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鍋雙星

一鍋雙星

一鍋雙星是指一個衛星天線裝2個高頻頭,同時能接收2個不同衛星的信號,但接收機盒必須支持2個或更多高頻頭接口。

基本信息

安裝調試

(115.5E+105.5E)

摘要:對於初級衛視燒友來說頭一次調一鍋雙星並不容易,大部分都是在網上看了網友的介紹一鍋雙星的安裝覺得挺容易了就盲目的來調試,自我見對於初級調星的燒友來說最好是叫幾個人在身邊這樣對你也有一定的好處(你想不到的也許他們能想到會給你一定的幫助),我也是小學生剛學,我裝的一鍋雙星(也是頭一次裝)裝了快2個星期才給搞定,給大家發個圖片看看在洛陽地區大概就是這樣裝的115.5 105.5一鍋雙星1.5的中衛鍋兩者之間預算是17~18厘米最終是12~13厘米.

首先要知道一鍋雙星兩個高頻頭之間距離的近似計算:

計算公式

市面上常可以看到出售C頻段指定雙星的固定式雙星饋源,比如100.5與105.5的雙星饋源,這無疑對希望一鍋收雙星的朋友來說是個簡化安裝的好訊息。然而,對於不同天線直徑、不同接收地點、不同目標衛星來說,使用這種固定式雙星饋源就將產生問題。其中主要問題是兩個高頻頭的距離將因為上述不同而有所不同。這裡就兩個高頻頭距離的近似計算給出一個公式,供有興趣的衛星電視發燒友參考.

前提條件如下:

1、計算對象為正饋天線,並且確定一個衛星作為主焦。

2、看得天線焦距距(天線中心點至接收點間距離)。

3、具有當地對兩顆衛星的方位角、仰角數據(可從衛星參數計算網站上查得)。

計算方法:將兩星方位角差值設為a,仰角差值設為b,天線焦距設為L,兩個高頻頭接收點距離設為X。則:

X = L*√(2-2cosa cosb)

推導過程

M=L*sina N= L*cosb P= L*cosa Q= L*sinb

Z=P-N= L*cosa- L*cosb

R=√(Q2+Z2)

X=√(R2+M2)

=√[(Q2+Z2)+ M2]=√[(L*sinb)2+( L*cosa- L*cosb)2+( L*sina)2]

= L*√(sin2a+cos2a +sin2b+ cos2b -2cosa cosb)

= L*√(2-2cosa cosb)

其他提示

1、如果想知道兩高頻頭水平方向上的距離,只要將M算出來即可。

2、如果想知道兩高頻頭垂直方向上的距離,只要將Q算出來即可。

3、嚴格講主、副焦A、B兩點狀況是不同的,因此當距離較大時誤差也較大。

4、因偏饋天線特性所定,不能用此近似計算兩個高頻頭之間的距離。

5、仍以接收100.5和105.5為例,採用中衛1.5米正饋天線,焦距57厘米。

舉例一:在海口,兩星方位角差a=13,仰角差b=1.9。代入公式計算後得到兩個高頻頭之間的距離130毫米。

極化角 極化角

舉例二:在哈爾濱,兩星方位角差a=6.1,仰角差b=1.9。代入公式計算後得到兩個高頻頭之間的距離63毫米。

舉例三:在昆明,兩星方位角差a=11.8,仰角差b=0。代入公式計算後得到兩個高頻頭之間的距離117毫米。

6、還是舉上面的例子:在哈爾濱,東經128o的JcSet-3仰角最高。當你面向天空這顆星衛星時,左(大於128o)右(小於128o)衛星的仰角均低於128o星,且離得越遠,仰角越低。根據電波的反射原理,可以推論出副焦高頻頭應該在主焦的哪一方。同理,在昆明100.5和105.5兩星仰角基本相同,收這兩星時主副焦高頻頭平行即可。而在海口,則是鑫諾1號仰角最大。

7、根據上面的提示,大家不難分析出,網上傳播的一鍋多星高頻頭位置圖、固定式雙星饋源等都有其嚴重的局限性,使用時還需認真分析一下。這也就是為什麼經常有人問:怎么我按照圖示做了,但還是收不到節目的真正原因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