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茂修

丁茂修,出生於安徽省淮北市,中共黨員,曾任泗縣縣委書記,1941年被害。

基本信息

簡介

丁茂修,安徽省淮北市黃里村人,1923年參加革命,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任泗縣縣委書記,1930年任洪澤湖西獨立師政委,1939年獨立師北上抗日,他被留在地方做地下工作,是當時蕭、宿、永三地農民運動領袖。1941年,不幸被叛軍馬海川殺害。

英雄事跡

丁茂修(?-1940),原名丁在德,字劍修,又名丁超五,淮北市相山區渠溝鎮黃里村人。民
國8 年(1919 年),發起創建宿縣縣立第三高等國小學生會,參加了鄭子瑜創建的進步青年組織
“青年社”。民國14 年,經鄭子瑜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濉溪支部幹事會幹事、刁山黨小組
組長。
民國16 年8 月,中共宿縣臨時委員會成立後,他被委任為濉溪區委書記。民國17 年國民黨右
派掌握了宿縣的黨政軍大權,清洗和搜捕共產黨人。中共江蘇省委決定把他調離濉溪,任中共泗
縣縣委書記。民國19 年6 月,中共江蘇省委為貫徹執行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議,派省軍委委員
趙良文、徐懷雲到泗縣、宿遷等縣,負責組織工農紅軍和領導武裝暴動。7 月20 日,在趙良文、徐
懷雲主持下,召開中共泗縣縣委擴大會議,決定合併黨團組織,成立泗縣行動委員會,丁茂修被
任命為行動委員會書記。8 月1 日在石樑河地區舉行武裝暴動。趙良文、徐懷雲在陳呂莊召集各地
農民自衛軍負責人開會,宣布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獨立師,何鳳池任師長,丁茂修任副師長。8 月2
日,紅軍獨立師收繳了鄧灣、鄧圩等村的地主武裝,在泗縣、五河公路上襲擊了國民黨泗縣縣長
張海舟。3 日,又收繳了白莊地主徐華庭的槍枝。之後,紅軍獨立師揮師東進,準備與縣行委委員
王子玉組織的農民武裝會合。剛到唐溝,即被國民黨泗縣警備隊和3 個區的團練隊包圍。戰鬥到黃
昏,子彈打光了,被迫分散突圍。是役,師長何鳳池等100 多人被俘,副師長丁茂修在突圍時受傷,
暴動失敗。國民黨泗縣政府下令追捕所有參加武裝暴動的人員,丁茂修無法尋找黨的組織,被迫
潛回家鄉治傷。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在家鄉聯絡與組織失掉聯繫的共產黨員,組織抗日救亡社,組建抗日游
擊隊。民國27 年8 月,中共宿縣特別支部把宿縣各地的抗日游擊隊合組為宿縣抗日游擊總隊,任
命丁茂修為參謀長。民國28 年1 月,於鐵民奉八路軍蘇魯豫支隊的命令,把丁茂修領導的抗日游
擊隊和蕭縣西南地區的抗日武裝合併,成立蕭宿抗日游擊隊,丁茂修任隊長。6 月,蕭宿游擊隊被
改編為八路軍蘇魯豫支隊宿西獨立營,任命丁茂修為營長。7 月,中共蕭縣中心縣委要求把丁茂修
領導的宿西獨立營劃歸宿西縣委領導,成立宿西獨立大隊,下轄3 個營和1 個特務連,共1800 多
人。同年11 月,宿西獨立大隊改編為新四軍游擊支隊第三總隊第八團。民國29 年3 月,丁茂修又
重新組建了宿西獨立大隊,任大隊長。從他組建第一支抗日武裝開始,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就先
後組建了游擊隊11 支。因此,他獲得了“蕭宿永邊區民眾領袖”和“游擊專家”的稱號。他領導
的抗日游擊隊被譽為“游擊隊的典型”。民國29 年6 月,豫皖蘇保全司令部成立後,他被調到司令
部政治部工作。12 月,保全司令耿蘊齋、八路軍第四縱隊六旅副旅長吳信容和六旅十七團團長劉
子仁率部叛變。這時,丁茂修正在宿西作偽軍的策反工作。聞訊後,隻身冒險奔赴活動在蕭宿邊
界的馬海川部。勸阻馬海川不要率部投敵,但馬海川不聽勸阻,反而將其殺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