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贈父詩

七絕·贈父詩近代 時期毛澤東 寫的七絕詩詞,寫這首詩地的背景   1912年,毛澤東的父親毛順生要他去做生意,毛澤東卻立志走出韶山沖到新式學校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國小繼續求學。經過自己的力爭和親友、老師們的一致勸說,父親答應他的要求。在離家赴學前夕,毛澤東提筆寫了這首《贈父詩》,悄悄地夾在父親每天必看的賬簿里。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概況

作品名稱:七絕·贈父詩
創作年代:近代
創作時間:1912年
作者姓名:毛澤東
作品體裁:七絕

原文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注釋

鄉關:故鄉。
桑梓:古代,人們喜歡在住宅周圍栽植桑樹和梓樹,後來人們就用物代處所,用“桑梓”代稱家鄉。

背景

改西鄉隆盛詩,源於《毛澤東自傳》。
1912年,毛澤東的父親毛順生要他去做生意,毛澤東卻立志走出韶山沖到新式學校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國小繼續求學。經過自己的力爭和親友、老師們的一致勸說,父親答應他的要求。在離家赴學前夕,毛澤東提筆寫了這首《贈父詩》,悄悄地夾在父親每天必看的賬簿里。這首詩是少年毛澤東走出鄉關、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書,表明了他胸懷天下、志在四方的遠大抱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