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美鄉[台灣省]

七美鄉[台灣省]
七美鄉[台灣省]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七美鄉是中國台灣省澎湖縣最南邊的一個鄉,產業有水產養殖業、漁業、農業與畜牧業。

七美鄉七美鄉

七美鄉是中國台灣省澎湖縣最南邊的一個

位置

七美鄉位於七美島上,經緯度為東經119°40′,北緯23°16′,約在縣治馬公市南南西方29海浬(36公里)處。東南東距台南約48海浬,東南距高雄約58海浬。全鄉總面積約6.99平方公里,周圍長度14.40公里。七美嶼乃一塊切割之方山島嶼,面積為澎湖群島第五大島。

七美本身並無測候站,其氣候可參考臨近之澎湖測候站相關資訊。澎湖群島位於北回歸線上,全年平均溫度為23℃,二月均溫為16.2℃,七月均溫為28.3℃。雖然四面環海,但因為缺乏良好植被,夏季仍感煩躁;冬季在強烈東北季風吹襲下,使人體的感覺溫度低於氣溫約攝氏7度。

歷史

依據考古學家的研究,七美地區在史前時期已有先民在此生活。1983年發現的“南港文化遺址”,位於七美人冢東北方約250米處,是一處“細繩紋陶文化”,年代約在公元前2500年。1983年、2000年發現的南港、東湖、西北灣三處“石器製造場”,使七美成為台灣史前時代的重要研究據點之一。

七美鄉居民以討海為主,每發生海難,就可能多出幾個寡婦,所以曾有“寡婦島”之稱。七美島為澎湖列島最南端之最大孤懸島嶼,故原名為“大嶼”、“南嶼”及“南天島”,日治時期原屬澎湖廳望安支廳“望安莊”管轄,日治末期成立“大嶼莊”,戰後因改制為鄉,又改稱為“大嶼鄉”。1949年更名為“七美鄉”迄今。

七美鄉總共分成6村,包括西湖村、東湖村、中和村、平和村、海豐村及南港村,其中除南港村有11個鄰外,其餘均有10個鄰,合計全鄉共61個鄰。

資源

七美鄉的產業有水產養殖業、漁業、農業與畜牧業。

水產養殖業是七美鄉產業的大宗。由於水質無污染,養殖漁業品質高且產量豐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為九孔養殖業,包括珍珠九孔與翡翠九孔兩種。每年7月舉辦的“九孔美食節”,皆能吸引大量遊客。由於周圍海域為洋流交會之處,形成魚類資源豐富的漁場,因此漁業自古以來即為七美鄉的重要產業。但因為近年來人口外流嚴重,加上漁貨運輸成本提高,漁民收入有限,大多僅能維持生活基本的需求而已

七美鄉的農業用地達385.54公頃,占了七美鄉用地的61.19%。但受限於氣候因素,適合種植的農作物種類並不多,大多是花生、地瓜、玉米及冬季蔬菜,另有一些具地方特色作物如風茹草等。近年來人口外流嚴重,導致廢耕地面積比例偏高。七美鄉由於交通不便,物資缺乏,因此畜牧業在自己自足的要求下,反而比澎湖本島還要興盛,主要飼養羊、雞、牛、鴨、鵝等。島上牛、羊飼養皆以自然放牧方式,任其啃食無污染野草,因而肉質鮮美。近年來羊肉市場需求量大增,產量有明顯的大幅度成長。

教育

縣立七美國中

交通

進出七美鄉僅有路及七美機場

旅遊

七美人冢
七美燈塔
雙心石滬
小台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