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里大捷

牛欄崗一仗,三元里人民大獲全勝,英軍慘敗。 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是中國人民第一次自發的大規模武裝反侵略鬥爭。 5月30日清晨,三元里及各鄉民眾數千人,手持鋤頭、鐵鍬等圍困英軍盤踞的四方炮台。

簡介

三元里附近103鄉人民聞訊後"義憤同赴",組成一支反侵略的武裝力量。5月30日晨,數千名義勇軍逼近英軍司令部所在地四方炮台,誘敵軍至預設的包圍圈牛欄崗,經一天激戰,打死英軍200多人(其中有兩名校官),英軍逃回四方炮台。牛欄崗一仗,三元里人民大獲全勝,英軍慘敗。31日,番禺、南海、花縣、增城、從化等縣400餘鄉的義勇也聞訊趕來助戰,達10多萬人。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是中國人民第一次自發的大規模武裝反侵略鬥爭。當年三元里人民誓師抗英的三元古廟舊址,現已闢為"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史料陳列館"。廣州市人民政府於1950年在三元里建。

從鬥爭的起因來看

有不少資料認為,是“1841年5月27日《廣州和約》的訂立,激起了人民的武裝反抗”。事實上,據各種文獻記載,三元里等地民眾奮起抗英,直接原因有三:一是英軍開棺暴屍;二是劫掠財物;三是戲辱婦女。廣州淪陷的第二天,英軍在廣州城外大肆掠奪,並打開郊外雙山寺存放著的一些外籍人權厝的棺櫬,觀看屍首。依據中國的傳統和宗教,此類大不敬的行為,只有禽獸才做得出來,中國人民淳樸的孝心,決不能容忍死去多年的祖宗受人騷擾,不得安寧。更有甚者,英軍闖入村莊,搶劫耕行,以補充軍需。英軍的搶劫耕行,觸動了農民的賴以生存的基礎,對於自給自足的農戶來說,失去基本的生產耕具是無疑把他們推向了破產的深淵。 從以上事實,可看出三元里等地人們鬥爭目的是為了敬祖敬宗,維護自己的生存基礎,維護自身利益,這與教材上所說的“反侵略”之說是大相逕庭的。


二、當時的中國民眾還不存在近代意義上民族意識覺醒的問題。


如果說三元里民眾抗英鬥爭在客觀上是一愛國行動,那是絕無疑義的;但若推及三元里民眾在主觀上洋溢著愛國主義精神,則缺乏推理演繹的前提。保家戰鬥與衛國戰爭,在觀念上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就行動上而言,前者只可能發生在英軍肆虐的地區,在其他地區就不會產生民眾的自覺,而後者則是一場全國民眾奮然投身的熱浪沖天的壯劇。以當時的客觀條件,許多人還意識不到民族利益、國家利益之存在;而就人們的主觀來分析,即便是在當時最有知識、深悉“夷夏”大義的儒生官吏中,雖不乏一些憂國之士,但絕大多數卻是正心修身,不問世事。而占中國人口之絕大多數的農民,整日為生計所困,眼界狹隘於幾畝地、幾間房、娶妻生子,此外的一切對他們顯得如同天際般的遙遠。他們活動在所居住的鄉村周圍數十里範圍,甚至從未進入縣城,對廣州、廈門、定海的戰事,又何來心思所動? 英方的文獻為我們提供了另一種場景:“……當(英)艦突破虎門要塞,沿江北上,開向馬烏涌(炮台)時,江兩岸聚集了數以萬計的當地居民,平靜的觀看自己的朝廷與我軍(英軍)的戰事,好像觀看兩個不相干的人爭鬥。”在整個戰爭期間,英軍雖有一時的供應不足之虞,但在總體上不覺困難。一些民眾向他們出售糧食、畜禽、淡水,以圖獲利;還有為他們充當苦力,從事運輸,以求工值。這些被清方文獻斥為“漢奸”的民眾,在交戰地區幾乎無所不有。幾千年的封建制度下,中國的老百姓早以習慣了諸如改朝換代的重大變動。只要不觸動他們的眼前利益,逆來順受又成了一種傳統,誰當皇帝就給誰納糧。滿清的皇帝也未必比浮海東來的“紅毛”統治者,更為可親。在三元里事件之前,英軍曾統治舟山半年,絕大多數民眾還是做了順民甚至“良民”。(國人的優良傳統?)但是,一旦民眾的此前利益受到侵犯,如棺櫬被開,財物被掠,情勢就立即發生變化,憤怒的民眾必然會用武力捍衛自身利益。

從軍事角度觀察

在中方文獻中三元里戰中殲敵數目有“十餘人”,“百餘人”,“二百餘人”,“七百四十八人”等諸多說法。其中以“二百餘人”一說最為流行。但綜合英軍的資料來看,這次戰鬥中英軍損失人員應該在5人左右,傷20餘人,更何況主要是因為是由於大雨打濕了了英軍的槍械火藥,使之不能發射。而當時四方炮台及附屬設施附近共有英軍千餘人,有數門大炮(不是清軍的那種土炮)。一旦天晴,從以梭標等武器為主的農民之間轟開一條路問題不大。這樣的勝利顯然是無法對形勢發展產什麼影響,然而,後來有人宣稱,若不是廣州知府余保純的勸解,民眾就有可能消滅廣州城北的英軍,甚至完全有能力全殲英軍。這些說法顯然是過於誇大其詞。三元里一戰,英軍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懼怕民眾(畢竟人數上處於巨大劣勢),但應當將其擺到恰當的位置上去。正如胡繩所言:“有些……人認為,如果廣州的官員不去解圍,三元里的鬥爭就能夠取得很大的勝利,甚至對整個戰爭起決定作用。這種看法是不符合實際的。”
還原一下真相:1841年5月29日,一小股英軍竄到三元里村搶劫(一說調戲某村民的妻子),村民奮起搏鬥,擊退英軍。為了防止報復,民眾聯合起來進行鬥爭。5月30日清晨,三元里及各鄉民眾數千人,手持鋤頭、鐵鍬等圍困英軍盤踞的四方炮台。英軍司令臥烏古命令英軍(一個連,約60人)出擊。到達牛欄岡附近,被七八千農民團團圍困。時大雨傾盆而下,英軍因火藥受潮而槍炮失靈,穿著皮靴在稻田泥濘中寸步難行。雙方遂展開肉搏,但畢竟民眾是未受過任何軍事訓練、手拿鋤頭的農民,雖然英勇,但最後英軍在援軍(一個燧發槍連)幫助下還是逃回四方炮台(不是農民不勇敢,實在是裝備太落後)三元里一仗,英軍死5人(有的說法更少),傷20餘人,少校畢徹因病猝死(病因尚不明,懷疑心臟病)。民眾死約20餘人,傷者不詳(所以稱不上大捷)。有學者說英國一個連被全殲或幾乎全殲,那是為了政治需要編造的。清軍幾萬人都打不死幾個英軍(主要是因為武器裝備),何況農民(請勿說清軍作戰不如農民勇敢,那是胡扯)!
此後,廣州附近佛山、番禺、南海、增城、花縣等縣 400餘鄉義勇數萬人,趕來與三元里人民在一起,將四方炮台層層包圍。(想強攻可是沒有攻城武器,總不能拿著鐮刀往上沖吧!)英軍則縮在炮台里,等待援救。英軍立即派奸細(可是漢人呦)混出重圍,威脅廣州知府余保純、前去解圍。余保純就威脅地主、士紳們,讓他們勸散了民眾(一勸就散了,可見也不堅決)。
綜上所述,三元里民眾的抗英鬥爭,無疑是一件值得稱頌的事件,但將之提升至民族主義或愛國主義的精神展示,或演繹成了什麼大捷,則脫離了當時的時代。三元里抗英鬥爭雖然在客觀上有一定反侵略意義,但如果將其所產生的意義和影響給予人為的放大,那么它的意義便逐漸失去其真實性。立"1841年廣東人民在三元里反對英帝國主義侵略鬥爭犧牲烈士紀念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