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燈[小說人物]

南帝一、佛教用語

(喻)智慧好像一盞明燈。明燈能破除一切的黑暗,而智慧也能破除一切的愚痴。華嚴經說:「譬如一燈入於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盡。

二、小說人物

(圖)一燈一燈

一燈,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的人物。即“南帝段智興,出家後法名一燈。詳見詞條“段智興”。
經歷
一燈大師》 - 一燈大師本是大理國的皇帝,後來出家為僧,他當然是信佛教的了。但是,他的有些行為和一個佛教徒頗不相同,這裡只以裘千仞臨終前請求瑛姑饒恕的事作為例子,加以說明。
裘千仞原為鐵掌幫幫主;幹了不少壞事,在華山眾大俠準備處他以死刑時,一燈救了他,讓他皈依佛門。他就拜一燈為師,法號為慈恩

《一燈大師》 - 經歷

 在第三十四回中,楊過帶著郭襄來到黑沼尋找靈狐,看見一燈帶著生命垂危的慈恩,即裘千仞,求見瑛姑。他們希望在裘千仞臨死之前,能得到瑛姑的饒恕,饒恕他當初一掌打死其子的罪孽,瑛姑不見。楊過以高深內功逼出了瑛姑又答應了瑛姑的條件,帶著郭襄去邀來了周伯通周伯通玻姑二人饒恕了裘千仞裘千仞也就安心地死去了。
佛教是講究“六道輪迴”的,如不能解脫,不能成佛,就只能在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和畜生道中輪迴。生死相續,永無止休。按一般的說法,一個人一生中的善惡將決定他來生輪迴到哪一道。如果有了覺悟,有了善心,進行了懺悔,一心皈依佛門,多行善事,就可能抵消以前的惡行。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這個意思。從佛教的說法來看,懺悔的人並不需要去找到被“屠刀”所傷的人或他們的親屬,去求得他們寬恕。
按這樣的道理,裘千仞一燈的點化下,一心向佛,出家當了和尚,如果戒律嚴謹,那就已經足夠抵消以前的罪孽了,佛自然會知道這種善行。對一個信仰佛教的人來說,已經是足夠的了,至於是否得到瑛姑的饒恕,是否能親耳聽到瑛姑原諒的話語,那是沒有關係的,也就是沒有必要的。
在裘千仞臨死前,一燈一定要帶他千里迢迢地來找瑛姑,“但願能獲得一人饒恕,便可安心而逝。”看來一燈於佛理是不通的,他的做法有些莫名其妙。
這倒使人想到了基督教。許多基督教徒在臨死前,除請牧師來為他做臨終的祈禱,祈求上帝饒恕外.還多祈求別人對他的饒恕。這可能是因為《聖經?啟示錄》中講到在世界未日來臨時,每一個人或他的靈魂,都將受到最後的審判。如果,在生前沒有得到曾被自己冒犯過的人的饒恕,在最後審判時,他要是當原告,那不就增加了一項罪孽嗎?
裘千仞大概是不知怎么地受了這種影響,生怕在最後審判時,瑛姑會當原告,會使自己吃罪不起,所以不得到瑛姑的饒恕,死不瞑目。至於對一燈大師而言,如果,在最後審判時,瑛姑告裘千仞,他也一定會因未救無辜嬰兒一命,被牽扯進去,所以,還是千里迢迢地帶裘千仞來求個饒恕為妙。
只是不知在中國的宋代,一個佛學大師,是怎么受到基督教的影響,受到西方習俗的薰染的?他怎么會按基督教的教義和西方習俗來行事,來教徒弟?這位佛教大師的佛學理論是不是有點奇特?

南帝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之中,“南帝”段智興出場最後,是“壓軸好戲”,同時道德層次也是最高。
段皇爺段智興出家為僧,前後是兩個不同的人。段智興是個熟衷名譽地位,自尊心極強的男子。像其他這樣的男子,他因熱衷追求名譽地位而冷落了所愛的妻子,當妻子因被冷落而戀上別人的時候,他的自尊心便大受傷害,使他陷入痛苦的深淵。
他的遭遇,比平常的男子的遭遇驚心動魄,因為他是皇爺,因為他身懷一陽指的絕頂武功,為了破壞他奪得“武功第一”的名銜,他的對頭裘千仞設下毒計,重傷他的妃子與人私通生下的兒子,結果,他被迫面對自己的人性卑劣弱點:他的妒恨,他不肯為情敵的孩子犧牲的自私心。
可能正因遭遇異常,異常的震撼力使他選擇了特殊的出路,他為自己的罪孽而仟悔,出家為僧。大理皇帝有晚年出家的傳統,但段智興的出家,最初可能像後來清朝的順治那樣,是為情出家的。
一燈大師無嗔無欲,只有無窮的慈悲,及為人犧牲的精神,他的個人仇恨,早已化解,他不但寬恕了別人,也寬恕了自己。他叫瑛姑來刺還他一刀,報她喪子之仇,說他等她來刺,已等了很久,並不是因為他需要這一刀贖罪,而是他憐惜她年去年來,被報復心吞噬而不得自由,盼望她一刀刺了下去,這十多年的結就可以解脫了。
其實,段智興與一燈大師之間,是有關連的,兩個他都是至情的人,不過段智興的情是囿限於一己的蒙蔽的愛欲,而一燈大師的情是對一切世人的慈悲憐憫。總是凡俗之情最深的人,最有大徹大悟的可能,沒有段智興的情愛嗔欲,就沒有一燈大師的舍己精神了。
黃藥師沉溺於自己的情愛嗔欲,西毒與北丐都似乎沒有什麼私情,一燈大師則是超越了私人感情的痛苦縛束。

大理皇帝
段智興,是段正興的兒子(就是段譽的孫子),1171年即位,在位29年,1200年駕崩。雖沒退位出家,卻也是極其崇佛,“智興奉佛,建興寶寺,君相皆篤信佛教,延僧入內,朝夕焚咒,不理國事”。段智興大修佛寺,建了60寺院,大理是小國,消耗不起,國力有所衰落。
段智興在位時,加修龍首關、龍尾關,加強羊苴咩都城的防禦。此間,大理國內高氏子弟多次混戰。
段智興死,子段智廉立。段智興用過5個年號,利貞(1172—1175)、盛德(1176—1180)、嘉會(1181—1184)、元亨(1185—1196?)、安定(1197?—1200)。
段智興,廟號宣宗,諡號功極皇帝,故史稱大理功極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