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物語

七彩物語

0、正方最上位概念(最上位需要性)。 1、需要性: “需要增加軍隊”就是翔的1、需要性了。

基本信息

小說作者:Dark‧淡藍

小說性質:公眾作品 總點擊:81957 月點擊:23 周點擊:1
小說類別:東方玄幻 總推薦:1322 月推薦:0 周推薦:0
寫作進程:連載中 完成字數:614241 授權狀態: 授權作品

內容介紹

一片黑暗之中,萬物沒有氣息,只有無盡的孤寂。
一個閃亮的白點緩緩地漂浮在空中,柔和而不刺眼的白色光輝成為了它的護衛,但四周的黑暗卻完全吞噬掉了它這一絲明亮。
白色的光點慢慢地消逝著,它的光亮正在一點一滴地逝去。
在白明其中的是一對沾滿血污的羽翼,在希望之中的是一個雙瞳失神的天使。
四周的黑暗似乎象徵著他的即將逝去。

閱讀信息

前言與雙刀、單向命題

我先把這次我要寫的論點架構大致上先寫出一個骨架,讓大家知道我接下來講東西的順序:
零、前言
一、辯論的主要兩種方式
1、國會式辯論:雙刀命題
2、奧瑞崗制辯論:單向命題
二、以本次翔的辯論會為例,題目與正反方基本定位解析
三、正方(翔)的論點架構解析——正方的“需跟可損”垂直架構
0、正方最上位概念(最上位需要性)
1、需要性
2、根屬性
3、解決力
4、可行性
5、損益比較
四、反方(大長老)的論點架構解析——反方的平面架構
A、全反、維持現狀,或者修正現狀
B、修正現狀
C、相抗計畫(新正方)
五、個人感想與結語
六、參考資料
1、參考書籍:
2、參考題型:
零、前言:
我想,先把話說在前面,我接下來要寫的東西講詳細一點可能數十萬字都寫不完,用說的可以講三天三夜,而且這都還是理論,完全不談實戰的變化性,(辯論誘人的地方卻主要集中在實戰)。
如果各位有人對這些東西沒有興趣的話,我誠心誠意地建議跳過這段。 ^^
看簡單版的七彩就好了。 ^^
我真的不要求各位一定要完全懂得我在說什麼,畢竟這些東西學長姊試著想要在三天三夜密集訓練教給我們這些學弟妹都是不可能的,如果各位看不懂,又有興趣的話,不妨可以與我私下討論。
^^
(我能這么熟全靠我從國小就開始學這套,一直到了大學我還是不明了其中很多變化。)
雖然說這篇算是關於七彩物語的註解,但我卻不敢說這是我的“設定”,畢竟奧瑞崗制辯論不是我發明的,我之所以會知道也是全靠學長姊教導,若說這是我的“七彩物語設定”未免流於……
所以務必請大家當成“資料”來閱讀,若有任何批評指教,也請針對我個人的見解而來,若有牽扯到任何關於奧瑞崗制辯論的規則,我個人只有從規則為何這樣而定的角度來解釋之,我沒有任何竄改規則的勇氣。
把話說回來,我並不敢擅自定義這篇為任何奧瑞崗制辯論的“教學檔案”,這只是七彩物語第四章的一個註解;往上一點點,亦可以當成教導高中或是大一學弟妹進入辯論的一個教學小工具;最多最多只能算是dark我個人的裁判準則解析,請各位見諒,我儘可能寫得簡單明了些。
一、辯論的主要兩種方式:
首先,辯論分成幾大類,台灣流行過的主要有兩種:
1、國會式辯論:雙刀命題
“國會式辯論”,這種辯論至少是十年以前打的了,我個人連親眼看人家比賽的機會也沒有過(電視上所謂的辯論節目到確實都是這類為主)。這種國會式辯論我個人完全不熟,我只知道這種辯論的題目是“雙刀命題”,也就是辯論的兩方都有明確被規定要使用的制度,這點跟奧瑞崗有很大的不同。
舉例來說:“我國應采總統制(內閣制)”,甲方必須主張總統制的好處,以及中華民國為什麼一定要採用總統制;乙方則要採用內閣制。
這樣的辯論方式好處是雙方都有很明確的制度必須主張,聽比賽的人會很清楚雙方在講什麼。
但是缺點就是“雙方沒有必要一定要相互交鋒”,甲方講自己總統制好,卻沒有必要一定要說國會制不好,甲方只要能夠達到讓聽的人相信總統制比內閣制更適合台灣就行了。反之,乙方也是這樣。
雙方“很可能”完全不會去攻擊對方制度的缺點,聽到最後,聽的人很可能從頭到尾都聽到兩種制度所有的優點,但卻不知到缺點,更不知道從何去比較兩種制度,這有點像是“魚與熊掌”。
這樣裁判根本無從判定製度面上誰勝誰負,因為打到最後兩種制度都很好,也沒有缺點,我怎么相信自己要相信哪一種制度?到最後很可能決定勝負的完全是靠雙方辯士的個人技巧,這樣事實上有一些些不公平。
如果把國會式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兩個改革派的鬥爭”,套用在這次小王子的辯論會上,題目很可能就變成了:
小王子的“我國應發布動員令因應此次六國危機”和保守派長老們的“我國應採用募兵制因應此次六國危機”。
小王子這派完全沒有必要證明“六國危機”有多危險,因為這點也是反方保守派長老要解決的,雙方的爭執點只在“要用何種兵制”罷了。
這樣的國會式辯論其實變化很少,而且不容易評判誰勝誰負,說它是“國會式”辯論只怕也有點名不符實(國會是用協商的)。
這種辯論很可能陷入“沒有保守派”的局面。
為了要解決以上種種缺點,所以才產生了第二種、也就是這次我主要著墨的“奧瑞崗制辯論”。
2、奧瑞崗制辯論:單向命題
所謂奧瑞崗制辯論最簡單的定義就是“單向命題”,也就是說只要符合題目的就是正方,反方要作的就是反對這個題目執行的可能性。
(接著還牽扯到題目類型分三種,這些太深了,我跳過。)
這樣子打比賽就非常精彩了,為什麼呢?
因為,奧瑞崗制辯論的命題往往都是“政策性命題”,而且都是違反現狀的!
例如:“我國全民健保應采公辦民營”、“我國高速公路應讓機車行駛”。
奧瑞崗制辯論模仿的對象便是“法庭上原告與被告對立的情形。”
正方(原告)不只是要成立自己的命題,而且還要先告訴眾人現狀的缺失非常嚴重。正方的變化性已經遠超過國會式辯論了。
正方(原告)有義務要先告訴法官被告犯了怎樣的法令、他的罪有多嚴重,接下才能要求法官根據己方的主張判定如何處罰。
而反方(被告)更可以跳脫“一個制度”的框框,反方壓根子可以不承認你正方說的任何現狀缺失(全反、維持現狀),反方也可以採用完全不同於正方的新制度(例如:健保民辦民營、另開機車專用的高速公路)。
這些全看題目怎么定,正反雙方的變化就變得很大。
正方雖然一定會是改革派,
但是反方可以當保守派,更可以當另一種改革派。
以這次小王子的辯論會來看的話,小王子他們就是“要求發布動員令的一派”(改變現狀沒有足夠軍隊的情形),保守派長老可以根本不相信小王子說的“危機”(全反、維持現狀),也可以採用“傾向用傭兵等其他替代方案。”

題目解析與正方論點架構

因為以上種種因素,加上我個人又從國小奧瑞崗,所以這次我選擇使用“奧瑞崗制的基本精神”來寫這次的辯論會,至於奧瑞崗制辯論的規則如何如何、那就先跳過了。
現在這一段才真的進入我的主題:
二、這次翔的辯論會為例,題目與正反方基本定位解析:
首先很明顯地,這次杞帷的辯論會題目只有一個
“我國應發布動員令因應此次六國危機”。
正方:翔這派是提案方,原告,也就是“正方”,他們希望他們的政策能夠成立。(也就是題目能夠成立。)
反方:大長老這派、保守派,被告,也就是“反方”,他們壓根子不認為這個政策需要被執行,他們完全反對現狀下有“六國危機”這個問題。
※※※※※
三、正方(翔)的論點架構解析:
——正方的“需跟可損”垂直架構
0、正方最上位概念(最上位需要性)
1、需要性
2、根屬性
3、解決力
4、可行性
5、損益比較
0、正方最上位概念(最上位需要性)
翔想要要求大家能夠同意發布動員令,一定有一個他最想要努力的目標,這個就是:
0、正方最上位概念(最上位需要性)。這次翔之所以想要動員令,就是為了“全國的安全”,全國的安全是翔追求的最高目標。
1、需要性:
那么,現在杞帷究竟遇到了怎樣一個危機呢?
喔,原來現在姆伊侵擾杞帷邊境、赤嶺有集結軍隊的行為、索羅盯上了杞帷廣大的土地與資源、有一個未知的勢力虎視眈眈著杞帷,這些情形都相當嚴重,不得已在現狀杞帷常備軍不夠用的情形下,需要增加軍隊。
“需要增加軍隊”就是翔的1、需要性了。
2、根屬性:
那么接下來我們就要討論一下“發布動員令”這個手段能不能確實“增加軍隊”了。
根屬性的意義就在於檢驗:“政策本身有沒有符合需要性”。
嗯,動員令就是全國能參加軍隊的人都動員參加軍隊,所以一定能夠增加軍隊的人數的,所以“動員令”這個政策在2、根屬性上符合1、需要性。
3、解決力:
解決力就是檢討你的政策是不是真的能夠完全解決你的需要性。
簡單來說,就是動員令招的人數究竟夠不夠防範這次六國危機杞帷所需要的軍隊量?如果翔能夠證明:“動員令招的人數足夠現狀下軍隊之不足”,那他的政策就符合3、解決力。
又事實上,2、根屬性;3、解決力;4可行性,這三個要件算是三胞胎,我們正式打比賽的時候往往會一起思考,在這裡分開只是用來明確定義名詞而已。
正式討論的時候,把根屬性與解決力混在一起也沒有人會笑你,因為這三個東西在相當多的情形下是根本分不開的。
許多辯士或裁判會把這三點結合在一起,單選一個名詞出來代表。
所以你會聽到“需跟可損”四要素,
也有可能聽到“需跟解損”四要素。
或是“需解可損”四要素。
事實上是一樣的東西。
4、可行性:
可行性就是討論你的政策有沒有可能作得到?是不是天馬行空?
簡單來說,萬一今天有人主張要全國都不用課稅了,
那這個政策就完全沒有可行性。
在這次翔的辯論會裡,“有沒有可能真的全國動員”這個問題就是質疑4、可行性。如果翔能夠證明:“全國動員真的能夠作得到”,那么他的政策就有4、可行性。
5、損益比較
“損益比較”這東西太過複雜,在此我只用最簡單的一個字來形容。
那就是“錢”!
你的政策作下去,獲得的利益,有沒有超過你付出的?這就是損益比較。
但是今天有太多0、最上位需要性完全不能用錢來衡量,有太多事情是就算賠上國本也得去作的事情,相當難比較。
像是這次翔的辯論會,反方想要攻擊正方“5、損益比較”的損太大時,就很難攻擊了。因為翔只要能證明:“不增加軍隊全族就一定會被滅族”,滅族這一點已經超越金錢能夠衡量的了。
(以法律層面來說這叫“比例原則”,
以王建火宣的租稅法來看,這是租稅原則的“樹果原則”。)
以上六點,從0開始到5,像是一個倒過來的樹狀圖,“0、最上位概念”是最上面的樹根,一路排到“5、損益比較”是最下位的樹果。
正方在一場辯論比賽內所要作的就是這樣垂直的防守,我一路從“0、最上位需要性”架我的論點架構到最後的“5、損益比較”,等於一棵果樹從樹根到開花結果。我全都要保護它,不能讓它在其中任何一個階段被砍掉。只要我們正方能夠成功地從最上面的0守到5,那這場比賽正方的論點分數就拿到了。(還不一定是贏了,這還要看雙方辯士的技巧分數。)
這個我個人稱為“正方的垂直全守原則”。

反方論點架構與反方策略

四、反方(大長老)的論點架構解析:
——反方的平面架構
A、全反、維持現狀:
延續之前的正方“垂直全守”,如果反方是全反、維持現狀,那反方要作的就很簡單了。
把正方從0到5垂直項中選任何一項作水平的完全擊倒就行了,這個我稱之為“反方的水平單點突破”。
以下我們作的都是舉例,至於正式比賽中,維持現狀的反方會選擇水平突破哪一點,這完全要看策略與題目本身,沒有一定的方式。
0、正方最上位概念(最上位需要性)
反方壓根子不認為你的要求是對的。
以這次翔的辯論會為例,大長老們可能壓根子不認為“全國的安全”很重要。
不過,通常很少有反方會從0、最上位概念著手,這已經算是題外話了。
沒有0、最上位需要的政策就沒有理想,沒有理想哪有手段?
1、需要性
反方認為現狀下根本沒有正方所提出的問題。
又或者,現狀下的現行政策其實就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了。(這點牽扯到根屬性。)
以這次翔的辯論會為例,就是大長老有資料否認“沒有六國危機”。
或者,大長老說:“現在杞帷的軍隊量就足以防備六國危機了。”
沒有1、需要性的政策就失去了要解決的問題,沒有問題哪有答案?
2、根屬性
要質疑這點相當難,這點除非正方自己提出來的政策本來就有很大的錯誤,否則反方想要從2、根屬性下手幾乎是不可能。
如果硬要舉例的話,在這次題目內就是大長老提出發布動員令也不能增加軍隊的量。
舉其他例子可能會比較好,例如題目是“我國應繼續興建核能電廠”,正方卻說我們來作核彈吧!那反方可以質疑核電廠與核彈根本不一樣,正方根屬性有問題。
又或者,題目是“我國大專院校應廢除學分退學制”,正方卻說我們應該要廢除全國的大專院校,廢除了大專院校,自然也沒有學分退學制了。那反方當然質疑正方根屬性有問題,廢不廢大專院校不在此次題目的討論範圍內,我們的題目要保存大專院校的存在,才能討論“大專院校應廢除學分退學制”。
通常,奧瑞崗制辯論要質疑根屬性都是其中一方的政策太誇張才會出現的情形,而通常出現到可以質疑2、根屬性時,一定同時會出現質疑3、解決力的情形,其他四項恐怕也都可以強烈質疑了,還不一定輪得到根屬性被質疑呢!
(出現根屬性問題伴之而來的一定是場上的一團混亂,恐怕連合題性問題都會出現。)
沒有2、根屬性的政策就失去了與要解決問題的關係,數學考卷卻用改英文考卷的答案,這怎么可能會通?
3、解決力
反方認為正方的政策沒有辦法解決正方提出來的需要性。
簡單來說,就是大長老說:“就算全國動員人數也不夠抵抗六國危機。”
而通常正方被質疑3、解決力不足時都會提出“配套方案”,這次翔提出的配套就是“與修曼、亞**事同盟”。
不過,配套方案也有危險性,很可能被反方吃下來。
大長老可能會攻擊說“那也不需要動員令啦,我們只要軍事同盟就好了!”
這端看反方如何採用了。
沒有3、解決力的政策就是一個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的答案,用它作啥?
4、可行性
反方認為正方政策根本沒有辦法執行。
大長老認為杞帷根本不可能全國動員,理由看大長老怎么掰。
像是“妖精居住得太分散沒有辦法動員”、“妖精們沒有義務要集合來打仗”之類的。
沒有4、可行性的政策就是根本算不出答案的數學問題,無解的問題你給我你算出來的答案作啥?
5、損益比較
反方認為正方政策執行下去,帶來的損害、要花的錢,遠超過政策執行後的好處跟得到的錢。
大長老認為動員令要花太多錢,又得不到任何好處。
5、損益比較太慘,你原本不作還不會死,一做卻被這政策活活害死,豈不畫蛇添足?
一個全反、維持現狀的反方,只需要在以上六項中,選一項全面推倒,都足以贏得論點架構。
簡單來說,沒有0、最上位需要的政策就沒有理想,沒有理想哪有手段?
沒有1、需要性的政策就失去了要解決的問題,沒有問題哪有答案?
沒有2、根屬性的政策就失去了與要解決問題的關係,數學考卷卻用改英文考卷的答案,這怎么可能會通?
沒有3、解決力的政策就是一個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的答案,用它作啥?
沒有4、可行性的政策就是根本算不出答案的數學問題,無解的問題你給我你算出來的答案作啥?
5、損益比較太慘,你原本不作還不會死,一做卻被這政策活活害死,豈不畫蛇添足?
全面推倒上面任何一個就能贏得論點分數,這點我個人稱做“反方的水平單點突破”。
B、修正現狀:
修正現狀有點複雜,它是介於A、全反、維持現狀與C、相抗計畫之間的一種反方。(請參閱任何關於“二元思考”的書籍。)
簡單來說,修正現狀的反方同意正方所有的0、最上位概念與1、需要性。
你正方所要達成的目標我都要達到,我也都要做到,但是我認為現狀下的既定政策就可以解決你說的問題了。(等於反方自動放棄0、1兩個戰場。)
以“我國應繼續興建核能電廠”為例,正方認為現狀下台灣缺電,而且希望台灣不要缺電,希望能解決缺電的問題。
反方也同意台灣現在缺電、也希望台灣不要缺電,也希望能解決台灣缺電的問題。但是,反方認為這根本是現狀下的省電政策執行不力、正在蓋的幾個火力電廠進度嚴重落後造成的,只要省電政策徹底執行,正在蓋的幾個火力電廠完成了,根本不需要新的核能電廠,台灣一樣不會缺電。
以翔的辯論會為例,就是大長老也認為“國家安全很重要”,也認同有“六國危機”,但是保守派長老認為不需要增加現行兵力,這只是因為我們軍隊分布位置不好而已,我們把西岸的軍隊全都排到東部去就夠了。
儘量壓低變動成本的作法,就是修正現狀。
(B、修正現狀與C、相抗計畫往往只是“程度上”不一樣而已,沒有一定的分界點,端看聽比賽的人如何界定。但是,裁判聽一個反方的政策時,把反方政策界定在B、修正現狀或是界定為C、相抗計畫的情形下,會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產生。
因為“B、修正現狀”的變動成本(損益比較的損)比“C、相抗計畫”和正方新政策的損都低很多,但是可以仍然確實解決一些現狀問題。變動成本一降低,得到的利益又不比正方差,那反方贏的機會自然大增。)
C、相抗計畫(新正方):
“相抗計畫”簡單說起來就是把“奧瑞崗制辯論”還原回“國會式辯論”。
(知道我為什麼要花這么多力氣提“什麼是國會式辯論”了吧~笑笑)
反方也提出一個能解決正方1、需要性的政策。
不過,這個時候,這個提出相抗計畫的反方就化身為“新正方”了!
所有原本正方要負擔的變動現狀成本,這個反方很可能也都要吃一份起來,正方所有0、最上位概念到5、損益比較要垂直防守的東西,反方也會有自己一套要垂直防守的政策。
總之,正方原本要作的,反方都要作。
舉例請參閱一、1、國會式辯論:雙刀命題。
這裡我補舉一個,假設題目為“我國應成立色情特區”,反方如果主張“我國色情產業應就地合法”就是一種相抗計畫。
在翔的辯論會裡的實例就是大長老要求用“募兵制”。
五、個人感想與結語:
呼……終於寫完這高達七千字的“辯論注”了。
這算得上是我一年半以來最大的心血結晶了。
我這一年半來從辯論中學到了相當多的東西,
今天才能夠將其中精華中的精華濃縮再濃縮成這樣一篇“辯論注”。
這樣一篇近乎小論文規模的註解,雖然只是七彩物語裡面的一個註解,但我對它的期望,卻已經超過了一個小說註解……或許,這註解的規模還遠遠比不上魔戒的附錄,但我卻深深相信並期望這篇註解的實用價值遠超過魔戒的附錄。
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是讓讀者看得懂翔的國會辯論,也不僅是未來可能當教材讓我教給學弟妹,它帶給我們的卻是一個“思考問題的模式”。
幾乎任何人類社會問題都能夠解析的思考模式。
回顧這一年半以來的成長,
其中的感慨真的是萬萬千千啊……
感謝不完的學長姊,這一年半來辛辛苦苦帶著我這個僅存的小毛頭南征北討,打了不下四場的全國賽,我才能有如此經驗,將學長姊教給我的東西整理成這樣一篇“註解”。
感謝每一個認真將這篇“註解”看到這裡的朋友,感謝你們給我這樣一個機會,感謝你們肯定我的努力。
※※※※※
六、參考資料:
甲、參考書籍:
以下為亂數排序。
1、2002年第二屆菁英□自強辯論研習營研習手冊
2、強強蝸居
3、租稅法,王建火宣著,文笙出版社,1999。
4、六法全書,黃宗樂監修,保成出版社,1998。
5、舌戰,游梓翔著,業強出版社,1996。
6、刑法,梁國治,高點文化,1998。
7、民法,林春華,前程出版社,1996。
乙、參考題型:
以下為出現順序排序:
1、我國應采總統制(內閣制)
2、我國應採用徵兵制(募兵制、傭兵制)
3、我國全民健保應采公辦民營
4、我國高速公路應讓機車行駛
5、我國大專院校應廢除學分退學制
6、我國應繼續興建核能電廠
7、我國應成立色情特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