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ute》

《Salute》

《Salute》是新藝寶公司在1989年為張國榮出的專輯。專輯中包括了《童年時》、《但願人長久》、《紙船》、《明星》、《從不知》、《滴汗》、《漫天風雨》、《這是愛》、《雪中情’89》、《似水流年》十首歌,全部都是張國榮翻唱的經典老歌。悉心聽來,歌曲中平穩、多情,淺唱低吟的風格讓張國榮演繹得入木三分,而張國榮沉迷濃釅的嗓音也在這些老歌中得以張揚,二者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專輯點評

《SALUTE》《SALUTE》

有一種傷感,痛苦卻不失悽美,那份美,綿綿地沉睡於回憶;有一種歌聲,能穿透時光的冰牆,透進心底,喚醒記憶,它本就屬於這記憶,屬於這傷感中的美。這歌聲便是哥哥的《SALUTE》。

這份專輯是新藝寶公司在1989年為哥哥出的。專輯中包括了《童年時》《但願人長久》、《紙船》、《明星》、《從不知》、《滴汗》、《漫天風雨》、《這是愛》、《雪中情’89》、《似水流年》十首歌,全部都是哥哥翻唱的經典老歌。悉心聽來,歌曲中平穩、多情,淺唱低吟的風格讓哥哥演繹得入木三分,而哥哥沉迷濃釅的嗓音也在這些老歌中得以張揚,二者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閉上眼睛,讓心靈暢遊於《SALUTE》中,很容易便能感受到《童年時》的神往,《但願人長久》深情,《紙船》的期待、《明星》的迷惘,《雪中情’89》的純情,《滴汗》的性感,《漫天風雨》的溫柔,以及《似水流年》的懷舊。特別讓人難忘的是,有一種情感,始終貫穿於整張專輯中,那便是淡淡的憂鬱。在這黯淡愁雲中,我品味了《似水流年》中的悵然若失、《紙船》中的欲語還休;感傷於《但願人長久》中的默默祈願,《從不知》中的驀然回首;恍惚於《明星》中的彷徨迷惑,《漫天風雨》中的深情款款。即使是《滴汗》這樣一曲充滿了誘惑的情歌,都飄忽著一種令人不安的煎熬。

夜深時,獨聽《SALUTE》,沉眠於記憶中的情感會不自覺地被歌聲喚醒,舊時的點點滴滴,一種顏色,一種氣味,一個單純明淨的笑容,都會於腦海中不經意間甦醒,讓人在歌聲中感動,在傷感中沉醉。

能把傷感變成美,變成一種沉醉的,一直以來都認為只有哥哥,而這張《SALUTE》,更是把這種傷感之美張揚到了極致。專輯中《漫天風雨》、《似水流年》、《但願人長久》有很多人曾經翻唱過,可是真正能唱到讓人心醉神迷,笑亦流淚,哭亦沉醉的,只有哥哥。哥哥的歌一直都是多元的,時而浪漫,時而灑脫,時而妖嬈,時而多情,可是不論是這張翻唱的《SALUTE》還是後來完全出自於自己的《紅》、《大熱》等等,他歌聲中的那份淡淡的傷感與優雅,始終都不曾改變過,這也是別人所無法模仿的。

“當你見到天上星星,可有想起我;可有記得當年我的臉,曾為你更比星星笑得多?當你記起當年往事,你又會如何,可會輕聲悽然唉謂,懷念我在你心中照耀過?”

現在說起傷感與憂鬱,顯得是那樣的殘酷,可正是這份傷感,正是這份憂鬱,打開了我們情感的閥門,震撼了我們的心,給了我們從未有過的享受,在我們的記憶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跡,與我們的青春融在了一起,永遠無法抽離。多年以後,當我們回過頭再聽這份《SALUTE》,再次融入哥哥情深幾許的歌聲中,記憶的門還會為之敞開嗎?留於我們心中的哥哥,將會是怎樣的一副容顏?我們今日的沉迷、悲痛與懷念,歷經時光的洗禮,又將會呈現一種怎樣的光景?

當紅塵掠過,芳華漸老,記憶中隨風飄散的是浮塵,是世俗,而沉澱下的,是悽美,是精髓,是《SALUTE》,是張國榮。

專輯歌曲

1.童年時
2.但願人長久
3.紙船
4.明星
5.從不知
6.滴汗
7.漫天風雨
8.這是愛
9.雪中情
10.似水流年

十首歌曲

《童年時》
原唱者本是有"香港搖滾教父"之稱的夏韶聲,夏在1979年的這首作品,可算是其展露頭角之作,但夏的演繹今日聽來略顯平坦,清勁有餘,回味不足,直至十年後,經哥哥重新演繹,一唱而紅,“童年時我與你打千秋想要攀月亮,你說過要我將心掛天上,何時能再與你打千秋飛到星月上,每次我看見星星也會對你想一趟”,鄭國江的詞配上哥哥高亢迴轉的演繹,當真讓人感嘆,“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西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但願人長久》
原唱者盧冠廷,一直是香港樂壇不溫不火的人物,亦曾為後來大紅大紫的電影《大話西遊》做電影原聲,這首歌,如從張專輯看,不算是特別出色的一支,可能因為古文學功底頗深的唐書琛過於講求歌詞的對仗工整,反而找不到那種貼心熨燙的感覺,哥哥正值巔峰的男中音演繹起來固然是頗為悅耳,但若說以情動人則略有不及,也算是壁玉微暇了。
《紙船》
原唱是又一位殿堂級的人物,許冠傑,其獨特的嗓音配上清新的演繹方式,留下金曲無數,這首《紙船》,張國榮亦曾坦然承認,初入樂壇之時,阿SAM是其學習對象之一,要將經典再唱出新意,鮑比達的重新編曲當記頭功,使一首單純的鄉村情歌變的更加飽滿,筆者並不掩飾喜愛張國榮低沉的男中音多過阿SAM略顯單薄的暗嗓,但即使拋開偏愛,張的演繹亦幾乎毫無暇疵,特別是一句“望船實踐我這個願,遙遙長路也不倦,直去到她身邊,只求跟她一見”,唱得人心曠神怡,實在難忘。
《明星》
“當你憶起當年往事,你又會如何,可會輕輕悽然嘆喟,懷念我在你心中照耀過”,沾叔的詞本是道盡掌聲背後明星的辛酸,但沒想到,曾經反覆吟唱過的一句歌詞,竟一語成讖......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這首歌,若是張國榮的演繹認作第二的話,相信嘸人夠膽認第一,即使原唱的葉德嫻也概莫能外,張將這首歌中的感嘆、悽怨、酸楚、無奈演繹到無以復加的真實,給人以深深的震撼,直至張在告別樂壇演唱會最後一場強忍眼中淚水,一襲白衣,封麥而去,更留下一段絕世傳奇。
之後,亦有多位歌手在自己的演唱會上演唱這首歌表達心跡,如梅艷芳、校長、劉德華郭富城等,但竟無一能及張演繹之萬一,實在讓人慨嘆不已。
《從不知》
原唱郭小霖,這大概也是他唯一流傳的一首歌曲,郭是極好的創作人,雖作品不多,但一首《無心睡眠》恐怕已經足夠,哥哥的嗓音本就出眾,超越原唱亦在意料之中,不過不知道,作為哥哥代表作的創作人,哥哥選這首歌是否有投桃報李之意,呵呵~~,反正筆者是聽了這首歌后才去找郭小霖的原唱的:)
《滴汗》
原唱林憶蓮,"Sensuality&Sensuality",這是張國榮對這首歌留下的感慨,當張國榮遇上《滴汗》,原來一切早有定數,如果沒有聽過張的演繹,聽林的原唱,或還能激動一番,當聽了張的演繹之後,才知道,性感有很多種,不同人會欣賞不同的性感,但有一種,卻令所有人心醉。
《漫天風雨》
原唱徐小鳳,這首歌是筆者的心水之一,是一首電影插曲,不算是傳唱得最廣的歌曲,借用哥哥的原話:“我喜歡《醉生夢死》的電影,亦喜歡同類型的歌曲。”,也許可以恰如其分的表達這首歌曲的內涵,正如歌里所唱“來吧,在此刻,在這漆黑的角落,做個美夢,就算是朦朧”,那一份醉生夢死,大概恰如歐陽鋒捧起那壇酒的感覺吧。
《這是愛》
原唱是香港樂壇怪才泰迪羅賓,是周潤發一部電影的插曲,創作者是近期甚為活躍的姐弟林敏聰、林敏怡,這是一首蠻樸素細膩的情歌,想來那也是一部蠻傳統的大時代電影,歌里這樣寫道:“這是愛,似驟來怕他朝驟然失去;夕陽下,百丈情思暗地倆低弄”,今日看來,頗為扭捏,但也許這就是今日我輩已無從尋覓的情愫,以張國榮當時憂鬱的形象,演繹這首歌風格上本有些出入,但也被演繹得中規中矩,算是不得不失之作吧。
《雪中情》
原唱是甚有豪氣的關正杰,又是一首典型的盧國沾作品,寫得乾淨利落,毫無沾滯,聽者仿如眼前是漫天飛雪,胸中是柔情無限,這首歌,哥哥的演繹更柔情一些,更欣賞那種演繹方式,恐怕要由聽者的喜好來決定,只能說,一首好歌,絕非只有一種演繹方式,呵呵。
《似水流年》
原唱梅艷芳,至今,我還曾多次與MM爭論,究竟是梅姐還是哥哥的演繹更好,但就我而言,也許是先入為主,實在是將這首歌奉為哥哥的不二經典之一,皆因“我的心又似小木船,遠景不見,但仍向著前”的那份堅定“,皆因“誰見命里主宰我,每天掙扎,人海裡面”的那份茫然,一直覺得,1989年的張國榮,才是我心目中最好的張國榮,張對這首歌的演繹,我只能用無懈可擊來形容,那種對聲音控制自如仿如潮起潮落的感覺,即使是張自己,在以後也甚少有這樣的巔峰作品了。
有人說,這是喜多郎的《似水流年》,有人說,這是鄭國江的《似水流年》,有人說,這是梅艷芳的《似水流年》,但在筆者的心目中,這是張國榮的《似水流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