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因古時黃河經常改道,前三十年某村在河東,後三十年黃河改道了,這個村莊就在黃河西面了。現引申為此一時彼一時或風水輪流轉。

基本信息

概述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解釋〗 主要是古時黃河流域人們總結的,因古時黃河經常改道,前三十年某村在河東,後三十年黃河改道了,這個村莊就在黃河西面了。現引申為此一時彼一時或風水輪流轉。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大先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優勢,我是親眼看見的。”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作者:季羨林
原價:22.00元
總頁數:196頁 | 出版日期:2006-9-1 |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 裝幀:BBC書籍 | 大小:225×151×14毫米 | ISBN:7801704770 | 語言:中文 | 重量:275克

內容節選:

東方文化

我是研究語言的,但對文化也有些想法,可謂“野狐談禪”,真正的專家講東方文化與我講的完全不一樣,因為他是專家。但“野狐”有“野狐”的好處,腦子裡沒有框框,辨證地說,兩者各有利弊。這裡,我想討論三個問題,一、文化與文明;二、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三、東方文化。

文化與文明

文化與文明兩詞,在報紙上隨處可見,但它們究竟是什麼關係呢?如果你查英文詞典,會得不到答案,因為“cultrue”和“civiliazation”均既指文明又指文化。儘管如此,它們之間還是有差別的,雖然,這兩個範疇有相交的地方。具體而言,首先從字源上說,“culture”有“培養”的意思,指“栽種”,而“civilianization”是從civil來的,字源不一樣,有差別。其次,從對立面講,文化的對立面是愚昧;文明的對立面是野蠻。愚昧只要指智慧的低下,而野蠻則主要指言行粗俗,因而區分是顯而易見的。社會科學不同於自然科學,定義非常難下,現存的對文明與文化的定義不下五六百個,誰野不能說服誰。因而我們求其理解,不求定義,明白文化與文明有統一也有區別。國外對他們的理解也有區別,英國湯因比(Arnold J.Toynbee,1889~1975)的《歷史研究》(Hisyorical Studies)中把七千年來人類創造的文化歸為23種文明,而在中國,應該是用文化而非文明。咱們現在天天講弘揚中國文化,我覺得有很多人混淆了這兩個概念。

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也可稱為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文化(明)是如何產生的?有一元論和多元論之分。一元論是指由一個地方,一個民族創造,而多元論則認為文化是由多個地方,多個民族創造。我沒有研究這個問題,但我認為一元論是不確切的。希特勒是主張一元論的,他認為世界上創造文明的只有日耳曼民族,主要指歐洲北方的人。……

作者介紹:

1911年生於山東清平(今併入臨清市)。12歲考入正誼中學,半年後轉入山東大學附設高中。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業方向德文。1935年9月赴德學習,1946年5月回國。曾擔任北京大學德語系系主任、北京大學副校長。

編輯推薦:

季羨林自言:到了耄耋之年,忽發少年狂,一系列引人關注的怪論、奇思問世。在季先生的這些怪論奇思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本書闡述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我引的這兩句話,最受人詬病,至今仍然認為,這是真理,是詬病不掉的。

從人類的全過程來看,我認為,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關係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目前流行全世界的西方文化並非歷來如此,也絕不可能永遠如此。到了21世紀,西方文化將逐步讓位於東方文化,人類文化的發展將進入一個新的時期。

目錄:

東方文化再談東方文化 21世紀:東方文化的時代我與東方文化研究倡議編撰《東方文化集成》議論東西方文化的意義國學漫談略說中國傳統文化及其特點 “天人合一”新解關於“天人合一”思想的再思考論書院從巨觀上看中國文化中國文化發展戰略問題傳統文化與現代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西方不亮東方亮東學西漸與“東化” 東西方文化的轉折點東西文化的互補關係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相互間的盛衰消長問題 拿來和送去 “拿來主義”和“送去主義” 我們要奉行“送去主義” 後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