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當關[漢語成語]

一夫當關[漢語成語]

一夫當關,讀音yī fū dāng guān,漢語成語,形容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出自《明史·外國傳一·朝鮮》。

基本信息

成語解釋

【成語】: 一夫當關

【解釋】: 形容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

成語典故

《明史·外國傳一·朝鮮》:“忠州左右烏、竹兩嶺,有‘一夫當關’之險。”

《淮南子·兵略訓》:“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過也。”

詞語辨析

用法:複句式;作賓語、定語、分句;形容地勢十分險要

近義詞: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典故:函谷關是我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函谷關始建於西周時期,是我國歷史上建制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 這裡曾是戰馬嘶鳴的古戰場,素有 “一夫當關,萬夫莫克”之稱。

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咽喉,有“天開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雙峰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之說,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周慎靚王三年,楚懷王舉六國之師伐秦,秦依函谷天險,使六國軍隊“伏屍百萬,流血漂櫓”。秦始皇六年,楚、趙、衛等五國軍隊犯秦,“至函谷,皆敗走”。“劉邦守關拒項羽”,“安史之亂”的唐軍與叛軍的“桃林大戰”,1944年中國軍隊與日本侵略軍的“函谷關大戰”,都是在這裡進行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