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鐵軍[北京市三里屯愛康社區康復中心主任]

丁鐵軍沒有進過校門,卻創辦了中國大陸第一家由腦癱患者主持的社區康復中心———北京朝陽區三里屯愛康社區康復中心。四年來,鐵軍和“中心”的志願者們義務為全國2 9個省、市、自治區的數百名殘疾人及家屬提供諮詢,受到患者的歡迎和社會的好評。

基本信息

簡介

丁鐵軍,男,北京市三里屯愛康社區康復中心主任。自幼患腦癱,全身運動功能嚴重受損。以驚人的毅力,頑強的精神,孜孜不倦為社會做貢獻,取得驚人成績。廣泛閱讀了中、西醫學書籍,獲得《健康報》中醫刊授學院的畢業證書。1992年自籌資金創辦了”北京三里屯愛康康復中心”。4年來,義務為全國28個省市的殘疾人及其家屬提供康復諮詢服務,建立了一個專門為殘疾人服務的志願者隊伍。獲得香港金鐘扶輪社“傑出傷殘人士獎”、北京市“五四獎章”等榮譽稱號。[2]

經歷

鐵軍很不幸,他一出生就成了殘疾人。腦癱,是鐵軍終生無法迴避的現實。自己痛苦的求醫經歷,使鐵軍決心創辦一所社區康復中心,傳播科學的康復思想。他日夜刻苦學習有關康復醫學的教材、中醫學的全部課程,並獲得了《健康報》中醫刊授學院的證書。他花了半年多時間終於艱難地完成了萬餘字的《關於創建社區康復中心的構想》。沒有辦公室,他騰出自己睡覺的房子;沒有資金,他拿出父母給他買書攢下的1000元錢作為開辦費;這個四肢僵硬、寸步難行、連說話都很困難的殘疾青年,居然真的把“三里屯愛康社區康復中心”辦起來了。
愛康中心的第一個服務對象是山西患兒張必武。
張必武的家長來信說,張必武被診斷為腦癱,他四處求醫,收效甚微,為此向鐵軍諮詢。鐵軍和中國康復中心的佟醫生研究了張必武的病情,認為不僅僅是腦損傷,還可能有關節方面的問題,建議患兒家長帶他到北京診斷。經診斷,張必武果然伴有“先天性骨關節攣縮症”。鐵軍又替他向中國中醫研究院骨傷科研究所孟和教授請教。孟教授認為診斷是對的,並說可以作手術治療。
鐵軍和張必武家長多次通信,為千里以外的患兒糾正了一次終生誤診。張必武的家長感激不盡。
從此,鐵軍忙開了。愛康中心的服務對象遍及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他們有的寫信,有的打電話,有的乾脆登門求“醫”。他們諮詢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涉及康復、就業、教育等諸多領域。鐵軍一一耐心地予以答覆,傳播科學康復的思想,同時,盡己所能幫助一些諮詢者解決實際問題。
對於看過鐵軍生活、工作的人,印象最深的不是他忙,而是他的“難”。給第一個諮詢者回信,連查資料、寫和抄,他用了19天。後來母親攢下錢給他買了一台電腦,他只能用彎曲的左手食指的第二個關節敲擊鍵盤,必要時,儘量調動左手中指幫幫忙。
鐵軍的工作,也得到了社會的關注和承認。世界衛生組織的康復官員穆恩先生來看望他和愛康中心,對他的工作給予熱情肯定並為他題詞。國務委員彭雲去看望了他,並題詞“學習丁鐵軍自強不息的精神,積極推進殘疾人事業”。

榮譽

1994年,鐵軍榮獲香港金鐘扶輪社的年度“傑出傷殘人士獎”。
1995年,榮獲北京市“五四青年獎章”。
1996年,又獲得“首都精神文明獎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