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疑難雜症都是紙老虎

一切疑難雜症都是紙老虎

養生要養對,否則是害生! 其實,這種晚飯吃得像乞丐的行為是錯誤的! 而且,晚飯提供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能量,還有各種營養物質,如果晚飯不吃或吃得很少,就不能獲得全面而充足的營養。

圖書信息

作 者:王曉齋
出 版 社: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12-1
版 次:1頁 數:字 數:
印刷時間:2011-12-1開 本:`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539044798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對於癌症、糖尿病等疑難雜症,只找高明的醫生就夠了嗎?不!治病不僅是醫生的事,更需要病人、家屬、健身教練、食品監管人員……所有與之相關的人員的努力。對疑難雜症要整合治療,要以系統觀的思路來看待各器官、各組織,並綜合考慮睡眠、情緒、飲食、運動等各種因素,方能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養生要養對,否則是害生!本書針對目前出現的養生誤區,進行靶向式診療,並提出了很多獨到的觀點,比如養生要孝順臟腑,痛風病人不需要忌口,晚餐不能吃得像乞丐,血糖高不是糖的錯,讓他方水土養這方人等,打破“偽常識”,迎來正確養生的拐點。

作者簡介

王曉齋,整合循證臨床防治專家,註冊營養師,澳大利亞生物醫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核心期刊《臨床藥物雜誌》(編委會副主任。他是北京衛視《養生堂》、浙江衛視《身體警報》、湖南衛視《百科全說》等欄目的主講嘉賓。
他出身六代名醫世家。祖父王晉齋,曾任偽滿洲國醫官,民國北平婦嬰醫社創辦人,保赤如意丹發明人,大方脈名家。父親王幼齋,傳承大方脈,並從韓國太醫學習飛經走氣針灸,學貫中西,是血癌治療方面的權威專家。王曉齋少年時家傳學醫,後就學於廈門大學醫學院和澳大利亞,具有二十多年臨床治療和藥物研發經驗。

目錄

第一章 人生觀決定養生觀
絕大部分人不了解自己的身體
回首已是百年身:中西醫的相通與互補
養生歸養生,治病歸治病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國人缺乏全面的健康管理
第二章 治病就是“打老虎”
誰在賈伯斯的蘋果上咬了一口:生死一念間
身體也存在蝴蝶效應:整合治療才能除病根
我治病的三字經:清、補、調
疾病快樂治,事半功倍
第三章 營養不能被利用就會變成毒
腸胃——你的第二大腦
皇帝吃山珍海味為什麼不痛風
吃飯可以不上檔次,但必須講原則
喜歡吃什麼不等於身體需要什麼

部分章節

晚餐不要吃得像乞丐
關於飲食,有這么一種流行的觀點,“早晨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或者說“早晨吃得像皇帝,中午吃得像平民,晚上吃得像乞丐”。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晚上一般不運動,也不用工作,能量消耗少,所以少吃點沒關係。而且,吃得少也不用擔心積食,睡得很早也沒關係。還有一些人是為了保持身材而控制飲食,或者因為疾病的原因不敢吃,晚上只吃一點水果或黃瓜之類的菜,甚至長期不吃飯。
其實,這種晚飯吃得像乞丐的行為是錯誤的!從古至今大家都習慣了吃晚飯,我們的身體已經適應了這個節奏,到晚飯時間就做好了進食準備,比如分泌胃酸等,如果故意不吃飯或吃得很少,你的肚子就會咕嚕嚕地響。這是什麼原因?我們想像這樣一幅圖畫:因為胃裡沒有食物,胃酸就會刺激胃壁——時間長了會形成胃潰瘍——胃感覺到疼就趕緊收縮,但它排出去的只能是空氣,所以腸道里有風咕嚕嚕地響。胃酸到了腸道後,膽囊會分泌出膽汁,也送到腸道消化食物,由於沒有食物阻隔,胃酸和膽汁直接相遇,酸鹼中和生成鹽與水。這時,膽囊發現沒有食物,可能就要收回一部分膽汁,就把酸鹼中和得到的鹽帶到了膽囊里,沉積下來,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膽結石。
而且,晚飯提供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能量,還有各種營養物質,如果晚飯不吃或吃得很少,就不能獲得全面而充足的營養。此外,還有人倡導“過午不食”,說是可以養生。古代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睡覺早,形成了適應這種生活的生物鐘,可以過午不食,但現代人怎么行?現代人普遍睡得晚,很多人經常十二點還不睡覺,距離午飯時間幾乎12 個小時,如果過午不食,上面說的種種危害不就都找上門了嗎?
晚飯吃得像乞丐具有人文方面的不可操作性,古今中外晚飯是合家團圓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而且享受美食時你會很開心,會情緒高漲,如果晚飯吃得像乞丐,我們將喪失這種快樂。我曾在電視上公開戲稱,你老公在外忙碌了一天,天天晚上回家吃乞丐飯,時間一久,可能就不願意回家,慢慢地中國的離婚率就上升了!提倡晚上吃乞丐的朋友,你能堅持多久?
正確的做法是晚上吃一頓“修正餐”。我們知道,飲食要營養均衡、陰陽平衡,但由於工作緊張等現實原因,早餐和午餐很難做到這兩點,尤其是午餐。那么,到了晚上我們就應該對這一天的飲食和健康管理情況進行檢視和總結,看看哪些方面有缺陷,通過晚飯把它補回來,這就是吃“修正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