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郎陵

七郎陵

七郎陵,墓下為漢白玉墓基,上為黑石圓形墓冢,冢周3米。墓基四面平台,漢白玉護欄,前立石人文武士各一尊。

代縣峨口鎮東留屬村楊忠武祠東面,棗林鎮東留屬村東南有楊七郎陵,
七郎陵七郎陵
墓下為漢白玉墓基,上為黑石圓形墓冢,冢周3米。墓基四面平台,漢白玉護欄,前立石人文武士各一尊。石碑兩通,一通為清乾隆二十年(1755)敕立墓碑,上書“宋贈武通將軍延興楊公仙墓”,另一通為清道光十三年(1833)立藝文碑,上載:“殘碣苔深繡斷文,路旁指點七郎墳。岳家父子楊兄弟,三百年來共戰勛。”陵園內沿墓冢軸線,依次建有祭台、獻殿、東西配殿各5間,周圍環值青松翠柏,紅牆碧瓦頗具“無敵”氣勢。相傳雍熙年間,宋太宗乘遼國更換皇帝之際下令北伐收復失地,當時分兵三路從雁門關向北挺進,第三路為潘美所統帥。戰爭開始後,三軍節節取勝,尤其是楊業所率部隊更是所向披靡,先後收復了雲州、應州、朔州等地,但到五月其它兩路軍戰事不利,連連敗退。此時,遼國肖太后和耶律賢統兵十萬抵達雁門關,楊家父子終因寡不敵眾被圍陳家谷,派七郎火速回代州向潘美搬救兵。潘美拒不發兵,見七郎單槍匹馬而回,便乘機派手下把七郎綁縛花椒樹上,用亂箭將其活活射死。為消滅罪證,潘美將七郎頭顱割下拋入滹沱河中。頭竟然逆流四十里,漂泊到楊家將家屬駐地東留屬村,百姓發現後悄悄收起埋於村邊,七郎今日墳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