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政四餘

七政四餘

七政四餘是中國古代占星學系統。七政是指日、月(太陰)、金、木、水、火、土等星曜;四餘是指紫氣、月孛、羅喉、計都等四虛星。七政四餘斷命,是以人的出生之年月日,觀察七政四餘等星曜,所居十二宮的廟旺,所躔二十八宿的度數,以測知人日生之吉凶。

基本信息

名稱

七政四餘

七政四餘是中國古代占星學系統。七政是指日、月(太陰)、金、木、水、火、土等星曜;四餘是指紫氣、月孛、羅睺、計都等四虛星。七政四餘斷命,是以人的出生之年月日,觀察七政四餘等星曜,所居十二宮的廟旺,所躔二十八宿的度數,以測知人日生之吉凶。


廟宮:

欲識星辰纏廟宮,土醜羅寅火卯中,金在辰宮計在巳,水羅午地好相逢。
孛星惟向未中取,紫氣申宮總一同,日月戌方雲入廟,計都木亥盡亨通。

旺宮:

更有諸星乘旺方,水瓶火醜孛寅當,土羅計在卯中旺,辰位土宿再榮昌。
水日巳宮金到午,木居未上紫乾揚,太陰在酉天尾戌,金木之星亥上藏。

樂宮:

又看諸星入樂鄉,但尋宮主在何方,土星子醜金辰酉,末屬太陰午太陽。
火星卯戌水巳申,木星她到亥兼寅,羅睺午上計都子,紫來戍上孛逢辰。

喜宮:

十二宮中有喜星,日寅月亥水辰清,土居午上木居末,火申羅戌便昌榮。
好宮:
更識星辰所好局,但尋次舍星何屬,太陰太陽與土星,子午卯酉為局。
木星辰戌及醜未,水火寅中及巳亥,羅計卯酉福猶奢,孛紫寅申邦國泰。

七政四餘躔儔:

再識星因廟樂儔,日躔奎宿月躔牛,水星土亢金胃上,火星木氏喜涉游。
角躔羅宿婁躔計,月孛東並南日氣,星行此地產公侯,列爵功名題史記

大限法

以當生日時,逆數至太陽交中氣時,以三日為一年,一日為四個月,一時為十日,外加十年,即是出童限年數.又須扣清虛歲若干年,其法與子平推大運相同,但子平大運,有陰陽順逆,且從節氣起算。
大限行度訣
命宮行度隨淺深。相貌一年三度立。官祿一年兩度通。遷移三載共一十。疾厄一年四度強。三年之上同加一。福祿妻妾三度移。三年減一為端的。奴僕男女並田宅。一年七度三減一。財帛兄弟各五年。一年六度行不失。但能依此論行年。分明歲歲知凶吉。
十二宮年分歌
命宮十五貌宮十。福德妻宮十一詳。官祿十五最高位。遷移止有八年糧。疾厄七兮共六六。財帛兄弟五年強。田宅子孫並奴僕。四年之半定毫芒。
推年運月運法
以生年支加在命宮,逆數至本年太歲宮,是為小限,由小限宮起生月,按月逆尋,是為月限。如甲子年生人,本年壬辰太歲,安命寅宮。即以子年加在命宮寅上,逆數至戍宮遇辰,此戍宮即其年小限宮也。本人生於五月,即從戍上起五月,逆行六月酉,七月申,八月未,九月午,十月巳,十一月辰,十二月卯,正月寅,二月醜,三月子,四月亥,即其年十二月限,所謂小限宮起生月是也。

歷史淵源

至於中國占星學何時朝向命理學發展,從大陸江曉原博士《天學外史》、《天文西學東漸集》及大陵.薄樹人教授編《中國天文學史》的敘述,可判斷應是在魏晉南北朝,印度占星學隨著大量佛經東傳後結合中國本土的陰陽五行學說慢慢地蘊釀發酵,而在隋唐開花結子,我們可以舉幾個證據說明中國七政四餘與印度占星學的關聯。
1.黃道12星座的名稱出現在中國是隋《日藏經》、唐《宿曜經》傳入後才見到的,雖然中國也有類似12次的稱呼,但兩者名稱及意義完全不同,應知道黃道12星座是重要因素之一。
2.上述之《宿曜經》記載黃道12宮,各宮有一主管行星,即:
子?土?寶瓶宮醜?土?磨竭宮寅?木?人馬宮卯?火?蠍蟲宮
辰?金?秤量宮巳?水?雙女宮午?日?師子宮未?月?螃蟹宮
申?水?夫婦宮酉?金?金牛宮戍?火?牡羊宮亥?木?雙魚宮
這項內容是中國七政四餘命理學相當重要的項目,因命宮主星及其它宮主星是論斷的要素。黃道12宮主星也同樣在佛經東傳之前,未在中國本土發現過。
3.中國七政四餘命理學命宮的訂法為印度占星學命宮定法的最簡單型式,前者不考慮出生地點,僅以太陽所在黃道12宮起生時順數至卯所在之黃道12宮即是命宮。由於印度占星學采整個星座宮位制,在一般情形,若系日出卯時,所得命宮結果不致差異太大。
4.命宮定出後,即按逆時針方式列出後天12宮,這個步驟中、印皆同,除了第12宮中國定名為相貌宮,而印度定名不幸宮,名稱和意義略有差異外,其它11宮完全相同,同樣地在印度占星學未東傳前,也未在中國本土發現。
5.中國採用羅喉及計都完全是印度占星學的同名稱同性質之隱曜。
6.中國七政四餘命理學的重要賦文《西天聿斯經》幾乎95%是印度占星學內容及論斷方法,其中5%摻雜中國的28宿和神熬。
7.中國七政四餘命理學各派強調的身宮概念,完全移植自印度占星學以月亮所在位置稱為月亮身宮盤“ChandraChart”的概念,儘管琴堂派以逢酉安身論身宮,然果老派或耶律派的身宮取法和“ChandraChart”一模一樣。
8.東海大學哲學系鄺芷人教授在《陰陽五行及其體系》第10章陰陽五行與中國祿命法,提出果老可能是Horo的音譯,Horo是天宮圖Horoscope的簡稱,亦即果老星宗或七政四餘命理學源於印度或西方系統甚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