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半解

一知半解

一知半解,形容知識甚少,理解不深不透。典出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悟有淺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試題出處宜告人》:“公此言真能從風俗人心起見,不以一知半解取人。”毛澤東《實踐論》:“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識里手’,有了道聽途說的一知半解,便自封為‘天下第一’,適足見其不自量而已。”示例:我也只得~,不懂什麼。★清·頤瑣《黃繡球》第八回。

基本信息

目錄

古文

人有學者,三年反而名其母。其母曰:“子學三年,反而名我者,何也?”其子曰:“吾所賢者,無過堯、舜,堯、舜名。吾所大者,無大天地,天地名。今母賢不過堯、舜,母大不過天地,是以名母也。”其母曰:“子之於學者,將盡行之乎?願子之有以易名母也。子之於學也,將有所不行乎?願子之且以名母為後也。”
選自《戰國策·魏策三》

譯文

國有個求學的人,(求學)三年後回到家居然直呼他母親的名字。他母親說:“你學習了三年,(現在)回到家卻直呼我的名字,(這是)為什麼?”她的兒子說:“我所認為是聖賢的人,沒有超過堯、舜的名聲,對堯、舜直呼他們的名字;我所認為大的東西,沒有大過天地的,對天地也直呼它們的名字。如今母親你賢不會超過堯、舜,母親你大不可能超過天地,因此就呼母親的名字。”他的母親說:“你所學的,準備全部按照實行嗎?希望你能改掉直呼母親的名字的習慣;你所學的,會有不實行的嗎?希望你姑且把直呼母親名字的事延緩實行。”

成語資料

【注音】yī zhī bàn jiě
【解釋】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徹。
【用法】作 謂語、賓語、定語;用於否定句
【結構】聯合式
【近義詞】 一孔之見浮光掠影
【相反詞】真知灼見、 真才實學博古通今
【同韻詞】 點金作鐵、吾膝如鐵、孫康映雪、風霜雨雪、蒼蠅見血、 偷安苟且、沉冤莫雪、滾湯潑雪、風卷殘雪、紅爐點雪等

成語出處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典故】
宋朝詩人陳師道認為蘇東坡的詩風格初學劉禹錫,後學李白。清朝時期的《詩醇》卻有不同的觀點:“洵乎獨立千古,非一代一人之詩也:而陳師道顧謂其初學劉禹錫,晚學李太白,毋乃一知半解。”

成語辨析

【正音】解;不能讀作“xiè”。
【辨形】知;不能寫作“智”。

成語示例

◎ 現在一般的翻譯家,每每一知半解的,甚至連原文都不徹底明白即前後不接的去譯書,弄得錯誤層出不窮,鬧出許多笑話。
◎ 杜林是怎樣一個“對象”呢?此人是學經濟學出身,哲學上只有一知半解,甚至連什麼是唯物論和唯心論都還分辨不清楚,常把黑格爾的思想當作唯物論來宣揚,恩格斯稱他為“國小生”的哲學水平。

字詞翻譯

反:通“返”,意思為返回,回家
賢:聖賢
是以:所以就
將:準備
且:姑且
之:的
而:居然
文言常識
說“者” “者”有多種說法,其基本用法是作助詞。上文“宋人有學者”、“吾所賢者”等中的“者”,用在動詞或“所”字的結構後面,是助詞,可翻譯為“......的人(事、物)”。“者”還有另外兩種助詞的用法:一是嵌在數詞後組成“者”字結構,表示幾種人、幾件事或幾樣東西。二是跟“如”“若”“似”等字組合,組成比況短語,可翻譯為“像......樣子”、“像....似的”,如“陳勝者,楊城人也”。也可以用在
道理
本文諷刺了死讀書而不善於運用,變得非常迂腐,甚至連基本的人世常識和人情倫理都忘卻了的人。

內容簡介

伊夫林·沃(Evelynwaugh,1903—1966)被譽為英國二十世紀最優秀的諷刺小說家,並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傑出的文體家之一。《一知半解》是他唯一的自傳作品,是二十世紀作家自傳中的經典名著。
伊夫林·沃從自己家族父系母系的祖輩寫起,描述了自己從童年時代歷經藍星、牛津的學生歲月,直到擔任私立預科學校教師這第一次職業失敗為止的經歷,全景式地展現了他那一代人的成長經歷和時代背景。
私立預科學校那段不堪回首的職業經歷直接促發了伊夫林·沃成名作《衰落與瓦解》的創作,而牛津大學的生活則在其名著《故園風雨後》中以輓歌的風格重新得以詩意地呈現。一起來翻閱《一知半解》吧!

作者簡介

伊夫林·沃(1903—1966),公認為二十世紀英國最重要的小說家之一。出生於倫敦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英國一家出版公司的高級編輯,哥哥也是一位稍有名氣的小說家。年輕時曾在牛津大學一所學院讀歷史,後自動輟學,過了幾年漂泊流浪的生活,當過記者、國小教員,以小說《衰亡》(1928)一舉成名。1928年與伊夫琳·加德納結婚,次年離婚。1937年與比他年輕十二歲的蘿拉·赫伯特結婚,生有四子二女,其長子和次女也是小說家。伊夫林·沃共出版小說十四部,最著名的是寫於二戰期間、追憶往昔大學生活的浪漫小說《舊地重遊》,這部小說曾被拍成電影和電視連續劇。但批評家普遍認為其小說藝術成就最高的是描寫英軍在二戰期間作戰情況的《榮譽之劍》三部曲。此外他還出版遊記八部,傳記三部,自傳一部,中短篇小說多篇,並寫有大量政論和隨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