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戀一天

一年戀一天

Dian Maisie Seelan

一年戀一天One Day(2011)

影片資料

宣傳海報宣傳海報
譯 名 一天/情約1天(港)/真愛挑日子(台)/一年戀一天/一天的戀人/每年今日/年年有今日
片 名 One Day
年 代 2011
國 家 美國/英國
類 別 劇情/愛情
語 言 英語
上映時間 2011.8.19(美國)
發行公司 焦點電影公司
字 幕 中英雙字
IMDB評分 6.7/10 (5,951 users)
檔案格式 BD-RMVB
視頻尺寸 1024 x 576
檔案大小 1CD
片 長 102 Mins
導 演 羅勒·莎菲 Lone Scherfig
主 演 Anne Hathaway ....Emma
吉姆·斯特吉斯 Jim Sturgess ....Dexter
湯姆·米森 Tom Mison ....Callum
茱蒂·惠特克 Jodie Whittaker ....Tilly
Tim Key ....Customer
拉菲·斯波 Rafe Spall ....Ian
Josephine de la Baume ....Marie
派翠西婭·克拉克森 Patricia Clarkson ....Alison
肯·斯托特 Ken Stott ....Steven
Heida Reed ....Ingrid
Amanda Fairbank-Hynes ....Tara
Gil Alma ....Waiter
David Ajala ....Floor Manager
喬治雅·金 Georgia King ....Suki
Ukweli Roach ....Rapper
Lorna Gayle ....Mrs. Ma3gpjor
Clara Paget ....Cocktail Waitress
馬特·貝瑞 Matt Berry ....Aaron
蘿瑪拉·嘉瑞 Romola Garai ....Sylvie
Diana Kent ....Mrs. Cope
James Laurenson ....Mr. Cope
馬修·比爾德 Matthew Beard ....Murray Cope
托比·瑞格波 Toby Regbo ....Samuel Cope
Thomas Arnold ....Colin (as Tom Arnold)
Eden Mengelgrein ....Jasmine (2001)
Kayla Mengelgrein ....Jasmine (2001)
Sienna Poppy-Rodgers ....teenager on Eurostar
Sébastien Dupuis ....Jean-Pierre
Maisie Fishbourne ....Jasmine (2005)
Phoebe Fox ....nightclub Girl
Emilia Jones ....Jasmine (2007 and 2011)
Joanna Ampil ....Waitress
Seelan Gunaseelan ....Businessman

劇情介紹

該片改編自英國作家大衛·尼克爾斯(David Nicholls)的最新暢銷小說《一天》(One Day)。這個浪漫喜劇故事的起點是1988年,剛剛從學校畢業的德克斯特和艾瑪初次相識,然後在接下來的20年裡,他們每一年的這一天都會見面,只見一面,聊聊彼此的生活。
畢業那天遇見愛,而明天卻將天各一方。他們約定在每年的同一天見面,聊聊生活、談談理想。20年,每年只一面。最深的愛和最不忍的割捨。
1988年7月15號,艾瑪和德斯特在畢業晚會上一見鍾情,一夜纏綿之後,他們即將踏上新的人生旅途。臨行之際,他們約定成為好朋友,並在之後每年的7月15日那天見面。工人家庭出身的艾瑪夢想著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而有錢的花花公子德斯特則希望遊戲人間。20年中,曾經朝氣蓬勃、懷揣理想的他們也不得不向殘酷的現實低頭。艾瑪的工作際遇和感情生活都不理想,德斯特成了一個小眾的電視名人,終日沉溺在酒精、毒品中,婚姻也岌岌可危。當他們的人生道路不斷交匯時,他們的關係也隨之改變,友情和爭吵,希望和失落,淚水和歡笑。在這段人生的旅途中,兩人驀然回首,終於發現一直尋尋覓覓,最好的其實早在身邊。電影盤點了20年來德斯特和艾瑪的人生起伏、戀愛、理想還有感情生活,利用遠近交替、特寫和遠景的切換,某一天和十多年的回顧,展現愛情的演變發展。

影評

該片改編自寫過《戀愛學分》的英國作家大衛·尼克爾斯(David Nicholls)的同名暢銷小說《一天》(One Day)。與發生在六十年代的《成長教育》一樣,《一天》也帶著強烈的時代背景。這個浪漫喜劇故事的起點是1988年,剛剛從學校畢業的艾瑪Emma(安妮·海瑟薇 Anne Hathaway 飾)和德克斯特Dexter(吉姆·斯特吉斯 Jim Sturgess 飾)初次相識,為了一個約定,他們在以後的20年中,每年都在特定的一天、特定的地點見面,只見一面,聊聊彼此的生活。
一句話評論
盪氣迴腸的史詩愛情片。
——Harper's Bazaar
今夏最賺人眼淚的電影。
——每日郵報
《一天》是一部美麗的電影,而且不是電影式的美麗,是生活式的美麗。
——《舊金山紀事報》
這是一部充滿痛楚和愛意的浪漫電影,並且對人生的潛力與存在的意義進行了深刻的探索。
——《今日美國》

幕後製作

好萊塢向來不缺愛情輕喜劇,美國甜心與英倫帥哥的情侶模式更是經久不衰。本片中,大嘴美女安妮·海瑟薇搭檔英國男星吉姆·斯特吉斯,改編自曾登英國圖書銷量榜第一的同名小說《一天》,由電影《成長教育》的導演羅勒·莎菲擔綱執導,原著英國作家大衛·尼克爾森更是為本片跨刀擔任編劇。
作者大衛·尼克爾森說自己打算寫一個傳統的愛情故事,展現一段感情在長時間洗禮中的起起落落。他用了2年多的時間完成小說的創作,“前期需要很長的準備過程,就像完成一幅拼圖。我必須想好那么多個7月15日那天發生的事,我喜歡寫人物對話和虛構情節,所以這部小說本身就帶有電影性質。”他說,“這不僅是一個愛情故事,它也是關於友情和家庭,懷舊情緒與離愁別恨,還有我們未曾實現的夢想和理想,至少不是按照我們當初所期望的那樣實現。故事在甜蜜中也帶著澀澀酸楚。”對於將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曾經擔任過編劇的大衛·尼克爾森說,“將兩個人20年的生活濃縮成一本書是一個挑戰,但如果要精煉成2小時的電影的話,必須割捨很多。但我保證,講故事的風格和整體的格調和原著是統一的。”
製片人Nina Jacobson談到小說對她的影響,“我愛上了書中的人物,故事非常大眾化。書中的人物艾瑪和德斯特,他們的生命旅程正如我們大學畢業後開始獨立生活所經歷的轉變一樣,當時的你和20年後的你,都和書中如出一轍。我們需要時間來成長,直到這個過程結束,我們都無法和自己想要的人在一起。時間無法倒流,一旦錯過則是永別。所以故事中透露出淡淡的思念和憂愁。”
正因為對原著的喜愛,加之它可能成為經典的潛力,Jacobson為拿下該書的電影著作權可謂是下了一番苦心。她答應大衛會保留書中原汁原味的英國腔調,她解釋說,“很多工作室會把電影製作地更美國化,不會保留英國的場景和英國人物,而對於我來說,電影下載那是對原著和人物獨特性的妥協,場景也是電影吸引人的一部分。”
製片人Nina Jacobson說,“羅勒是我們的首選導演。她對人物的性格和表演,以及人物之間微妙情愫的掌控相當精準。她研究各人物間的關係以及發展過程,以便更能陪襯艾瑪和德斯特這條故事的主線。這種感覺有點像指揮一個樂隊,各部分都要顧及,但主旋律絕不能走調。”大衛對導演的能力表示相當肯定,他說,“羅勒對故事整體的把握以及對高低起伏的掌控非常老道。”
“大衛·尼克爾森寫作時的妙語連珠和詼諧機智非常吸引我,但是最後讓我下定決心的是這個愛情故事非常真實,也是世間少有的愛情。我的電影中必須要有愛情和幽默,我希望能讓觀眾喜極而泣抑或是邊哭邊笑。”導演羅勒·莎菲說,“大衛的創作,不論是小說還是劇本,都能讓你覺得這是自己的朋友寫的。我認為改編的劇本比書更好,不僅表達了偉大、深刻的愛情,又讓你關注到他們生活中的頭等大事。”
她說自己非常注重細節,化妝、頭髮、衣服等這些,她解釋說,“拍攝這部電影對每個部門來說都是一項不可思議的挑戰。電影從1988年某天的破曉開始,至2011年夏季的某天黃昏結束,攝製組的很多人都和片中人物一樣經歷過此情此景。電影必須有很多微妙的層次和真實的細節。”
對於兩位主演的選擇,製片人Jacobson說,“吉姆和安妮首次搭檔試鏡時,我們都嚇了一跳,他們就像朋友那樣默契、自然,而我們都非常希望他們倆成為一對。對於一部愛情片來說,這是最關鍵的。”
幸運的安妮·海瑟薇
“如果你很幸運,你會讀到一個真正打動你的故事;如果你很幸運,你會發現角色就像在對你說話。《一天》讓我幸運了兩次。”安妮·海瑟薇回憶說“美國沒有發行這本小說,所以我先讀到了劇本。當時的畫面至今仍然歷歷在目,我坐在廚房裡看劇本,我開心到無以復加,我甚至能夠想像到整部電影的樣子。我能聽到艾瑪的聲音,她的英國北部口音。我覺得她就在我心裡,我愛這個角色。”安妮不知道劇組會讓美國演員試鏡,所以當她得知羅勒同意讓她試鏡時,她專程飛去倫敦和羅勒懇談過很多次。
導演羅勒談到對安妮海瑟薇的印象時說,“艾瑪是一個機智幽默、缺乏安全感,工作努力,有點書生氣的姑娘。安妮和艾瑪一樣,幽默風趣,獨立堅強,她的表演經驗很豐富,她詮釋的艾瑪是一個感情細膩豐富的女孩,外表熱情溫暖而內心卻又敏感脆弱。我愛書中的艾瑪,但我更愛安妮飾演的艾瑪。安妮有著和伊利莎白·泰勒和朱迪·加蘭一樣的熱情和勇氣,這是獨一無二的。”
英倫帥哥吉姆·斯特吉斯
英倫帥哥吉姆談到自己接拍電影的感受時說,“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從沒想過會將之拍成電影。因為我向來喜歡原著勝過原著改編的電影,所以飾演這個角色有點像不能完成的任務。”然而他鎮定下來,很快就找到了飾演德斯特的樂趣所在,“當我從鏡子裡看見自己梳著大背頭,穿著緊身皮褲,我就暗暗告訴自己,這個角色我將終身難忘。”對於德斯特這個角色的分析,他認為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不要對德斯特妄下定論,不要過於苛刻。他是一個很難定義的人,他的轉變非常大,我認為他也不能確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他只是想完全投入並享受生活。”
羅勒認為吉姆像德斯特一樣幽默風趣、慵懶卻優雅,“經過他的表演,觀眾能夠理解德斯特的冷漠,也能原諒他犯下的許多錯誤。吉姆為人很謙虛低調,不會刻意表現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我無意中發現他做的功課很徹底,尤其是在細節方面,甚至還有對角色的心理活動的分析。”

花絮

·電影拍攝時間為8個星期,劇組先後在倫敦、愛丁堡和巴黎取景,總共約有50多個不同的場景。
· 派翠西婭·克拉克森在拍攝電視劇《深紅與白色的花瓣》的間隙趕來拍攝該片。
· 在愛丁堡取景時,製片方成功地讓整個攝製組攀上了著名的“亞瑟王座”山頂,在那上面進行了幾天的拍攝。除了小部分大型機器是通過直升機運上去的,其他機器全都是劇組成員搬上去的。
·安妮花了很多時間與設計部門研究艾瑪的成長過程,例如不同時期的生活習慣、決定、表現的方式等等。吉姆也就髮型、化妝和服裝問題與劇組人員研究了很長時間,他笑言自己能通過髮型判斷德斯特處於哪個年齡段。

電影圖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