在維也納簽訂同盟條約。

條約內容

(1)如義大利遭到法國進攻,德、奧兩國應全力援助,如德國遭受法國侵略,義大利也擔負同樣的義務。

(2)締約國的一國或兩國遭受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大國(指法、俄)進攻,則締約三國應協同作戰。義大利對此附有一個保留條件:如英國攻擊德國或奧匈,義大利將不負援助自己盟國的義務。

(3)當一大國(指俄國)攻擊締約國一方時,其他兩締約國應取善意的中立,即一旦發生俄、奧戰爭,義大利將保守中立。

條約有效期5年,1887 、1891、1902、1912年4次續訂,並增補了一些義務條款。

三國同盟的締結標誌著歐洲列強兩大對峙軍事集團的一方初告形成。三國同盟的矛頭指向俄國和法國,隨著德國不斷地擴張以及英、德矛盾的日趨尖銳,英國協調了與法國和俄國的關係,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別與法國和俄國簽訂協約,最後形成了三國協約。

三國同盟形成後,法俄都感到不安,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兩國逐漸接近,並於1892年締結了軍事協定。法俄同盟形成,歐洲開始出現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這是向三國協約方向推進的第一步。三國協約形成的決定性步驟是其核心英國放棄了傳統的外交政策與法國結盟。

隨著在殖民地問題上衝突的加劇,20世紀初,英德矛盾成為帝國主義之間的主要矛盾。英國不得不放棄維持歐洲大陸均衡的“光榮孤立”政策,首先與德國的宿敵法國接近;法德矛盾促使法國也向英國靠攏。1904年英法簽訂協約,調整了兩國在瓜分非洲等殖民地問題上的矛盾。自此,英法事實上建立了同盟關係。為了共同對付德國,英國又主動協調了同俄國的利害衝突。1907年英俄簽訂協定,調整了雙方在亞洲爭奪殖民地的矛盾。英法、英俄協定的簽訂,意味著英、法、俄三國協約的建立。這樣,為重新瓜分世界,歐洲兩大軍事集團——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最終形成。

軸心國的同盟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德、意、日建立軍事同盟的談判即已開始。但由於希特勒首先要進攻英、法,而日本則試圖把侵華戰爭擴大到蘇聯,雙方目標不一,談判未獲結果。大戰爆發後,日本推行“南進”戰略,面臨可能與美國發生正面衝突的危險,需要德國的配合。正著手進攻英國的德國,也希望日本能在亞洲發動攻勢牽制英美。德日為進一步在歐、亞擴大侵略戰爭,於1940年9月在東京舉行談判,義大利隨後也加入談判,並在柏林簽訂該條約。作為條約的補充,1941年12月11日,三國又簽署了《德意日聯合作戰協定》。該條約是《反共產國際協定》和《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的進一步發展,它標誌著德、意、日法西斯軍事同盟正式形成,加速了蘇德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的爆發。而隨著義大利、德國、日本等法西斯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陸續戰敗投降,這個法西斯同盟也被徹底埋葬了。

三國公約、三國盟約,(英語:Tripartite Pact;德語:Dreimächtepakt;義大利語:Patto tripartito;日語:日獨伊三國軍事同盟 にちどくいさんごくぐんじどうめい) ,於1940年9月27日由納粹德國、法西斯義大利與日本帝國在德國柏林簽署。此項協定正式確立了上述三個軸心國的同盟關係,並被認為是對美國的警告:要么保持中立,要么兩面受敵。

條約中,三國同意在未來十年他們會“支持及與對方互相合作以期實現她們建立與維持新秩序的目標,以期提倡互惠互利與有關人民之福祉。”

三國確認對方的勢力範圍,並承諾“以政經與軍事之力,協助任何仍未參與戰爭而被攻擊的一方。”而條款中的攻擊者不包括蘇聯。

條約補充1936年的德日協定和反共產國際協定之不足,並消除德國與日本因1939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而起的嫌隙。後來,匈牙利(1940年11月20日) 和羅馬尼亞(1940年11月23日) 加入協定。保加利亞在德軍進駐前,在1941年3月1日加入。

條約原文

德意志、義大利和日本的政府認為世界一切國家各據有應有的空間是任何持久和平的先決條件,決定在致力於大東亞以及歐洲各區域方面互相援助和合作,其首要目的為在各該區域建立並維持事物的新秩序,旨在促進有關人民的共同繁榮與福利。

德意志、義大利和日本的政府同意如下:

第一條

日本承認並尊重德意志和義大利在歐洲建立新秩序的領導權。

第二條

德意志和義大利承認並尊重日本在大東亞建立新秩序的領導權。

第三條

德意志、義大利和日本同意遵循著上述路線努力合作。三國並承允如果三締約國中之一受到目前不在歐洲戰爭或中日衝突中的一國攻擊時,應以一切政治、經濟和軍事手段相援助。

第四條

為了實施本協定,由德意志、義大利和日本的政府各自指派委員組成的聯合技術委員會將迅速開會。

第五條

德意志、義大利和日本聲明上述各條款毫不影響三締約國各與蘇俄間現存的政治地位。

第六條

本協定應予簽字後立即生效,並將從其生效日起繼續有效十年。在上述期限屆滿以前適當時間,各締約國如經任何一國請求,應為本協定的延期舉行談判。

下列簽署人經各國政府正式授權,在本條約上籤名蓋章,以資證明。

1940年9月27日訂於柏林

德國代表:里賓特洛甫

義大利代表:齊亞諾

日本代表:來棲三郎

形成原因

德:三國同盟條約的簽訂,是德國俾斯麥政府推行孤立法國、牽制俄國外交政策的結果。背景:普法戰爭,德意志統一。打破了歐洲均勢。

奧:1866年失去歐洲顯赫地位,起初想東山再起,普法戰爭的結果使他完全失去了重返德意志的希望,1871年安德拉西出任外交大臣,外交政策改變。反對重返德意志,重點放在巴爾幹,而俄國一直將巴爾幹視作傳統勢力範圍,二者必然發生衝突,奧匈帝國企圖以一個二流國家的國力扮演一流國家的角色,必然努力尋求強國支持。

義大利通常被認為是歐洲的第六架輪子。自完成統一以來,它極力在地中海與北非謀求霸權,由於自身實力不如五強,因此在對外政策中需要強國的支持。德意志的崛起沒有給義大利構成巨大的威脅,反而帶來了實惠。義大利利用普法戰爭中法國戰敗之機占領羅馬,最終完成了統一。義大利對德國沒有強烈的厭惡感,主要有利於自身的發展,它願意與德國結盟。

一戰

20世紀初,歐洲出現兩個對抗的軍事集團,一個是由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組成的“三國同盟”;另一個是英、法、俄組成的“三國協約”。這兩個軍事集團拚命在擴軍備戰。它們的爭奪焦點是巴爾幹半島。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太子被塞爾維亞愛國青年開槍打死,奧匈帝國以此為藉口,於7月28日,對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國總動員,準備出兵支援塞爾維亞。德國以此為藉口,於8月1日對俄宣戰,8月3日,德國又以法國飛機入侵為藉口,對法宣戰。8月4日,英國對德宣戰。就這樣,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歐洲的兩個軍事集團開始戰爭。德、奧、意組成的同盟國與英、法、俄組成的協約國開始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戰爭。

善德寺

隨著駿河今川氏輝、相模北條氏綱的先後去世,雄才大略的今川義元和老謀深算的北條氏康,繼承了兩家家督之位。甲斐、駿河、相模三強國長年不分勝負、永無止期的戰爭,也深深困擾著他們。

在此時機下,先是甲斐的武田信虎將長女嫁給駿河的今川義元,繼而通過今川氏的從中撮合,相模北條和武田也成為了姻親關係,天文二十三年(1554),日本東部三大強國之間的同盟正式在善德寺締結了。從此北條可以全身心的致力於先祖早雲三島瑞夢的實現,今川則力圖打通東海道,西上京都取代足利氏為將軍,而武田也終於保障了側背,全力向西、向北,攫取富饒的大米產地。

永祿三年(1560年)5月,今川義元開始上洛,但於桶狹間合戰被織田信長擊敗並殺死。其子今川氏真接任家督。由於氏真無能,導致大將松平元康脫離今川家獨立,並於數年後與武田信玄密盟瓜分駿河,至此三國同盟完全破裂。

巴拉圭戰爭(南美洲的三國同盟)

南美洲三國同盟戰爭亦指在1864年~1870年由巴拉圭軍事強人弗朗西斯柯·洛佩斯以一個內陸小國巴拉圭謀求發展,對巴西、阿根廷、烏拉圭3國同盟的戰爭,一場迄今為止整個美洲最大的戰爭,一場人類歷史中最慘烈的戰爭。

詳情請見詞條:“巴拉圭戰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