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起義

三井起義,時間是 1927年9月中旬,中共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黨組織為策應南昌起義軍南下潮汕,發動三井地區農民自衛軍舉行起義。

1927年9月中旬,中共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黨組織為策應南昌起義軍南下潮汕,發動三井地區農民自衛軍舉行起義。
三井位於梅州市梅縣區東北部山區。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中共梅縣區黨組織受到破壞,三井農軍轉入隱蔽鬥爭。7月,廣東恃委派李桃粦到梅州市梅縣區負責黨的整頓和恢復工作,三井農民又活躍起來。並秘密召開會議,成立暴動委員會,選舉沈春松等為暴動委員,沈休為暴委書記。南昌起義後,中共梅縣區黨組織指示三井農軍立即舉行起義,組建部隊,迎接南昌起義軍南下潮汕。
不久,南昌起義軍來到大埔縣的三河,三井農軍派代表到三河迎接,並從朱德手裡領取了20支手槍。農軍代表回到三井,隊員們受到鼓舞,經過周密的準備,於1927年9月中旬在上井豎起紅旗,宣布起義。以農軍為基礎正式成立廣東工農革命討逆軍第8團,不久改稱廣東工農革命軍東路軍第8團,團長李嘯,黨代表王之倫。下轄一個大隊,一個中隊。大隊長鄭谷嘯,副大隊長沈享泉朱德部隊派來的方興文為軍事教官。第8團組建之後,即將團部移至中井青龍寺,成立三井工農革命政府,王之倫任主席。起義軍民按照黨組織的指示,開展宣傳活動,打擊土豪劣紳,處決了罪大惡極的黃建波李景生等一批反動分子。還派出部隊到鬆口的長山壩等地割斷國民黨軍的電話線,破壞敵人的交通要道。三井起義不久,國民黨軍駐鬆口的正規部隊400人糾合福建豐市以及大埔的國民黨軍血洗三井。第8團率領民眾巧妙地與敵人進行周旋達7個月之久。
三井起義在十餘倍敵人的鎮壓下雖然失敗了,但鍛鍊教育了民眾,留下了革命的種子,為後來建立梅(梅縣區)大(大埔縣)豐(豐順縣)、(大埔縣)埔永(永定縣)梅(梅縣區)兩塊革命根據地打下了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