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透視

一點透視

建築物由於它與畫面間相對位置的變化,它的長,寬,高三組主要方向的輪廓線,與畫面可能平行,也可能不平行。 如果建築物有兩組主向輪廓線平行於畫面,那么這兩組輪廓線的透視就不會有滅點,而第三組輪廓線就必然垂直於畫面,其滅點就是心點s°。這樣畫出的透視稱為一點透視。在此情況下,建築物就有一個方向的立面平行於畫面,故又稱正面透視。

套用

(1)多視點

一點透視示意圖一點透視示意圖

中國畫善於表現豐富的情節,西方繪畫注重單視點(類似於攝影)。中國畫講求的豐富透視情節

用單視點是不能完成的。因此,中國畫用(類似於把攝象的多鏡頭分割再重新組合)多視點來表現。如《清明上河圖》

(2)高視點

採用微俯的視角表現,“遠山即高”高山往往是畫在遠處的,其間再用雲霧繚繞加以銜接。表現一種人比山高的心情。中國畫是不採用近距離仰視來表現高山的。

(3)遠視距

中國畫講求“仗山尺樹,寸馬豆人”要求畫中物體符合事物的正常比例,因此,畫者必須採用遠視距來表現。

畢卡索的作品打破了透視學的基本規律,把一個物體的正面反面,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全都表現在一個二維的空間中,理解畢卡索的畫首先要拋棄透視學。

現代畫家已經開始無視一切規則,嘗試打破所有的規則,但這些做法又在一個基本的哲學規則之中----打破一個舊的規則,創造新的規則。

基本術語

一點透視一點透視

1,透視——通過一層透明的平面去研究後面物體的視覺科學。“透視”一詞源於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故有人解釋為”透而視之“。

2,透視圖——將看到的或構想的物體、人物等,依照透視規律在某和媒介物上表現出來,所得到的圖叫透視圖。

3,視點——人眼睛所在的地方。標識為S。(EYEPOINT)

4,視平線——與人眼等高的一條水平線HL。(HORIZOUTALLINE)

5,視線——視點與物體任何部位的假象連線。(LINEOESIGHT)

6,視角——視點與任意兩條視線之間的夾角。(VISUALANGLE)

7,視域——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間範圍。

8,視錐——視點與無數條視線構成的圓錐體。(VISUALCONE)

9,中視線——視錐的中心軸。又稱中視點。(LINEOEVISUALCENTER)

10,站點——觀者所站的位置。又稱停點。標識為G。(STANDINGPOINT)

11,視距——視點到心點的垂直距離。

12,距點——將視距的長度反映在視平線上心點的左右兩邊所得的兩個點。標識為d。(DISTANCEPOINT)

13,余點——在視平線上,除心點距點外,其他的點統稱余點。標識為V。(COMPLEMENTPOINT)14,天點——視平線上方消失的點。標識為T。(TOP—VANISHIUG)

15,地點——視平線下方消失的點。標識為U。(BOTTOM—VANISHIUG)

16,滅點——透視點的消失點。

17,測點——用來測量成角物體透視深度的點。標識為M。(MEASURINGPOINT)

18,畫面——畫家或設計師用來變現物體的媒介面,一般垂直於地面平行於觀者。標識為PP(PICTUREPLANE)

19,基面——景物的放置平面。一般指地面。標識為GP(GROUNDPLANE)

20,畫面線——畫面與地面脫離後留在地面上的線。標識為PL。(PICTURELINE)

21,原線——與畫面平行的線。在透視圖中保持原方向,無消失。

22,變線——與畫面不平行的線。在透視圖中有消失。

23,視高——從視平線到基面的垂直距離。標識為h(VISUALHIGH)

24,平面圖——物體在平面上形成的痕跡。標識為N(PLAN)

25,跡點——平面圖引向基面的交點。標識為TP(TRACKPOINT)

26,影滅點——正面自然光照射,陰影向後的消失點。標識為VS(VANISHINGOFSHADOW)27,光滅點——影滅點向下垂直於觸影面的點。標識為VL(VANISHINGOFLIGHT)

28,頂點——物體的頂端。標識為BP(BASEPOINT)

29,影跡點——確定陰影長度的點。標識為SP(SHADOWPOINT)

單面透視鏡

單向透視玻璃(俗稱:單面鏡、原子鏡):

透視

廣泛套用於監獄、公檢法機構審訊室、精神病醫院、大學科研機構研究室、大型會議室等,可達到裡面看不到外面,外面可看到裡面的效果。

常規厚度:12mm

耐1700℃高溫玻璃:

玻璃厚度:1.5mm-30mm

可產最大規格:500mm*500mm,各規格尺寸可根據用戶需求生產!

產品廣泛套用於電力、化工、冶金、工業製造等領域,耐高溫,耐冷熱溫差。

單面鏡其實是“雙面鏡”,單面鏡前後兩面的光學性質根本沒有分別,它之所以能產生單面反光的效果,完全是因為鏡的兩面處於不同光度的環境所造成的。我們先比較普通鏡子和單面鏡的結構。普通鏡子是把銀鍍在玻璃上製成的。單面鏡也一樣,可是在鍍銀時就只會鍍“一半”。怎樣可以鍍“一半”呢?方法倒是有點巧妙:鍍上去的銀(不是真銀,是其他金屬)十分薄,使一半的光可以通過,另一半就被反射回去。在實際使用時,犯人會面向鏡面,而且身處有強光的房間。因為光線充足,反射的光較多,犯人便會在鏡中看見自己的影象。此時證人站在鏡的另一邊,一個光線很微弱的房間裡。雖然證人房間裡部分的光線也可以穿過單面反光鏡,但由於光度很低,所以犯人便看不到證人,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像。情形就好像在街燈的強光下,我們不能看見螢火蟲一樣,因為來自螢火蟲的微弱光線被街燈的光所蓋過了

透視

。因此所謂單面反光的現象,只是視覺上的錯覺罷了! 如何偵測一面雙向鏡?當我們進入廁所、浴室、旅社房間更衣室…等,你如何明確一面掛在牆上表面普通的鏡子是真的鏡子,已有多起實例個案在女性更衣室人們安裝了雙向鏡,我們非常難以從正面判定它。所以,當我們看到的鏡子要如何確定它是何種鏡子?只要做以下簡單的測試:把你的指甲尖放在鏡子表面,如果在指甲尖與倒映圖像之間有間隙,那就是真的鏡子。然而,如果你的指甲尖能直接碰觸到指甲反射影像,當心!那就是雙向鏡了!

透視學

在平面上再現空間感、立體感的方法及相關的科學。

廣義透視學指各種空間表現的方法;狹義透視學特指14世紀逐步確立的描繪物體,再現空間的線性透視和其他科學透視的方法。現代則由於對人的視知覺的研究,拓展了透視學的範疇、內容。

廣義透視學方法在距今3萬年前已出現,線上性透視出現之前,有多種透視法。

透視

①縱透視。將平面上離視者遠的物體畫在離視者近的物體上面。

一點透視一點透視

②斜透視。離視者遠的物體,沿斜軸線向上延伸。

③重疊法。前景物體在後景物體之上。

④近大遠小法,將遠的物體畫得比近處的同等物體小。

⑤近縮法。有意縮小近部,防止由於近部透視正常而擋遠部的表現。

⑥空氣透視法。物體距離越遠,形象越模糊;或一定距離外物體偏藍,越遠越偏色重,也可歸於色彩透視法。

⑦色彩透視法。因空氣阻隔,同顏色物體距近則鮮明,距遠則色彩灰淡。

狹義透視學(即線性透視學)方法是文藝復興時代的產物,即合乎科學規則地再現物體的實際空間位置。這種系統總結研究物體形狀變化和規律的方法,是線性透視的基礎。15世紀義大利畫家L.B.阿爾貝蒂的畫論敘述了繪畫的數學基礎,論述了透視的重要性。同期的義大利畫家皮耶羅·德拉弗蘭切斯卡對透視學最有貢獻。德國畫家A.丟勒把幾何學運用到藝術中來,使這一門科學獲得理論上的發展。18世紀末,法國工程師蒙許創立的直角投影畫法,完成了正確描繪任何物體及其空間位置的作圖方法,即線性透視。L.達·芬奇還通過實例研究,創造了科學的空氣透視和隱形透視,這些成果總稱透視學。因物體對眼睛的作用有3個屬性,即形狀、色彩和體積,因距離遠近不同呈現的透視現象主要為縮小、變色和模糊消失。

相應的透視學研究對象為:

透視

①物體的透視形(輪廓線),即上、下、左、右、前、後不同距離形的變化和縮小的原因;

②距離造成的色彩變化,即色彩透視和空氣透視的科學化;

③物體在不同距離上的模糊程度,即隱形透視。

現代繪畫所著重研究的是線性透視,而線性透視重點是焦點透視,它描繪一隻眼固定一個方向所見的景物。它具有較完整較系統的理論和不同的作圖方法。另外還有焦點為多個的散點透視,在中國畫中有特殊的名稱,縱向升降展開的稱高遠法;橫向高低展開的稱平遠法;遠近距離展開的畫法,稱深遠法。透視學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名詞很多,有視點、足點、畫面、基面、基線、視角、視圈、點心、視心、視平線、消滅點、消滅線、心點、距點、余點、天點、地點、平行透視、成角透視、仰視透視、俯視透視等。

透視畫法

透視與空間

一切物象占有一定的空間,物與物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空間距離。如畫者與寫生物的空間距離,被畫物體之間的空間距離,被畫物本身前後的空間距離,被畫主體與背景的空間距離......在素描中,利用物體的透視變化產生距離感,表現空間的技法,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透視原理的運用。

幾何透視法

幾何透視法產成與數學原理,是把幾何透視運用到繪畫藝術表現之中,是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技法。它主要藉助於遠大近小的透視現象表現物體的立體感。

平行透視

當立方體的六個面中,有一個面與畫者的位置呈平行狀態時,畫者所看到的是它面產生的透視變化。

空間

紙面在空間上屬於二維,只是一個平面,但用了透視後,相對於視覺,就提供了三維的感受。三維空間主要體現 點,線,面。

透視畫法的起源

一點透視一點透視

在歐洲繪畫史上,在這段時期里,再現自然的基本形式——即透視法,並無甚么變化;但其表現風格經歷了前文藝復興,古典文藝復興,矯飾主義(或可稱為風格主義),接著是巴洛克和古典主義風格,然後是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風格以及崇高風格,直到馬列維奇的《白色背景上的白色方塊》終結了這一切。

透視法一種再現事物的體現,它的必要條件是一個靜止的人,保持距離並且用一隻眼睛看事物。也就是所謂的單焦點透視法。我們一定要清楚,這存在的必要條件(也就是理論假定),其實是必不符合一個正常人類的看東西的方式。我們有兩個眼睛,我們的眼睛一直在轉動——單焦透視法正是忽視了這一點。(同理,攝影再好,也不過是基於這個假定前提下對事物的再現,並不完全等同於我們親眼所見。)當然,既然這也是一種人為制定的規則,那么一定會有其他種的規則:洛朗佐·吉貝蒂的“雙聚焦透視法”;保羅·烏切洛的“雙側焦透視法”;還有就是富凱的“迂迴透視法”,比如下面這幅,騎士和兵士們從左右兩邊向畫面中央走來,中間行刑場面。整個畫面讓人感到有種凸出來的感覺,富有運動感。之所以會這樣,有兩個原因:1,人的眼球是凸的;2,畫家經常透過鏡子觀察世界,而當時的鏡子都是凸面鏡。

無論如何,我們還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到底是什麼使得單透視聚焦法獲勝呢?”原因有三:

第一,是阿爾貝蒂的《論繪畫》。

他的這本著作席捲了全部文化領域,不光是包括了繪畫、建築在內的藝術界。他所推崇的單焦透視法,使這一構圖原則取得了合法性的位置。

其次,是美第奇家族(具體可以參考商務印書館的佛洛倫薩史)的力量

為了對抗敵對家族的勢力,他不支持哥特風格,而轉而大力扶持“托斯卡納”繪畫——即那些嚴謹樸素的畫風,而透視法正好可以滿足這一點。(我們現在可以回想前文所提的《蒙娜麗莎》)。

最後,還有一個構成透視法的根基在於“智力運作”!這是人類通過“根本性的智力運作”,把這種東西賦予了繪畫的主體,也就是給了“世界”中的“人”確定了一個位置,並且經久不衰。

其他

專 輯:透視

歌 手:陳小春

語 言:國語專輯EPCD

公 司:BMG

日 期:2003.10.30

‘抱一抱’、‘THAT’S MINE’、‘算你狠’三張專輯

陳小春15首精選MV+2首曾收錄“透視”VCD+CD

◎不容忽略的表演張力→2000~2003 3張專輯主打,精采酷炫MVU 一次收錄

收錄‘抱一抱’、‘THAT’S MINE’、‘算你狠’三張專輯的主打MV:有賺人熱淚的‘我愛的人’、憨厚樸實的‘二愣子’、耗時30個鐘頭拍攝的‘下半輩子’、深情告白的‘一定要幸福’..等,特別還收錄了2首廣東歌‘一句到尾’、‘不歡而散’的MV!

◎不可錯過的造型搭配→陳小春私密嘻哈配件大曝光

陳小春自抱一抱專輯開始轉型後,到THAT’S MINE專輯唱言健康嘻哈文化,始終引領嘻哈穿著的風潮。專輯中特別公開小春最私密的嘻哈配件,如何搭配才能穿戴出時下最in的嘻哈服飾!

◎BOUNS CD珍藏陳小春戲劇‘少年劉羅鍋’主題曲→‘蒼天有夢’‘看的清自己’

這二首歌是特別為陳小春詮釋的電視劇‘少年劉羅鍋’所量身訂做,從未收錄在任何專輯中,這次特別放在VCD專輯中來嘉惠喜愛陳小春的消費者,除了可以欣賞小春這3年來精采的MV演出外,更可以聽到加值得好音樂!

透視

Vcd Track List

01 算你狠

02 0932

03 一定要幸福

04 黃豆

05 抱一抱

06 我愛的人

07 裝聾作啞

08 二愣子

09 下半輩子

10 該我的愛

11 尷尬了

12 下岡一枝花

13 丟

14 一句到尾

15 不歡而散

01 蒼天有夢

02 看的清自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