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倒計時

內容介紹

1914年6月底,在塞爾維亞的支持下,一名刺客槍殺了斐迪南大公,這件事似乎沒有引起世界的注意。甚至斐迪南的叔叔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在聽說帝國皇儲的死訊時僅簡單地說:“這是上帝的意志。”這顯然說明這位奧匈帝國皇帝當時心裡很矛盾。可以肯定地說,當時沒有人認為這件事會引發國際衝突——更不會引發一場徹底重塑人類命運的大屠殺。
正如知名歷史學家西恩?麥克米金在本書里展示的那樣,如果沒有一小撮心懷詭計的政治家,這次世界大戰根本打不起來,因為他們在斐迪南遇刺後的一個月里,蓄意利用這次遇刺事件做導火線,引爆他們等待已久的歐洲大決戰。引爆這場大戰的主要罪犯至今仍然沒有受到譴責。雖然大部分有關大戰緣起的著作把主要責任歸咎於德國和奧匈帝國的軍國主義,但麥克米金在研究了歐洲各國的史資料後有了一個驚人 的發現,俄國和法國才是最惡劣的挑釁者,正是由於他們的好戰和姦詐,大戰才變得不可避免。
或許是心懷叵測,或許是草率魯莽,每位身陷其中的政治家——奧地利外交大臣貝希托爾德、德國首相貝特曼-霍爾威格、俄國外交大臣薩佐諾夫、法國總統普恩加萊——都在拿斐迪南遇刺事件做賭注,不明智地把歐洲推向人類歷史未曾見到過的大災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