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感時冒靈

簡介

999感冒靈999感冒靈
藥品名稱] 品 名:感冒靈顆粒 漢語拼音:Ganmaoling Keli

[性 狀]本品為淺棕色至深棕色顆粒;味甜、微苦。

[作用類別]本品為感冒類非處方藥藥品。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一次1袋,一日3次。
[規 格]每袋裝10克(含對乙醯氨基酚0.2克)。
[貯 藏]密封。
[包 裝]每袋裝10克(含對乙醯氨基酚0.2克);複合膜
[有 效 期]二年

成 份

主要成分:三叉苦 491g,金盞銀盤 327g,野菊花 246g,崗梅 736g,咖啡因 0.4g,對乙醯氨基酚 20g,撲爾敏 0.4g,薄荷油 0.2ml。

三叉苦

本品來源為芸香科植物三叉苦的葉,其根或根皮亦可供藥用。原系兩廣等地的民間藥,始載於《嶺南採藥錄》。《中國藥典》1977年版也收載。

三叉苦種子三叉苦種子
三叉苦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和雲南等省區。生於丘陵、平原、溪邊,林緣的灌從中。 夏、秋枝葉繁茂時採摘,曬乾。
【別名】三椏苦、小黃散、雞骨樹、三叉虎、斑鳩花、三枝槍、三叉苦、三丫虎、三孖苦、小黃散、消黃散
【性味歸經】苦,寒。①《嶺南採藥錄》:“味苦,性寒。”②《廣西中藥志》:“苦微辛,涼,無毒。” ③《雲南中草藥選》:“有小毒。”入肝、肺二經。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治咽喉腫痛、瘧疾、黃疸型肝炎、風濕骨痛、濕疹、皮炎、瘡瘍、蟲蛇咬傷。
三叉苦三叉苦
【古籍考證】①《嶺南採藥錄》:"清熱毒。治跌打發熱作痛。" ②《南寧市藥物志》:"清熱解毒,舒筋活絡,祛風濕,止癢。治跌打損傷,瘡瘍,瘧疾。" ③《廣西中藥志》:"治風濕骨痛,感觸痧氣。"

崗梅

本品來源為冬青科植物梅葉冬青的根,其葉也可入藥,常用作涼茶的主要成分。

崗梅生長形態崗梅生長形態
主產於廣東、廣西,其次在福建、湖南、江西亦產。常生於海拔400-1000m的山谷路旁灌叢中或闊葉林中。四季均可採挖,洗淨,曬乾或切片曬乾。
【別名】點稱星、稱星樹、土甘草、山梅根、假青梅、白點秤、天星木、百解茶
【性味歸經】苦甘,寒。①《嶺南採藥錄》:味苦。②《陸川本草》:甘,寒。③《南寧市藥物志》:甘,平,無毒。
【功效主治】清熱,生津,活血,解毒。治感冒,頭痛眩暈,熱病燥渴,痧氣,熱瀉,肺癰,咳血,喉痛,痔血,淋病,癰毒,跌打損傷。
【古籍考證】①《生草藥性備要》:殺螆,理跌打損傷。 ②《嶺南採藥錄》:清熱毒。煎涼茶多用之。
崗梅生長形態崗梅生長形態
又治疥蟲。③《陸川本草》:清涼解毒,生津止瀉。治熱病口燥渴,熱瀉,一般喉疾。④《南寧市藥物志》:清熱解毒.潤肺止渴。治喉痛口渴,咳血,痧氣。 ⑤《實用中草藥》:治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肺膿腫,感冒。
藥材:崗梅根 飲片藥材:崗梅根 飲片

金盞銀盤

本品來源為菊科植物三葉鬼針草或金盞銀盤的全草。

金盞銀盤生長形態金盞銀盤生長形態
主產於廣東、廣西等地。長江中下游各省及陝西、福建、台灣等地也有分布。生長於荒地及路邊。夏、秋採收,曬乾。
【別名】黃花霧、黃花母、蝦箝草、金杯銀盞,黃花草、金盞銀盆、玉盞載銀杯、鬼針草、婆婆針、感暑草
【性味歸經】①《南寧市藥物志》:苦。②《廣東中藥》Ⅱ:味甘淡,性平。
【功效主治】疏表清熱,解毒,散瘀。治流感,乙腦,咽喉腫痛,腸炎,痢疾,黃疸,腸癰,小兒驚風,疳積,瘡筋疥痔。
【古籍考證】①《生草藥性備要》:洗疥癩,解毒瘡,止癢埋口。②《嶺南採藥錄》:清熱解毒,退外感發熱。 煎水洗疳瘡。③《南寧市藥物志》:清熱解毒,治腸炎下痢,黃疸,火熱痧症;外敷治蝦鉗瘡及洗毒瘡。④《廣東中藥》Ⅱ:治感暑發熱,癍痧,痔瘡(外冼),腸癰及內外科炎腫。 ⑤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散瘀活血。

薄荷油

本品來源為唇形科薄荷屬植物薄荷的乾燥地上部分,新鮮莖和葉經水蒸氣蒸餾得無色至淡黃色或綠黃色的油狀液體。《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284有收載。薄荷在《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261有收載。
中國大部分地方如雲南、江蘇、浙江、江西等都有出產。夏、秋二季莖葉茂盛或花開至三輪時,選晴天,分次采割,曬乾或陰乾。

薄荷生長形態薄荷生長形態
【別名】蕃荷菜、菝藺、吳菝藺、南薄荷、貓兒薄苛、昇陽菜、薄苛、蔢荷、夜息花
【性味歸經】辛,涼。①《醫學啟源》:"《主治秘要》雲,性涼,辛。"②《醫林纂要》:"辛,寒。"入肺、肝經。①《湯液本草》:"手大陰、厥陰經藥。"②《綱目》:"入手少、太陰,足厥陰。"③《本草新編》:"入肺與包絡二經,亦能入肝、膽。"
【功能主治】芳香藥、調味藥及驅風藥。可用於皮膚或黏膜產生清涼感以減輕不適宜,主疼痛。薄荷可疏風,散熱,辟穢,解毒。治外感風熱,頭痛,目赤,咽喉腫痛,食滯氣脹,口瘡,牙痛,瘡疥,癮疹。
【古籍考證】①《藥性論》:"去憤氣,發毒汗,破血止痢,通利關節。"
②《千金?食治》:"卻腎氣,令人口氣香潔。主辟邪毒,除勞弊。"③孫思邀:"煎湯洗漆瘡。"
薄荷油薄荷油
④《唐本草》:"主賊風,發汗。(治)惡氣腹脹滿。霍亂。宿食不消,下氣。"⑤《食療本草》:"杵汁服,去心臟風熱。"⑥《食性本草》:"能引諸藥入營衛。療陰陽毒、傷寒頭痛。"⑦《日華子本草》:"治中風失音,吐痰。除賊風。療心腹脹。下氣、消宿食及頭風等。"⑧《本草圖經》:"治傷風、頭腦風,通關格,小兒風涎。"⑨《本草衍義》:"小兒驚風,壯熱,須此引藥;治骨蒸勞熱,用其汁與眾藥為膏。"⑩李杲:"主清利頭目。"⑾王好古:"能搜肝氣。又主肺盛有餘,肩背痛及風寒汗出。"⑿《滇南本草》:"治一切傷寒頭疼,霍亂吐瀉,癰、疽、疥、癲諸瘡。"又:"野薄荷上清頭目諸風,止頭痛、眩暈、發熱,去風痰,治傷風咳嗽、腦漏鼻流臭涕,退虛癆發熱。"⒀《綱目》:"利咽喉、口齒諸病。治瘰癧,瘡疥,風瘙癮疹。"⒁《本草述》:"治中風,癲癇,傷燥熱郁。"⒂《醫林纂要》:"愈牙痛,已熱嗽,解郁暑,止煩渴,止血痢,通小便。"⒃《本草再新》:"消目翳。"
【藥理作用】①抗病毒作用。②鎮痛、止癢作用。③抗刺激、止咳作用。④殺菌作用⑤抗著床、抗早孕作用。⑥利膽作用:薄荷的丙酮乾浸膏和50%甲醇乾浸膏均具有利膽作用。

野菊花

本品為菊科植物野菊的乾燥頭狀花序。野菊之名始見於《日華子本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219有收載。

野菊花生長形態野菊花生長形態
全國大部分省區都有出產,主產於江蘇、四川、安徽、廣東、山東等地。野生於山坡草地、灌木叢、路邊。秋、冬二季花初開時採摘,曬乾。
野菊花呈類球形,黃綠色至棕黃色,氣芳香,味苦。以色黃無梗、完整、氣香、花未全開者為佳,而花完全開放、散瓣、有花梗、吸潮、色暗、散氣者,質次。
【別名】野菊、山菊花、千層菊、野黃菊花
【性味歸經】苦、辛,微寒。歸肝、心經。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疏風平肝。主治:疔瘡;癰疽;丹毒;濕疹;皮炎;風熱感冒;咽喉腫痛;高血壓病。
【古籍考證】①《本草匯言》:破血疏肝,解疔散毒。主婦人腹內宿血,解天行火毒丹疔。洗瘡疥,又能去風殺蟲。 ②《現代實用中藥》:用於癰疽療腫化膿病。
野菊花沖泡野菊花沖泡
③《蘇州本產藥材》:解毒疏風。治目疾眩暈。 ④《浙江中藥手冊》:排膿解毒,消腫止痛。治癰腫療毒,天皰濕瘡。 ⑤《江蘇植藥志》:治霍亂,腹痛。 ⑥《山西中藥志》:疏風熱,清頭目,降火解毒。治諸風眩暈,頭痛,目赤,腫毒。 ⑦《江西草藥》:治白喉,口瘡,小兒高熱抽搐等症。 ⑧《上海常用中草藥》:治高血壓。
【臨床套用】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鏈球菌、綠膿桿菌、蒺疾桿菌、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現代臨床則廣泛用於治療癰腫瘡毒、濕疹、宮頸炎、前列腺炎、肛竇炎等。臨床用於:1.上感、流感:菊花、金銀花、連翹、牛蒡子各9g,薄荷、甘草各6g,水煎服。 2.急性化膿性炎症:鮮野菊花及葉30—60g,水煎頻服,並用其花及葉30—60g,水煎,外洗或搗爛外敷患處。 3.高血壓:野菊花、草決明各15g,泡水代茶飲(對肝熱型高血壓尤為適合)。 4.咽喉腫痛、瘰病、目赤腫痛等:可與其他藥配伍套用。
野菊花葯材:曬乾後野菊花葯材:曬乾後
西藥成分的作用:
馬來酸氯苯那敏(撲爾敏):抗過敏作用
咖啡因:使中樞神經系統興奮,能夠增加警覺度,使人警醒,有快速而清晰的思維,增加注意力和保持較好的身體狀態。
對乙醯胺基酸(撲熱息痛) :解熱鎮痛作用。

功能主治‍

解熱鎮痛。用於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熱,鼻塞,流涕,咽痛。

注意事項

1. 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 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成藥。
3.高血壓、心臟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4.糖尿病患者、消化道潰瘍患者、膀胱頸梗阻、幽門十二指腸梗阻、甲狀腺機能亢進、青光眼以及前列腺肥大等患者慎用。
5. 脾胃虛寒,症見腹痛、喜暖、泄瀉者慎用。
6. 用藥三天后症狀無改善,或症狀加重,或出現新的嚴重症狀如胸悶、心悸等應立即停藥,並去醫院就診。
7. 小兒、年老體弱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8.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9. 服藥期間不宜駕駛車輛、管理機械及高空作業等。
10. 藥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服用。
11. 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2. 請將此藥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3. 如正在服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生產廠家

[批准文號]國藥準字Z44021940 [生產廠家]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