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要看的50部經典電影

一生要看的50部經典電影

以一種獨特的視角介紹了50部經典的電影,包括馬路天使、亂世佳人、魂斷藍橋、卡薩布蘭卡、小城之春、羅生門、羅馬假日、後窗、賓虛、西區故事、音樂之聲、教父、人證、城南舊事、莫扎特、芙蓉鎮、芙蓉鎮、紅高粱等。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1994年出品
導 演:弗蘭克·達拉邦特

主 演:蒂姆·羅賓斯

摩根·弗里曼

·第六十七屆奧斯卡七項大獎提名

·好萊塢最有氣勢的十大巨片之一

一條漫長的自由之路、一次靈魂深處的洗滌、一部不朽的勵志經典,“希望”遵循神的旨意安睡在內頁被挖空的《聖經》里,附著在安迪高大的身軀里,匍匐在500碼的下水道里,最後,那條僅有的骯髒之路把安迪送往美麗的新世界。這段充滿絕望與沉重的救贖之旅來自臭名遠揚的鯊堡監獄、來自驚悚小說大師史蒂芬·金的原著、來自哲理導演達拉邦特的傾力之作。《肖申克的救贖》帶來的是恆久不變的真摯友情、百折不撓的靈魂鑄煉和生生不息的命運之火。

希望不需要熱情,熱情的希望只是靈魂深處一次不經意的衝動。在監獄裡,當生命的過程只能以時間為刻度的時候,任何高漲的熱情都只能無可奈何地向失望舉起雙手,宿命地接受命運的安排。只有內心清澈的人才能看清人生的荒謬,否則,人只有在面對冤枉時委屈和無奈、在面對壓制時憤怒和狂暴、在困境下腐爛,甚或在平常的環境中寂寞和絕望。

簡介

在兼顧各層次觀眾口味的前提下,著名的電影鑑賞家們遴選了堪稱經典的50部優秀電影,其中包括戰爭片、愛情片、科幻片、倫理片、懸疑片、動作片,等等。編者認為這些作品是電影史上權威的代表,它們或是在世界各大電影節上榮膺大獎;或是在知名電影雜誌的“經典電影”評選中屢換殊榮;或是某一電影流派的巔峰之作;或是被各地狂熱的影迷們世代推崇……總之,它們均是電影史上名留青史的、可經受住時間考驗的、被資深電影人津津樂道的、能讓每一代人從中獲益的作品。

圖書信息

書名:50經典電影
ISBN:720805615
作者:(德)尼克勞斯﹒施洛德|譯者:戴雪松//欒旭文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定價:49
頁數:283
出版日期:2005-5-1
版次:
開本:16開
包裝:平裝
簡介:當電影成為文化符號……
當電影成為歷史傳奇……
當電影成為時代精神……
《50經典電影》關於影像、文字、歷史和文化的連結!
本書按時間順序收入了20世紀的50部經典電影,並對每一部電影從評論、資料和點評這三個方面進行介紹。“評論”主要介紹影片在技術上或表現手法上的突出特點、製作上的信息以及關於導演、演員和製片人的逸聞趣事;“資料”包括影片的、導演生平和影片資料(如國家、年代、導演、編劇、主要演員等);最後是作者對電影進行一句話的“點評”,並對影片的創意、創新和演員陣容等方面進行“星級”評價。在附錄部分,本書還將電影作品和導演分別作了列表,便於查找;還列出了電影術語,並做了簡明扼要的解釋。
[看更多]
目錄:
8再彈一遍,山姆1
14《一個國家的誕生》
大衛·沃克·格里菲斯
20《卡里加里博士的密室》
羅伯特-維內
24《北方的納努克》
羅伯特-弗拉哈迪
28《吸血鬼諾斯費拉杜》
弗里德里希·威爾漢姆·茂瑙
32《戰艦波將金號》
謝爾蓋-愛森斯坦
38《一條安達魯狗》
路易斯·布努艾爾
42《帶攝影機的人》
吉加·維爾托夫
46《藍天使》
約瑟夫·馮·斯登堡
52《M:變態殺人狂》
弗里茨·朗格
58《冰冷的肚子》
斯拉坦·杜多夫
62《歌劇院之夜》
山姆·伍德
68《摩登時代》
查理-卓別林
74《奧林匹亞I,Ⅱ》
萊尼里芬施塔爾
78《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
戴維·漢德
84《亂世佳人》
維克托-弗萊明
90《公民凱恩》
奧遜·成爾斯
96《卡薩布蘭卡》
麥可·寇蒂芝
102《生死問題》
恩斯特-劉別謙
106《羅馬,不設防城市》
羅伯托·羅西里尼
112《羅生門》
黑澤明
118《日落大道》
比利·懷爾德
124《紳士喜歡金髮女郎》
霍華德·霍克斯
130《沙漠奇觀》
詹姆斯·阿爾加
134《後窗》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140《雁南飛》
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
144《筋疲力盡》
讓一呂克·戈達爾
148《偷窺者》
米歇爾·鮑成爾
152《蒂凡尼的早餐》
布萊克愛德華茲
158《朱爾和吉姆》
弗朗索瓦·特呂弗
162《八部半》
弗萊特里科費里尼
168《豹》
魯奇諾維斯康蒂
174《普通的法西斯》
米哈依爾羅姆
l80《放大》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184《石跡》
弗蘭克·貝耶爾
190《2001太空漫遊》
斯坦利·庫布里克
196《西部往事》
塞爾喬-萊奧內
202《黃色潛水艇》
喬冶鄧寧
206《逍遙騎士》
丹尼斯·霍珀
212《日落黃沙》
山姆·佩金帕
218《教父I,Ⅱ,Ⅲ》
弗朗西斯·科波拉
226《唐人街))
羅曼·波蘭斯基
232《感官世界》
大島渚
236《1900》
貝爾納多·貝爾托魯奇
242《獵鹿人》
麥可·西米諾
246《曼哈頓》
傷油.節儉
250《菲茨卡拉多》
維爾納·赫爾措格
256《銀翼殺手》
雷德利斯科特
260《E.T.外星人》
斯蒂文·史匹柏
264《蘿拉》
萊納-維爾納·法斯賓德
270《浩劫》
克勞德-朗茲曼
278電影術語表
281影片列表
282導演列表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公民凱恩》又名《大國民》,是一部內涵豐富、富於哲理的傳記體影片,也是當時年僅25歲的電影大師奧遜·威爾斯自編、自導、自演的成名代表作。影片以一位報業大亨凱恩之死揭開了序幕,並通過他的人生經歷和事業的興衰史,見證了一樁資本主義神話下的複雜真相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上,《公民凱恩》在內容和形式上都體現了獨特的新穎性,因而被看成是世界電影史上的一次重要實驗和創新之作。
·公民凱恩
·星球大戰
·悲情城市
·獅子王
·勇敢的心
·花樣年華
·鐵達尼號
·燃情歲月
·陽光燦爛的日子
第二部分
《馬路天使》是由袁牧之自編、自導,趙丹、周璇主演的一部具有深刻的社會思想意義和極高藝術成就的現實主義優秀影片,是中國社會問題片的代表作之一。
《亂世佳人》是根據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暢銷小說《飄》改編而成的,耗資巨大,場面恢宏,人物眾多,劇本一再更改,三易導演,小說贏得了普利茲文學獎,電影也最終奪得多項奧斯卡大獎,甚至在幾十年後仍是全球最賣座的影片,不能不說是電影史上的一個奇蹟。
·西線無戰事
·馬路天使
·亂世佳人
·魂斷藍橋
·卡薩布蘭卡
·小城之春
·羅生門
·羅馬假日
·後窗
·賓虛
·西區故事
·音樂之聲
·教父
·人證
·城南舊事
·莫扎特
·芙蓉鎮
·芙蓉鎮
·紅高粱
第三部分
《人鬼情未了》是一部傑出的愛情悲劇。影片別出心裁地將故事的發展放置到一個獨特的邊緣地帶——陰陽界之間,以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現代人鬼戀情故事,在銀幕上再現了為傳統道德觀念所褒揚的真摯愛情,體現了正義戰勝邪惡的偉力,弘揚了人們期待已久的真善美。
·十誡
·人鬼情未了
·與狼共舞
·情人
·沉默的羔羊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霸王別姬
·辛德勒的名單
·真實的謊言
·阿甘正傳
·鋼琴課
·肖申克的救贖
·這個殺手不太冷
·七宗罪
·廊橋遺夢
·猜火車
·美麗人生
·中央車站
·楚門的世界
·搏擊俱樂部
·黑暗中的舞者
·千與千尋

電影介紹

肖申克的救贖
一部揭露美國司法黑幕的巨片一幅用友誼和希望描繪的生命畫卷寓含人生哲理的喻世之作
1994年出品導 演:弗蘭克·達拉邦特
主 演:蒂姆·羅賓斯
摩根·弗里曼
·第六十七屆奧斯卡七項大獎提名
·好萊塢最有氣勢的十大巨片之一
一條漫長的自由之路、一次靈魂深處的洗滌、一部不朽的勵志經典,“希望”遵循神的旨意安睡在內頁被挖空的《聖經》里,附著在安迪高大的身軀里,匍匐在500碼的下水道里,最後,那條僅有的骯髒之路把安迪送往美麗的新世界。這段充滿絕望與沉重的救贖之旅來自臭名遠揚的鯊堡監獄、來自驚悚小說大師史蒂芬·金的原著、來自哲理導演達拉邦特的傾力之作。《肖申克的救贖》帶來的是恆久不變的真摯友情、百折不撓的靈魂鑄煉和生生不息的命運之火。
希望不需要熱情,熱情的希望只是靈魂深處一次不經意的衝動。在監獄裡,當生命的過程只能以時間為刻度的時候,任何高漲的熱情都只能無可奈何地向失望舉起雙手,宿命地接受命運的安排。只有內心清澈的人才能看清人生的荒謬,否則,人只有在面對冤枉時委屈和無奈、在面對壓制時憤怒和狂暴、在困境下腐爛,甚或在平常的環境中寂寞和絕望。
羅馬假日
◆原名:RomanHoliday◆譯名:羅馬假日/羅馬假期/金枝玉葉◆導 演:威廉惠勒(WilliamWyler)◆演員:格里高利派克(GregoryPeck)奧黛麗赫本(AudreyHepburn)埃迪艾伯特(EddieAlbert)艾爾弗雷多里佐(AlfredoRizzo)◆類型:愛情/喜劇/劇情◆片長:118Mins◆年代:1953年◆國 家:美國◆語言:英語
◆IMDB評分:8.0/10(12,122votes)◆第26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奧斯卡獎)獲獎情況:最佳女主角:奧黛麗.赫本《羅馬假日》最佳原著故事:伊恩.麥克萊倫.亨特《羅馬假日》最佳服裝設計,黑白片:伊迪思.黑德《羅馬假日》◆內容簡介:劇情描述英國公主到古都羅馬訪問,對繁文褥節視為苦事,晚上偷溜到市區欣賞夜色,巧遇善心的美國記者,兩人把臂同游,暗生情愫。但英官訪問團發現公主失蹤,都捏一把冷汗。最後公主為了本身的職責而忍痛犧牲愛情,令人黯然神傷。
燃情歲月
導演:愛德沃德·斯威茲 EdwardZwich
主演:布拉德·皮特 BradPitt、安東尼·霍普金斯 AnthonyHopkins、朱麗婭·奧蒙德 JuliaOrmond、依丹·奎恩 AidanQuinn
獲獎:第六十七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劇情:威廉上校退役後與家人定居於西部,可是太太抵受不了當地的嚴寒氣候,遂回到東部生活,剩下威廉撫養三子成人。三個兒子各有不同性格和理想。小兒子森姆在哈佛學成歸來時帶來他的未婚妻蘇姍娜,大兒子艾佛開始暗戀蘇姍娜,而蘇姍娜又與二兒子暗生情愫,自此發生了一段段糾纏不清的感情。在社會動盪與連年戰事下,一父三子這個純男性的世界,暗藏了種種有違親情的愛情。
大魚(BigFish)又名大智若魚
在《大魚老爸》這部感人至深的電影裡,導演蒂姆·波頓帶我們進入了一對父子的內心世界。愛德華-布魯姆(阿伯特-芬尼飾)是個喜歡吹牛的老頭,他常常誇大自己的經歷給別人聽,講他年輕時(伊萬-麥克格雷飾)如何浪跡天涯從阿拉巴馬的一個小鎮出發遊歷世界,然後閱盡人間無數滿載而歸。
布魯姆說他曾經看過巨人、大風雪、巫婆、以及酒店裡的連體歌手……雖然大家都對他敬佩不已,但他的兒子威爾(比利-庫德普飾)卻覺得爸爸虛榮浮誇,跟他疏遠了。威爾,但沒想到天意弄人,布魯姆身患癌症死去了。
直到此時,威爾才為以前對父親的態度感到後悔,他發覺自己對父親了解太少,父親的一生對他來說撲朔迷離。為了體會父親當時的真實際遇,威爾開始根據父親生前講述的經歷,去虛構父親的傳奇一生。
導 演:蒂姆-伯頓TimBurton
領銜主演:艾伯特-菲尼--飾愛德華-布魯姆
伊萬-麥格雷戈--飾年輕時的愛德華
比利-克魯德普--飾威爾
傑西卡-蘭格--飾桑德拉
鋼琴家
ThePianistFocus公司2002年發行主演:阿德里安-布羅迪(AdrienBrody)托馬斯-克雷茨曼(ThomasKretschmann)弗蘭克-芬利(FrankFinlay)莫琳-李普曼(MaureenLipman)導演:羅曼-波蘭斯基(RomanPolanski)類型:劇情片
《鋼琴家》在2002年坎城國際電影節一舉奪得最高榮譽“金棕櫚”大獎。本片是世界影壇傳奇人物羅曼-波蘭斯基(RomanPolanski)最新力作。影片是波蘭斯基極具個性化的敘述,他苦苦等待了40年才完成這個夢想,這部影片也見證了人類精神的勝利與藝術力量改變人生之間不可分割的信念。
《鋼琴家》改編自英國劇作家及編劇家羅納德-哈伍德(RonaldHarwood,曾編劇獲第5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提名的《戲劇人生》“TheDresser”)撰寫的二戰期間波蘭猶太倖存者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WladyslawSzpilman,阿德里安-布羅迪飾,AdrienBrody)的自傳。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是波蘭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和鋼琴家,在納粹戰火燒到波蘭之前,他還在電台進行了最後一次現場音樂會。在殘酷的納粹鐵蹄下,他逃脫了被流放的命運,留在千瘡百孔的華沙猶太人區(WarsawGhetto)。在哪裡,即便是放棄了所熱愛的音樂和鋼琴,他還是頑強地活了下來。面對恐懼,瓦拉迪斯勞仍希望將來能發揮他音樂方面的天賦,在最意想不到的幫助之下---一位德國軍官威爾姆-霍森費爾德(WilmHosenfeld,托馬斯-克雷茨曼飾,ThomasKretschmann)在戰爭的最後一段日子把他藏了起來,瓦拉迪斯勞終於迎來了自由。
本片中,阿德里安-布羅迪(曾主演《山姆的夏天》“SummerofSam”、《細細的紅線》“TheThinRedLine”)飾演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先生。演出陣容中還包括:托馬斯-克雷茨曼(曾出演《刀鋒戰士2》“BladeⅡ”)、弗蘭克-芬利(FrankFinlay,曾出演《4個阻擊手》“TheFourMusketeers”)、莫琳-李普曼(MaureenLipman,曾主演《教導麗塔》“EducatingRita”)、伊米莉亞-福克斯(EmiliaFox,曾主演電視短劇《大衛-科波菲爾》“DavidCopperfield”)、埃德-斯托帕德(EdStoppard,曾出演《小吸血鬼》“TheLittleVampire”)、朱莉婭-雷納(JuliaRayner,曾出演《音樂情結》“Topsy-Turvy”)和新人傑西卡-凱特-邁耶(JessicaKateMeyer)等。
羅曼-波蘭斯基自己7歲時,就曾爬過鐵絲網上的一個窟窿逃出了克拉考(Cracow)猶太人居住區。《鋼琴家》這部影片是他40年來在波蘭拍攝的第一部影片。
多年來,羅曼-波蘭斯基曾先後4次榮獲奧斯卡獎提名:因執導《苔絲》(“Tess”,1979年)和《唐人街》(“Chinatown”,1974年)、改編劇本《羅斯瑪麗之嬰》(“Rosemary'sBaby”,1968年),以及執導成名之作、外語片《水中刀》(“KnifeintheWater”,1963年)而問鼎未果。他製作的其它影片包括:《厭惡》(“Repulsion”)、《麥克貝思》(“Macbeth”)、《怪房客》(“TheTenant”)、《驚狂記》(“Frantic”)和《死亡與少女》(“DeathandtheMaiden”)等。

羅馬假日

◆原 名:Roman Holiday
◆譯 名:羅馬假日/羅馬假期/金枝玉葉
◆導  演:威廉 惠勒 (William Wyler)
◆演 員:格里高利 派克 (Gregory Peck)
奧黛麗 赫本 (Audrey Hepburn)
埃迪 艾伯特 (Eddie Albert)
艾爾弗雷多 里佐 (Alfredo Rizzo)
◆類 型:愛情 / 喜劇 / 劇情
◆片 長:118 Mins
◆年 代:1953 年
◆國  家:美國
◆語 言:英語
◆IMDB 連結:http://www.imdb.com/title/tt0046250/
◆IMDB 評分:8.0/10 (12,122 votes)
◆第26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奧斯卡獎)獲獎情況:
最佳女主角:奧黛麗.赫本《羅馬假日》
最佳原著故事:伊恩.麥克萊倫.亨特《羅馬假日》
最佳服裝設計,黑白片:伊迪思.黑德《羅馬假日》
◆內容 簡介:
劇情描述英國公主到古都羅馬訪問,對繁文褥節視為苦事,晚上偷溜到市區欣賞夜色,巧遇善心的美國記者,兩人把臂同游,暗生情愫。但英官訪問團發現公主失蹤,都捏一把冷汗。最後公主為了本身的職責而忍痛犧牲愛情,令人黯然神傷。

燃情歲

導演:愛德沃德·斯威茲 EdwardZwich
主演:布拉德·皮特 BradPitt、安東尼·霍普金斯 AnthonyHopkins、朱麗婭·奧蒙德 JuliaOrmond、依丹·奎恩 AidanQuinn
獲獎:第六十七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劇情:威廉上校退役後與家人定居於西部,可是太太抵受不了當地的嚴寒氣候,遂回到東部生活,剩下威廉撫養三子成人。三個兒子各有不同性格和理想。小兒子森姆在哈佛學成歸來時帶來他的未婚妻蘇姍娜,大兒子艾佛開始暗戀蘇姍娜,而蘇姍娜又與二兒子暗生情愫,自此發生了一段段糾纏不清的感情。在社會動盪與連年戰事下,一父三子這個純男性的世界,暗藏了種種有違親情的愛情。

大魚(Big Fish)又名大智若魚

在《大魚老爸》這部感人至深的電影裡,導演蒂姆·波頓帶我們進入了一對父子的內心世界。愛德華-布魯姆(阿伯特-芬尼 飾)是個喜歡吹牛的老頭,他常常誇大自己的經歷給別人聽,講他年輕時(伊萬-麥克格雷 飾)如何浪跡天涯從阿拉巴馬的一個小鎮出發遊歷世界,然後閱盡人間無數滿載而歸。

布魯姆說他曾經看過巨人、大風雪、巫婆、以及酒店裡的連體歌手……雖然大家都

對他敬佩不已,但他的兒子威爾(比利-庫德普 飾)卻覺得爸爸虛榮浮誇,跟他疏遠了。威爾,但沒想到天意弄人,布魯姆身患癌症死去了。

直到此時,威爾才為以前對父親的態度感到後悔,他發覺自己對父親了解太少,父親的一生對他來說撲朔迷離。為了體會父親當時的真實際遇,威爾開始根據父親生前講述的經歷,去虛構父親的傳奇一生。

導 演:蒂姆-伯頓 Tim Burton
領銜主演:艾伯特-菲尼--飾愛德華-布魯姆
伊萬-麥格雷戈--飾年輕時的愛德華
比利-克魯德普--飾威爾
傑西卡-蘭格--飾桑德拉

鋼琴家

The Pianist
Focus公司2002年發行
主演:
阿德里安-布羅迪(Adrien Brody)
托馬斯-克雷茨曼(Thomas Kretschmann)
弗蘭克-芬利(Frank Finlay)
莫琳-李普曼(Maureen Lipman)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
類型:劇情片
《鋼琴家》在2002年坎城國際電影節一舉奪得最高榮譽“金棕櫚”大獎。本片是世界影壇傳奇人物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最新力作。影片是波蘭斯基極具個性化的敘述,他苦苦等待了40年才完成這個夢想,這部影片也見證了人類精神的勝利與藝術力量改變人生之間不可分割的信念。

《鋼琴家》改編自英國劇作家及編劇家羅納德-哈伍德(Ronald Harwood,曾編劇獲第5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提名的《戲劇人生》“The Dresser”)撰寫的二戰期間波蘭猶太倖存者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Wladyslaw Szpilman,阿德里安-布羅迪飾,Adrien Brody)的自傳。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是波蘭一位著名的作曲家和鋼琴家,在納粹戰火燒到波蘭之前,他還在電台進行了最後一次現場音樂會。在殘酷的納粹鐵蹄下,他逃脫了被流放的命運,留在千瘡百孔的華沙猶太人區(Warsaw Ghetto)。在哪裡,即便是放棄了所熱愛的音樂和鋼琴,他還是頑強地活了下來。面對恐懼,瓦拉迪斯勞仍希望將來能發揮他音樂方面的天賦,在最意想不到的幫助之下---一位德國軍官威爾姆-霍森費爾德(Wilm Hosenfeld,托馬斯-克雷茨曼飾,Thomas Kretschmann)在戰爭的最後一段日子把他藏了起來,瓦拉迪斯勞終於迎來了自由。

本片中,阿德里安-布羅迪(曾主演《山姆的夏天》“Summer of Sam”、《細細的紅線》“The Thin Red Line”)飾演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先生。演出陣容中還包括:托馬斯-克雷茨曼(曾出演《刀鋒戰士2》“Blade II”)、弗蘭克-芬利(Frank Finlay,曾出演《4個阻擊手》“The Four Musketeers”)、莫琳-李普曼(Maureen Lipman,曾主演《教導麗塔》“Educating Rita”)、伊米莉亞-福克斯(Emilia Fox,曾主演電視短劇《大衛-科波菲爾》“David Copperfield”)、埃德-斯托帕德(Ed Stoppard,曾出演《小吸血鬼》“The Little Vampire”)、朱莉婭-雷納(Julia Rayner,曾出演《音樂情結》“Topsy-Turvy”)和新人傑西卡-凱特-邁耶(Jessica Kate Meyer)等。

羅曼-波蘭斯基自己7歲時,就曾爬過鐵絲網上的一個窟窿逃出了克拉考(Cracow)猶太人居住區。《鋼琴家》這部影片是他40年來在波蘭拍攝的第一部影片。

多年來,羅曼-波蘭斯基曾先後4次榮獲奧斯卡獎提名:因執導《苔絲》(“Tess”,1979年)和《唐人街》(“Chinatown”,1974年)、改編劇本《羅斯瑪麗之嬰》(“Rosemary's Baby”,1968年),以及執導成名之作、外語片《水中刀》(“Knife in the Water”,1963年)而問鼎未果。他製作的其它影片包括:《厭惡》(“Repulsion”)、《麥克貝思》(“Macbeth”)、《怪房客》(“The Tenant”)、《驚狂記》(“Frantic”)和《死亡與少女》(“Death and the Maiden”)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