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秋霞

丁秋霞

丁秋霞,南京市明國酒店董事長。1994年5月,連雲港市塑膠八廠宣告倒閉,丁秋霞因此成了一名下崗職工。 為了謀生,她賣過水果、販過魚蝦、擺過地攤。10年的創業進程,是丁秋霞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大課堂。她從小“明國”時,學烹調、學服務;到新“明國”,學財務、學經營;直至大“明國”時,學管理、學法律,甚至還有“行銷學”、“心理學”、“政治經濟學”等。自1997年以來,丁秋霞相繼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省三八紅旗手”、“省勞動模範”、“省二次創業新女性”、“省再就業明星”、“市十佳創業帶頭人”、“市巾幗創業建功先進個人”、“市再就業明星”等10多項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人物特寫

丁秋霞創業邁出的第一步是承包一個半年內轉了三次、已停業待租的小酒店。為了感謝丈夫張明國多年來對她的理解和支持,她將這個小酒店命名為“明國酒店”。名片上雖然印著“經理”二字,而實際上,她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採購員、服務員、配菜員、結賬員、粗加工和洗碟盤的清潔工。經營中,丁秋霞1元錢的麵條也賣,1000元錢的宴席也接。為在菜餚上與大賓館、大酒店爭個高低,她不惜高薪聘請名廚掌勺,堅持親上漁船組織鮮活海鮮產品,保證上桌的海鮮絕對原汁原味。在服務中她與大酒店不比硬體比熱情,千方百計讓每一位客人高興而來、滿意而歸。很快,“明國酒店”在市民中有了口碑,當年就還清了所有債務。在經營飯店的同時,丁秋霞又瞅準市場,整合資源,辦起一個生豬養殖場。她一次性投入了4萬元資金,在市郊徵得了11畝山地,前後不足兩個月,就建起了年存欄1000頭、年出欄3000頭、配以沐浴防暑設施的現代化規模的生豬養殖場。當年,生豬出欄就收回了投資並獲利10萬元。

2000年,不安於現狀的丁秋霞憑著經過六年錘鍊的膽略和氣魄,通過對市場進行深入分析、調查,果斷決定投資370萬元買下一層樓,對“明國酒店”進行“升級改造”,邁進了自主創業的第二步。“明國”變大了,大到能一次性接納600多位賓客就餐;“明國”變美了,美到能與星級飯店相提並論;“明國”變優了,優到已躋身港城餐飲業的先進行列。就在丁秋霞把新“明國”開得紅紅火火、效益直線上升的2003年,由於港口經濟的拓展和旅遊的深入開發,連雲港掀起了一股強勁的“投資熱”,外商、內商紛紛湧入這塊“風水寶地”。這對於在商海中摸爬滾打、艱辛創業近十年之久的丁秋霞來說,意味著又一個新的機遇,她跨出了自主創業的第三步。丁秋霞出資2100萬元,買下了與連雲港海關大廈相鄰的6000平方米的七層大樓,把自己剛經營三年的新“明國酒店”搬過來,建成了集餐飲、客房、商務、娛樂為一體,中央空調、電梯等現代化設施一應俱全的名副其實的“明國大酒店”。當市委領導親自為她書寫店名、市政府領導親臨開業慶典並為其剪彩慶賀時,丁秋霞透過淚水看到了黨和政府對一個下崗女工的關懷,同時,也感到自己肩上那份沉甸甸的份量。

10年的創業進程,是丁秋霞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大課堂。她從小“明國”時,學烹調、學服務;到新“明國”,學財務、學經營;直至大“明國”時,學管理、學法律,甚至還有“行銷學”、“心理學”、“政治經濟學”等。丁秋霞把員工們作為自己共同創業的有生力量,生活上解決他們的衣食住行,並給以高於當地同類工種50%的報酬;思想上鼓勵他們自己創造飯碗,敢於創業,敢於當老闆;素質上組織他們進行專業培訓,為他們提供學習、深造的機會。在丁秋霞的關心幫助下,員工中出現了好多自主創業的小老闆,出現了跟著她一乾就是10多年之久、技藝大長、能夠獨當一面的廚師長、部門經理、項目總管,也有因自謀職業失敗而重新歸隊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