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師

一字之師

一字之師,拼為yī zì zhī shī,指改正一個字的老師。有些好詩文,經旁人改換一個字後更為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為“一字師”或“一字之師”。出自宋•計有功《唐詩紀事》。

基本信息

成語資料

【成語】一字之師
【注音】yī zì zhī shī
【解釋】改正一個字的老師。有些好詩文,經旁人改換一個字後更為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為“一字師”或“一字之師”。
【用法】作 賓語;指改正一個字的老師
【結構】偏正式
【押韻詞】一望而知高山仰之蒲柳之姿面如凝脂、遊人如織、單相思、足繭手胝、裝聾作痴、公爾忘私、休戚共之

成語出處

鄭谷改僧齊己《 早梅》詩:‘數枝開’作‘一枝開’。齊己下拜,人以谷為一字師。 宋·計有功《 唐詩紀事》

一字之師原文

鄭谷在袁州,齊己因攜所為詩往謁焉。有《早梅》詩曰:“前村深雪裡,昨夜開數枝。”谷曰:
“‘數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則佳。齊己矍然不覺兼三衣叩地膜拜。自是士林以谷為齊己‘一字之師’。”

詞語解釋

1.齊己:唐朝和尚,善詩
2.謁:拜見
3.焉:代指鄭谷
4.矍然:吃驚注視的樣子
5.兼:提起
6.自是:從此

成語故事

其一

唐朝有個和尚,法號叫作齊己。齊己和尚很喜歡寫詩,寫的也很好,可算是所謂詩僧。他有個好友鄭谷,也是當時的詩人。因為他們都寫詩,自然能談得來。
有一次,齊己寫了一首詩,叫《早梅》,其中有這么兩句:"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過了幾天,鄭谷來串門。齊己和尚對他說:"我寫了一首詩,你給我看看怎么樣?"鄭谷看了半天,說:"寫得好,意境很好,情致也很高。但有一點,你寫的是早梅,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早梅就是早開的梅花,一般不會數枝開,數枝就是開了一片啦,我覺得應該把數枝改成一枝。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這就顯得這梅花是早開的梅花。"
齊己和尚一聽,恭恭敬敬地向鄭谷拜了一拜,說:"改得好!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師啊。"因為鄭谷只提出一個字的修改意見,但卻堪稱老師,所以叫一字之師。

其二

南宋時著名詩人 楊萬里,有一回在屋裡寫字,其中寫到了晉人乾寶,也就是《搜神記》的作者。楊萬里不知不覺把"乾"寫成了"於",變成了"於寶"。當時正好有一名小吏站在楊萬里身邊,便提醒說:"老爺,好像應該是乾寶。"楊萬里很驚奇他沒讀過什麼書,怎么能看出差錯,便問:"是嗎?你怎么知道?"小吏便翻開韻書,也就是字典,指著說:"您看,這裡講晉朝有個叫乾寶的。"楊萬里很欣賞他這種好學精神,稱讚他道:"好。這一次,你是我的一字之師啊。"
其三
《唐摭言》記載有這樣一個故事:大居守 李相讀《春秋》時,念錯了一個字,在旁邊侍候的一個小吏皺了皺眉頭。李相見了,便問他因何皺眉。小吏含蓄地說:“我的老師教我讀此書時,念錯了一個字。今天聽您一念,我才明白應該怎樣讀了。”李相聽後忙說:“不對,我沒有受過老師的指點,如果錯了,一定是我而不是你。”說完,就把書遞給小吏向他請教,小吏這才詳細地說明了原委。李相十分感謝小吏的指教,稱他為“一字師”。聰明的小吏因說話方式的巧妙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其四

1935年,著名書畫家王一亭先生受 虞山某氏之託抄寫百花詩。在寫到其中一首藤花詩時,誤將“茸”字寫成了“葺”字。當時有一位客居 常熟逍遙遊公園的新華藝專畢業生,時才25歲的金塵僧見到了王先生的筆跡後,毅然提筆寫下了一首名為《戲呈白龍山人王一亭文》的詩寄給了這位藝壇老前輩。詩是這樣寫的:“丹黃甲乙究瑕疵,自昔曾聞一字師;那許紫茸成紫葺,先生想未橪吟髭。”指出王老先生在抄詩時未經思索細辨就信手寫了這個錯字。事隔不久,一首名為《七律·奉酬塵僧先生》的答謝詩送到了金塵僧的案頭。詩云:“多君隻字摘瘢疣,極目天涯未易求。自省衰年多事僨,頻經塵劫念生浮。搖毫愧向碑三宿,得句疏慳酒一甌。半偈有緣共佳話,闌乾倚遍海雲瘺。”海雲瘺,正是王一亭先生書屋之名,這首詩就是年逾古稀的王先生寫來的,詩中表示了他對這位一字之師的真摯酬謝。其勤奮好學,勇於改過的謙謙君子之心,躍然紙上。

成語示例

1、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13:“ 楊誠齋與同舍談及於寶。一吏進曰:‘乃乾寶,非於也。’問何以知之?吏取韻書以呈,‘乾’字下注云:‘晉有乾寶。’誠齋大喜曰:‘汝乃吾一字之師。’”
2、上世紀40年代,歷史劇《屈原》中的漁翁的扮演者張逸生,建議 郭沫若將“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改為“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郭沫若仔細品味後,不僅欣然應允,而且寫文章稱張逸生為“一字之師”。

成語典故

唐代僧人齊己,對詩文很有興趣。就帶著自己寫的詩稿,前來拜會。齊已把詩稿一首一首地請鄭谷看。鄭谷讀到《早梅》這首詩時,不由得沉思起來。鄭谷吟道:“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鄭谷面對齊已說:“梅開數枝,就不算早了。”鄭谷又沉吟了一會,說:“不如把‘數’字改為‘一’字貼要。”齊已聽了,驚喜地叫道:“改得太好了!”恭恭敬敬地向鄭谷拜了一拜。文人們知道了,就把鄭谷稱為齊已的“一字之師”。 ——出自《唐詩紀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