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區革命烈士陵園

三區革命烈士陵園

三區革命烈士陵園紀念館,位於伊寧市阿合買提江街人民公園內西側,占地面積6.67公頃,院內有七位三區革命領導人的烈士陵墓、紀念碑和紀念館。

1944年8月,以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為中心爆發了反對國民黨反動統治的三區革命,而後在伊寧市成立了三區革命臨時政府。1949年8月,三區革命領導人阿合買提江.卡斯木、伊斯哈克伯克.莫奴諾夫、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達列里汗.蘇古爾巴也夫、烏斯曼江.那斯爾、羅志等人受毛澤東主席的邀請赴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飛機在蘇聯伊爾庫茨克上空不幸失事,機上人員全部遇難。 1950年4月,烈士遺骸由蘇聯運回伊犁,被埋葬在原三區革命陵園內(位於現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財貿學校校園內),1959年7月,移葬於現在的烈士陵園。陵園分陵墓區和七室一體的烈士陳列館兩大部分。第一間陳列館的三壁牆上是原新疆省政府副主席、三區革命政府主席阿合買提江卡斯米(維吾爾族),民族軍中將司令伊斯哈克伯克・木奴諾夫(柯爾克孜族),新疆省政府秘書長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維吾爾族),民族軍副司令達力立汗・蘇古爾巴也夫(哈薩克族),阿爾泰專署文教科長羅志(漢族),和隨行的工作人員阿不都熱西提・伊敏諾夫(維吾爾族)、艾尼・克里莫夫(維吾爾族)、烏斯曼江・納斯里(維吾爾族)等烈士的遺像,以及他們生前革命活動的照片。其餘六間陳列室,也分別陳放著當年三區的職員、民族軍將士和英烈們在一起的照片,以及新疆和平解放後各族各界幹部民眾、各級黨政軍領導、烈士們的遺屬等悼念活動的100多幅照片。 陳列館西側,是紀念碑和祭壇。祭台後面是前四後三兩行排列的七個烈士陵墓。陵墓區前方是用方塊水泥板鋪就的600平方米的瞻仰廣場,廣場上聳立著具有新疆少數民族風格的烈士紀念塔,塔高13米,底面積16平方米,塔頂為金屬鍍金穹拱,塔身用維吾爾、哈薩克、漢三種文字鐫刻著毛澤東主席的題詞: “為民族解放及人民民主事業服務而犧牲的阿合買提江.卡斯木同志、伊斯哈克伯克.木奴諾夫同志、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同志、達列里汗.蘇克爾巴也夫同志、羅志同志的精神永垂不朽” 塔的側面用漢文、維吾爾文鐫刻著: 阿合買提江.卡斯木等烈士,為民族解放及人民民主革命事業,曾作出卓越的貢獻。一九四九年中國人民革命勝利後,烈士們代表新疆各族人民出席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前往北京途中飛機失事,不幸殉難!烈士們的功勳,將載入革命史冊永垂不朽!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1989年8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紀念塔被定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1994年紀念館被自治區定為自治區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