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潭

七里潭景區位於開縣溫泉鎮境內,碧溪幽潭,峽峭洞奇。 “七里潭廊橋”,始建於乾隆年間,重修於道光七年,矗立於東壩溪著名龍潭之上。 潭上有修建於道光初年的廊橋,長36米,闊2米,碑誌尚存。

七里潭景區位於開縣溫泉鎮境內,碧溪幽潭,峽峭洞奇。境內有“古廊橋”(始建於乾隆年間<建於何年已不可考>,重修於道光七年,石墩全木架構,為巴渝少見的古廊橋之一,已列為縣級文物保護)、“溫湯泉”(又名“溫湯井”、“熱井”)。泉中含有益於人體的多種礦物質。
溫泉鎮風景優美奇異,觀音灘、七里潭風景旖旎幽靜,奇峰怪石,素湍綠潭,回清倒影,林睿之中,群猴嬉戲,“九井十八洞,洞洞出神仙”響遍渝東。各洞景象迥異,或深邃迷疑,或精妙奇巧,或險峻雄壯,古人謂之“秘怪仙靈之窟宅”。其中“仙女洞”被定為國家級風景點。熱泉,又一名勝。熱泉泉眼多、流量大,常年溫度40℃��45℃之間。泉中含1%的食鹽和微量的碘、鈣、硫等近十種礦物質,對人體具有獨特的醫療保健作用。1994年被四川省政府確定為“四川名泉”。仙女洞“戲樓”,為清末重建的斗拱式建築,上有川東書法大家彭聚星所題匾額,“眾仙同日詠霓裳”。右側廂房客廳有大型壁畫兩幅,內容是:“鍾馗嫁妹”和“天官壽星”,保存較完好。“七里潭廊橋”,始建於乾隆年間,重修於道光七年,矗立於東壩溪著名龍潭之上。該橋是重慶市內為數不多的古廊橋之一,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現為縣級文保單位。
該處大、小龍潭臥於青山翠谷之間,有孤峰各一落於潭中,陡峭險峻,斧劈刀削,氣勢雄奇。潭上有修建於道光初年的廊橋,長36米,闊2米,碑誌尚存。檀溪與清江素湍綠潭,常年碧水悠悠,乘小舟泛於其上,其樂無窮,故古人評:“溫泉山水以七里潭、觀音灘為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