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疑冢

七十二疑冢

七十二疑冢,是指傳說中的曹操墳墓。傳說曹操怕死後被人發掘墳墓,在漳河一帶造了七十二個疑冢。關於曹操陵墓,在歷史上有很多傳說。特別是“七十二疑冢”的真相,更是吊足了人們的胃口。諸多考古學家都證實了曹操疑冢實際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並指出其確切數字也不是七十二座,而是一百三十四座。在古人看來,七十二隻是個概數,非實指,因此“七十二疑冢”僅舉大數而言,說明曹操疑冢之多,但是,曹操墓的確不在這“七十二疑冢”里。

簡介

曹操塑像曹操塑像

曹操墓本不是謎,但從宋代起就無人知道曹操墓所在,並有了設七十二疑冢的傳說,但經過《三國演義》等的宣揚,曹操墓就成了個婦孺皆知的千古之謎。

曹操對自己的喪葬有明確“說法”,他死前一年多《終令》稱“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臨終前《遺令》中更是明確了要穿著平時衣服入葬,不要珠寶陪葬。他的兒子曹丕曹植都有文描述葬禮和入殮的情況,交待了葬在鄴城之西,晉代文人陸機陸雲作品中也有關於曹操喪葬情況的介紹。

史書中司馬懿賈逵等人的傳記里有他們護送曹操靈柩到鄴城入葬的記載。如曹操設疑冢的話,那他就是在留給後人的許多史料上都作了假,不僅在生前,改朝換代後還有人出力,且隨後的幾百年無人發現,這有些荒誕。

史料顯示,由於喪葬從簡,過了沒幾年,曹操墓上的祭殿就毀壞了。沒有隨葬金玉器物,也不為盜墓者所重視,再加上沒有封土建陵,沒有植樹,幾個朝代之後,曹操墓所在便無人知曉了。

到唐代人們對曹操墓的位置還沒有什麼疑問,唐太宗李世民曾為曹操墓作祭文,但從北宋開始,雖然曹操墓位置在史書上有記載,但現實之中沒有人知道曹操墓的所在。也是從北宋開始,曹操被定型為奸雄,其墓址不詳也成了他奸詐的一個證明。鄴城以西有北朝墓群,被傳為曹操的七十二疑冢。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稱,曹操遺命於彰德府講武城外,設立疑冢七十二,渲染了曹操的奸詐。蒲松齡《聊齋志異》中有一篇《曹操冢》點出曹操墓可能在其設的七十二疑冢之外,更顯示出其詭詐。隨著這些傑作的流傳,曹操墓之謎就更加引人注目,也更加撲朔迷離。

來源

七十二疑冢七十二疑冢的範圍

說起“七十二疑冢說”的來歷,許作民說,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可能是預感到自己壽數將盡,曹操特地頒布了一道《終令》,安排身後之事,因曹操對鄴城(今河北臨漳縣附近)有著特殊的感情,敬仰西門豹在鄴地投巫開渠的英明果決,他希望自己的墓地與西門豹祠比鄰。兩年後,這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病逝於洛陽,臨終前他留下《遺令》:“殮以時服,葬於鄴之西岡,與西門豹祠相近。無藏金玉珍寶。”

魏文帝曹丕遵照曹操的遺囑,將其遺體運回鄴地安葬。從現存的史料看,曹操對自己墓葬的安排得到了認真的落實。
曹操七十二疑冢,自此起始傳天下。但這個傳說能讓人相信,更是因為確實有眾多墓冢小山似的羅列於漳河兩岸,即所謂“漳河累累漳水頭,如山七十二高丘”。

傳說

《聊齋志異》的說法

七十二疑冢的說法流傳千年七十二疑冢的說法流傳千年

在《聊齋志異》中叫作"曹操冢"的故事。這個故事說,在鄴城外有一條河,河水十分湍急,靠近岸邊的地方尤其深邃幽暗。盛夏時有人到河裡洗澡消暑,忽然從水裡傳來敲擊刀斧的聲音,下水的人就斷為兩截浮上水面;後來又有一人也下河洗澡,結果和第一個人一樣遭到腰斬。這種現象在百姓中流傳,引起百姓驚恐奇怪。當地的地方官聽說了這事,就派多人到上流截斷河流,讓水流枯竭。於是人們發現岩崖之下有個幽深的洞穴,洞中安置了一個轉輪,輪上安裝著鋒刃如霜的利刃。人們拆除了轉輪進入洞穴,發現洞中有一座小石碑,上面的字型是漢朝的篆書。仔細閱讀這些文章,得知原來這就是曹操的墓穴。於是人們打開曹操的棺材,拋散曹操的骨骸,把給他陪葬的金銀珠寶全都拿走了。

作者蒲松齡最後總結說::“後賢詩云:‘盡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葬君屍。’寧知竟在七十二冢之外乎?奸哉瞞也!然千餘年而朽骨不保,變詐亦復何益?嗚呼,瞞之智正瞞之愚也!” ("‘盡掘七十二個假墓,肯定有一個墓里葬著曹操的屍體,可怎么知道曹操的屍體竟然不在七十二個墓之內呢?’曹操奸詐啊!然而千餘年後腐朽的骨頭不保,使這些詐術又有什麼用呢?唉!曹操的智慧,正是曹操的愚蠢啊!" )

《三國演義》的說法

小說家之言雖然近於荒誕,但曹操生性多疑卻是史實。有一個傳說這樣說道,曹操為了防止後人挖掘他的墳墓,在生前就做了周密的安排,等到出殯的那一天,鄴城內所有的城門同時打開,72具棺木分別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同時抬出,葬入事先準備好的墓室內。於是,後人再也分不清楚哪一座是曹操的真墳,哪一些又是迷惑人的疑冢。
這就是"七十二疑冢"的來歷,而這些傳說都是那個叫羅貫中的在《三國演義》中捏造出來的。

曹操效仿張角之說

另一個傳說,據說,在曹操設定"七十二疑冢"的幾十年後,司馬氏篡奪了曹魏的天下。朝中對曹操有宿怨的大臣們聯合起來,四處尋找曹操的真墳,想把他的屍體找出來打碎掉,以謝天下。可這些人挖遍了七十二座曹公墓,也沒有找到真正的曹操屍體,最後萬般無奈之下,這些人發布公告稱只要有人能找到曹操的真正墳墓,他就能得到宰相之職。
布告貼出去一個多月,仍沒有人來應召。就在這些人幾乎喪失信心時,一個白髮老頭揭了榜文來到京城洛陽,說自己有辦法找到曹操的真墓。官員們一聽半信半疑,派出了一百多名士兵跟著老頭沿京城不遠的洛河逆水而上。一路上,老頭左看右看,終於在一個地方停下來,指著一處土丘說,就在這裡。
士兵們開始挖,果然挖出了曹操的屍體。老頭所指的地方位於洛陽以西,是從堤旁鑿穴,深入洛水河床之下。士兵們進入墓室,將金銀財寶一掃而空;又把曹操的屍體搬出,剁成碎塊,甩入河中餵了烏龜。最後,官員們吩咐請出白頭老人,準備給他官做,可是老頭消失了,像是神仙一樣無影無蹤。
官員們後來經過多方打探,才知道老頭之所以曉得曹操的墓地所在,是因為他是黃巾起義張角三兄弟的後人。
曹操是以鎮壓黃巾起義發的家,當年,張角在廣宗病死,黃巾起義失敗。參加黃巾起義的將領們,為了保護自己領袖的屍骨,在鄰近的縣埋了許多假墓碑,欺騙官軍。官兵們找遍了方圓三百里地面,挖遍了幾十座立有"大賢良師"的張角墳,也沒有找到張角的屍體。
只有曹操不肯善罷甘休,他用軟硬兼施的辦法,從叛徒的口中得知了張角真墓的秘密。於是,親自帶領兵馬開赴張角的老家巨鹿郡內,在老漳河邊鑿穴探墓,終於在深深的河床下找到了張角的墓室。他吩咐把張角的腦袋割下來,帶著人頭回京城報功。曹操由此深受啟發。他生前秘密派人在洛河水下秘造墓室,又把參與修墓的人全部殺掉,想躲過後人的懲罰。可是,善惡到頭終有報,張角兄弟的後人就猜透了曹操的詭計,為自己的祖宗報了仇。

演變

宋代

由於曹操的歷史地位和影響,曹操逝後的數百年間,歷代詩人對曹操陵墓多有吟詠,如劉宋謝眺詩:“繐帷飄井幹,樽酒若平生,欝欝西陵樹,詎聞歌吹聲。”唐劉方平詩:“金鳯鄰銅雀,漳河望鄴城。君王無處所,台榭若平生。”唐代王無竟詩:“北登銅雀上,西望青松郭。繐帳空蒼蒼,陵田紛漠漠。”這些詩歌,雖然都寫到曹操歸葬於西陵,卻沒有任何疑冢之說的痕跡,更遑論“七十二疑冢”這樣確定的數目了。可以說,唐以前並無曹操“七十二疑冢說”,有之,自宋代起。

曹操墓七十二疑冢的說法在宋代以後進一步強化。宋代後期,宋金對峙,宋朝出於政治需要,以蜀漢自居,謾罵金朝為奪權竊國的曹魏。金朝乾脆就以曹魏為正統,推崇曹操,每年到陵上祭祀曹操。但因曹操陵在地面上已經難以辨認,於是,金人也就將錯就錯,就以七十二冢為曹操的墓葬祭奠之。

《明一統志》卷28《彰德府志》記載:“曹操疑冢在講武城外,凡七十二處。森然彌望,高者如小山,布列直至磁州而止。宋王安石詩:‘青山如浪入漳州,銅雀台西八九邱。螻蟻往還空隴畝,騏驎埋沒幾春秋。”按王安石此詩以“銅雀台”、“八九邱”和“埋沒”、“騏驎”等詞語暗喻曹操的七十二疑冢,雖然不知何據,但它卻是中國古籍中最早關於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記載。其後,南宋詩人范成大在《攬轡錄》里又記載說:“過漳河,入曹操講武城,周遭十數里。城外有操疑冢七十二,散在數裡間。傳雲操冢正在古寺中。”羅大經《鶴林玉露》里還記載過范成大諷詠曹操疑冢的詩作:“一棺何用冢如林,誰復如公負此心。歲歲蕃酋為封土,世間隨事有知音。”

經兩宋詩人的反覆記載和歌詠,曹操“七十二疑冢說”在元、明、清三朝廣為人知,有些學者還以實地的考察見聞,來證明曹操“七十二疑冢說”並非虛傳。

元代

到了元代,人們對軟弱慘遭滅亡的宋王朝既同情又懷念,同時對元朝異族統治極度不滿,於是借古諷今,更加醜化曹操的形象。元末羅貫中寫《三國志通俗演義》時,也是秉承了這種思想。

如元代學者納新《河朔訪古記》卷中《魏郡部》里就記載說:“魏武高平陵在鄴鎮西南三十里,周圍二百七十歩,高一丈六尺。十二月予登銅爵台,西望荒邱煙樹,永寧寺僧指示余曰:‘此曹公之西陵也。’曹操疑冢在滏陽縣南二十里,曰講武城。壁壘猶在,又有高台一所,曰將台。城外高邱七十二所,參錯布置,巋然相望,世雲曹操疑冢。……冢間有曹公廟,殿屋甚華麗。”清代學者傅洪澤在《行水金鑒》卷163《兩河總說》里也記載說:“西望群山,東望林木,有曹操疑冢、銅雀台。此水往東更寬,水發汪洋,地濕難行。”這類出於史志筆乘的記載,無疑會對曹操“七十二疑冢說”的可信性起到強化作用。

清代

曹操“七十二疑冢說”流傳到清代,又有了三種新的說法:一種是曹操疑冢被發掘說,見於王士禛《居易錄》卷29的記載:“曹縣王中丞叔武(崇文)《雜說》云:正德十一年,河北旱,饑民發曹操疑冢,凡十三處。皆有屍及銀花、燭台之屬。內一冢磨甓為室,屍臥土床,無棺槨。青巾,黃衣,黃須,黑髮,宛如生者。蓋用水銀以殮,故不腐也。然其為操疑冢與否,亦不可考。”第二種是曹操墓在漳河水下說,見於康熙時人褚人獲的《堅瓠續集》卷2《漳河·曹操墓》:“國朝鼎革時,漳河水涸。有捕魚者見河中有大石板,旁有一隙,窺之黟然。疑其中多魚聚,乃由隙入。有石床,床上臥一人,冠服儼如王者。中立一碑,漁人中有識字者,就之,則曹操也。”第三種則是曹操冢在許城河下說,見於蒲松齡《聊齋志異》卷10《曹操冢》:“許城外有河水洶湧,近崖深黯。盛夏時,有人入浴,忽然若被刀斧,屍斷浮出,後一人亦如之。轉相驚怪。邑宰聞之,遣多人閘斷上流,竭其水。見崖下有深洞,中置轉輪,輪上排利刃如霜。去輪攻入,有小碑,字皆漢篆。細視之,則曹孟德墓也。破棺散骨,所殉金寶盡取之。”這些說法,是對曹操疑冢傳說的新演繹,反映了曹操“七十二疑冢說”由精英士大夫的記載向民間故事的轉向。

清代毛宗崗根據陶宗儀的《輟耕錄》等數據,在《三國志通俗演義》中加入了“又遺命於彰德府講武城外,設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後人知吾葬處,恐為人所發掘故也’”的句子來。從此以後,漳河岸邊的北朝墓地也就被傳成了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了。

觀點

首倡薄葬撲朔難辨

曹操的節儉在歷史上是非常有名氣的。曹操在其死前兩年就下過一道命令,命人為他在西門豹祠西邊高原上的貧瘠之地建造一座陵墓,並特別囑咐說,陵墓要建在高地上,地面上不要堆起高高的墳頭,也不要做什麼記號。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陽病逝,同年二月葬於高陵。後人猜測,所謂高陵可能就是指西門豹祠西原上所建造的陵墓。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說,曹操在臨死前叫人於彰德府講武城外設立疑冢七十二座,不讓後人知道自己的遺體葬在什麼地方,生怕有人去發掘。也正是他的信口胡言,使後人對曹操墓址所在得出了兩個結論,第一個就是西門豹祠西原上,號稱高陵;第二個則是彰德府講武城外,有疑冢七十二座。

曹操遺令否定"七十二疑冢"

傳說畢竟還是傳說,想要知道曹操的墓到底在哪裡,還是要從他臨終時的遺令談起。這份遺令是西晉著名的文學家陸機於無意中在宮內秘閣發現的。全文如下: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規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周禮》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後,漢制亦謂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將有功者,宜陪壽陵,其廣為兆域,使足相容。這就是我們上面提到"不做記號不做高丘"的曹操的臨終遺言。在遺令的最後,曹操還提到了銅雀台,他吩咐他的妻妾們,在銅雀台的公堂上安放一張六尺大床,掛上靈帳,並供上乾果祭品,逢到每月的初一、十五的上午,向靈帳奏樂歌舞。同時,遺令還囑咐他的群臣,"汝等時時登銅雀台,望吾西陵墓田"。後人便依據這篇遺令里所說的內容,以銅雀台為中心,尋找曹操的陵墓,但由於種種原因,始終未果。

這封遺令雖然不能幫人找到真的曹操墓,但卻解決了一件事:徹底否定了"七十二疑冢"的存在。在這篇遺令中,曹操明確規定他的壽陵需要建在西門豹祠的西原上,"因高為基","不封不樹",也就是說,陵墓必須建在地勢高的地方,上面既不要封土,也不要種樹,沒有任何標記。這樣看來,臨漳、磁縣境內的"七十二疑冢",卻是人工封土堆積而成的,這些墓冢小的高數丈,大者則高數十丈,遠遠望去,宛如一座座小山。其中一座叫申莊鄉的天子冢,其封土長九十米,寬八十米,高四十米。這顯然不符合曹操所規定的形制。

盜墓者之說

否定"七十二疑冢"最堅定的當然還是盜墓者,民國初,有人盜掘了諸多疑冢,疑冢內多有墓誌,均系北魏、北齊時代王公要人墓。有一座是齊王陵,還有的是齊獻武帝第十一子高陽王浞墓。一碑額題曰:"墓主為齊王四叔。"

考證之說

諸多考古學家都證實了曹操疑冢實際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並指出其確切數字也不是七十二座,而是一百三十四座。在古人看來,七十二隻是個概數,非實指,因此"七十二疑冢"僅舉大數而言,說明曹操疑冢之多,但是,曹操墓的確不在這"七十二疑冢"里。

真相

曹操墓的發掘解開七十二疑冢之謎曹操墓的發掘解開七十二疑冢之謎

曹操疑冢之說雖然歷來眾說紛紜,但是如果查考史籍,則會發現疑冢說只是後人的附會,沒有任何史實根據。相反,曹操墓的位置,不僅無任何疑點可言,反而是可以考察和測定的。

其一,曹操本人生前曾經對自己陵墓的位置和喪葬規格有所安排,這些信息都是公開、透明的。

《三國志》建安二十三年六月所載之曹操遺令說:“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規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因高為基,不樹不封……其公卿大臣列將有功者,宜陪壽陵,其廣為兆域,使足相容。”據此,曹操墓實際上就在曹魏鄴城西門豹祠之西的地勢較高和開闊的平原上。《晉書·禮志》的記載也證明,魏文帝曹丕也完全遵照其父遺願安葬了曹操,以從“先帝儉德之志”。曹操下令薄葬,並且主動公布了陵墓的地點,說明他並不擔心墓葬被盜,也沒有設定疑冢的主觀動機。

其二,後世史籍中也有記載曹操墓大致方位的,如梁任昉《述異記》載:“鄴中銅駞鄉魏武帝陵下,銅駞、石犬各二。”任昉是南朝蕭梁時人,去曹魏不遠,其言宜可信。又北齊闕名《宋買等造天宮石像碑》載:“其天宮也,左臨淥水……舊都……矚風嶺,據有曹操之故;從背望山,伊洛之南地。”也說明曹操墓在鄴城附近。再如前引《河朔訪古記》也記載說:“魏武高平陵在鄴鎮西南三十里,周圍二百七十歩,高一丈六尺。”清乾隆《彰德府志》中,臨漳縣圖上標有“魏武帝陵”,與“甄后陵”、“靈芝舊縣”鄰近。所以,如果能夠確定曹魏鄴城的方位,加上地名沿革的歷史調查,則曹操墓的具體方位並不難尋。

其三,我國學者張之、喬文泉和劉心長等經長期研究曾分別指出今河南安陽靈芝村、習文村一帶與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西北一帶,基本就是曹操西陵墓葬的位置。此前盜墓賊們的精確定位和今天的考古發掘,均已基本證實了學者們研究的主要結論。所以,所謂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說,並非史實,確屬傳說。

評論

曹操“七十二疑冢”的傳說無論是否符合史實,它都有存在的客觀歷史依據。歷史上,曹操“七十二疑冢說”是與曹操奸雄形象的歷史塑造相伴而生的,與兩宋以後國勢盛衰和儒家政治倫理的道德趨向相關,是宋元以後精英士人與普通民眾在思想文化、心理情感上通過詩文、戲曲和民間傳說溝通融合、相互影響的結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