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狠毒戀愛心理學》

《30歲的狠毒戀愛心理學》

《30歲的狠毒戀愛心理學》於2011年由 中信出版社以簡體中文出版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第1版(2011年1月7日)
平裝:252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32
ISBN:9787508625713,7508625714
條形碼:9787508625713
商品尺寸:20.8x14.8x2cm
商品重量:340g
品牌:中信出版社
ASIN:B004GHOB30

內容簡介

《30歲的狠毒戀愛心理學》:女人30,意味著什麼?30歲的女人,連個男朋友都沒有,在未來的三年中完全無可能結婚,周末與外甥混在一起,在25歲時還可以稱之為獨立、瀟灑,可30歲呢?總有人問你,有對象沒?不是沒人追,只是沒有合適的;不是眼光高,只是沒有感覺。也許有時想戀愛,想讓自己不再寂寞,可是那個人卻沒出現;不想隨隨便便愛,因為有一種單身叫“寧缺勿濫”。自古至今,社會對於30歲的女人是殘忍的,俗語云,女人30爛茶渣,像隔夜茶杯里的茶葉,黃綠難分。離婚女人與老姑婆,究竟哪一類身價更高?好好一個女孩,突然間變成眾人負累,家人,朋友,同事,無休無止地關心與詢問。嘴上標榜事業上的成就,其實心裡怕得要死。眼角有了皺紋,嘴角不斷下垂,大腿肌肉不再緊實,打起網球力不從心。女人30,阿貓阿狗也得委身下嫁。單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別人眼中的你。即便不麻不疤,社會也懷疑你有不可告人之隱疾。
遲婚或許有百般優點,但最恐怖的是一輩子結不了婚。時間過得太快,來不及為自己打算,你已經變得更老。60歲的時候,告老在家,有再多的自我管什麼用?事業有成又如何?事業不會管你叫你媽媽。
30歲的狠毒戀愛心理學》送給為得不到愛情犯愁,為失敗的婚姻恐慌,為搞不定男人迷惑,所有想要擁有美滿家庭的女性。連預約都掛不上號的愛情開運顧問,無保留向你傳授抓住幸福的竅門。

編輯推薦

《30歲的狠毒戀愛心理學》:人生如戲,全靠演技。《30歲的狠毒戀愛心理學》是全面提升大齡女人戀愛技巧的魔法指南,一本徹底終結女人大齡單身狀態的超暢銷兩性關係巨作。閱人無數,不如明師指路。連預約都掛不上號的愛情開運顧問,無保留傳授抓住幸福的竅門。忙單身的要看,忙結束單身的更要看。
1、對於清醒理智並且看透世情的女性,本書沒有幫助。
2、對於想法不多並且仍舊執著的女性,本書可以讓你更好地認識愛情。
3、對於沉浸在甜蜜幻想中的女性,你得保證你看完不會失衡我再建議你看。
30未嫁的女性,你可以會心一笑,堂然拋棄這個社會想整死你的“剩女”稱號。
30恨嫁的女性,建議你趕緊擦亮眼睛吧,讓我們不拋棄,不放棄!

作者簡介

作者:(韓國)李善培譯者:千太陽

目錄

序言只會等待的單女是找不到對象的
stepone到30,如今你還單身的原因
你覺得單身就是酷嗎
終究要親自受傷,才會學聰明
大部分的失望是因為你高估了自豈
不要在不知不覺中顯露出自己是個“黃金女”
你或許就是個老處女癔症患者
果斷地放棄一個條件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
跟寵物過一輩子吧
舊的不去,新的怎么有機會來
styletip0130歲,花最少的錢打造時尚形象
styletip02讓被詛咒的身材變成模特身材的方法
steptwo30歲談戀愛,一開始就要與眾不同
為自己量身打造一套行銷戰略
跟約會達人學習
想釣大魚,就到大海去
哪些男人不適合你
過去的人可以不忘記,但一定要放下
外國人、離婚男、年紀小的男人是不容忽視的目標
做個看起來樸素的拜金女
把話說到男人心坎里
你沒那么多觀眾,別那么累
他其實沒有看上你
styletip03初次見面時的魔法著裝
styletip04無論何時何地,都能讓他對你一見傾心
stepthree戀愛能持久的秘密
工作和愛情,哪個都不能放棄
少說話會更幸福
如果男人對你失去興趣,那么遊戲就結束了
越口少架關係越持久
讓他愛你多一些
經濟觀念的差異比貧富差異更可怕
千萬別當亂室佳人
將錯就錯,或將計就計,反正將就了
beautytip01招桃花的化妝術
beautytip0230歲小美女的養顏經
beautytip03不用整容就變身為自然美女

序言

只會等待的單女是找不到對象的
猛然間發現,我周圍淨是一些單身男女,我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他們每天都呼喊著孤獨寂寞,急需要一個憐惜自己又疼愛自己的人。讓我琢磨不透的問題是,既然大家都是孤單一人,彼此搭伴組合成情侶豈不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嗎?但是這話說起來容易,現實中並不多見。他們反而互相排擠,就像是北極的愛斯基摩人遇到了安第斯山脈的土著居民,大眼瞪小眼地相互注視著,卻連語言都不通。
如果一定要指出哪一方的錯誤更大,我想應該是女人。大部分男性在這方面還是有具體要求和目標的,而女人只是茫然地等待。
當然,社會的某些弊端也造成了這種狀況。讀書的年齡,大家都在一心奔學業,為了更美好的前途,專注於學習。考上理想的大學,又為找個好工作而奮鬥,等真正成為職場中人,又開始為升職加薪而日夜拚命。這時候舉目四望,才發現自己的生活圈子太小了,自己交往的人也太少了,不是同事就是領導,每天加班到深夜,哪裡還有機會去認識優秀的男人呢?這簡直像“中彩票”一樣困難啊。
我現在生活的地方是香港。這裡四分之一的人口都是外國人,是個名副其實的國際大都市,能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這個地方沒有對個人行為的社會制約,大部分人都善於學習,喜歡娛樂。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為沒有戀人而苦惱。
小時候,媽媽經常說“考上大學就會有男朋友了”“每個女孩生下來,就會有一個男孩子在等著她”,這些童話般的話語讓女兒們產生了美好的幻想,可是有一天,當她們長大後才猛然發現,世上有太多沒有對象的孤單女孩。更悲慘的是,很多人甚至沒有戀愛經歷,沒有嘗過被愛的滋味,還有一些女人匆忙結了婚,又因婚姻生活不幸而再次單身獨居。不要再用“現在我只想著工作”“不是非得戀愛,人生才會豐富”這樣的藉口了,因為根本沒人相信,單身就是單身,明眼人都能看出你臉上寫著的寂寞。
我有一個關係親密的小姨。30多年前她是個具有革命氣質的單身女性,不僅聰明幽默,更難得的是有著出眾的美貌,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才貌雙全,秀外慧中。那時的她總認為戀愛或者婚姻都不是必需的,一個人生活更自在,因此她到處去旅遊,還獨立開創事業,每天忙得不亦樂乎,無暇其他,日子就這樣蹉跎過去了,她一直都沒有嫁人,直到去世。遺憾的是我當時因為身在國外沒能參加她的葬禮。後來聽人說,她臨死前像留遺言似的說了一句:“我真的好傻,為什麼沒有生孩子呢?”我頓時感覺很悲涼。是啊,這么要強的一位女性,能做到連自己的病情都不告訴他人,平生所說的最後一句話竟然還是回歸到了家庭、婚姻和孩子上,這怎能不叫人為之震撼?
如果說人生就是以結婚和繁殖後代為目的,恐怕有點兒過分。但是什麼人可以活著但不需要愛情呢?天主教的神職人員會把上帝當成丈夫或者妻子來愛,佛教的僧侶看破紅塵,六根清淨。而對於普通人來說,除了父母、兄弟姐妹和朋友以外,還要愛上陌生人,與之結緣。人類社會得以維繫,就是依靠人與人之間你來我往的關係。
愛情決不能等待,不能乞求上天的賜予,而應該去堂堂正正地積極爭取。愛情需要天生的智慧和後天的時運相結合,才能長久地維持下去,並能獲得美好的結局。對於三十幾歲的單身男女,這個法則更加適用。
市場經濟引發激烈競爭,優勝劣汰,戀愛也跟隨著時代的步伐出現了新的特徵。當戀愛的高峰季節來臨的時候,每個人都在拚命尋找心儀的對象,相對於個人而言,可供選擇的餘地就自然會減少。不管你多么想結婚,如果你不趁著戀愛旺季抓緊尋找的話,機會就越來越渺茫。記住,優秀的男人不會坐在那裡等你。
“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口號同樣適合於戀愛。我也是經歷了漫長的單身生活後才結婚的,差點兒就變成沒有對象的單女中的一員。如果要問我最寶貴的經驗是什麼,我只能說那是到了二十七八歲的時候腦海中突然萌生的危機感,讓我幡然醒悟,“這樣下去真的會嫁不出去”。那時候的我已經好幾年沒有談戀愛了,性格也不好,而公司里又都是女職員。周末我主要和妹妹一起玩,身邊包圍的全是同性。自從意識到這個問題以後,我就像是瘋了似的開始尋找愛情。上網聊天、去學習班、晚上去酒吧,甚至增加了旅行的次數,同時還刻苦學習化妝方法,苦練跳舞和撒嬌。這期間我遭受了不少嘲笑,還遇到過危險的情況。但今天回想起來,我一點兒都不後悔,那段時間所學到的知識正是我寫這本書的基礎,這也是在任何一所大學裡學不到的。—功夫不負苦心人,我的付出終於有了回報。機緣巧合,我遇見了現在的丈夫,剛開始我對他並沒有一見鍾情,只是覺得他看著還不賴。就這樣我們成了一對並不浪漫甚至有點老土的筆友(那時他生活在美國,而我在韓國)。最突破性的一步就是他要求我給他寄張我的照片。剛開始我寄了一兩張過去,沒想到隨後他沒完沒了地要更多的照片(他是那種不會看人臉色的人)。於是我為了滿足他的要求專門請師妹做我的圖像處理師,把我在公司勤奮工作的模樣,在街上隨意漫步的模樣,統統拍下來,然後仔細地進行PS,真可以說是費盡心思。
那時,公司的領導和同事看我的模樣很是不順眼,我也知道自己有點出格,但還是本能地不斷命令自己再“誇張”點兒。經過了這段時間的“痛下苦功”和“發瘋”,我終於在戀愛市場站穩腳跟。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讀者都會質疑,“有必要這樣做嗎?”我會堅決地告訴你,大有必要。當時把我當怪人看的那些人,現在正在忍受著一種叫做孤獨的煎熬,而她們一致的告白是“當初為什麼沒和你一起‘發瘋’呢?”今天她們才真正了解到什麼是淒涼和暗淡。不過也不用太過焦慮,現在覺悟還為時不晚。在這本書里我會給你講很多單身男女的真實情況,而且都不是溫暖的安慰或者麻醉,而是些刺激和忠告,沒準不太順耳,甚至會讓你抓狂。
我想揭穿關於愛情的“不變的真理”,那些隱藏在美好浪漫圖景下的殘酷真相。男人到底是怎么評價所謂“聰明伶俐又高貴漂亮”的單身女人的,沒有人敢說出來她們的缺點是什麼,還有得到幸福和愛情的具體方法又是什麼……
本書最不能錯過的部分就是提升自我魅力的方法。我會介紹穿著和美容的秘訣。王爾德有句名言:只有膚淺的人才依照看不見的美德來衡量一個人,因為社會只重視看得見的美德。而對女人來說,看得見的美德,無疑就是外貌。一般女人都會在美貌與智慧之間選擇美貌,因為男人用眼多過用腦。
自古至今,社會對於30歲的女人是殘忍的。她們就像隔夜茶杯里的茶葉,黃綠難分。
一個30歲的女人,最需要學習愛自己,而不是去愛別人。愛自己,最終得到歸宿,成則為王,其他的都不重要。無論如何,兩個人一起走,好過一個人走。

文摘

人到30,如今你還單身的原因
你覺得單身就是酷嗎
主張單身很酷的人其實並不一定酷。要是不懂得什麼叫酷,就別想方設法地裝酷,否則只會產生副作用。奉勸大家還是早點兒接受“單身並不酷”這個現實,儘快開始一段戀情吧。
不要刻意美化單身
從“不婚族”的幻想中醒醒吧
在西方國家,女性解放運動的興盛時期是19世紀70~80年代,而亞洲國家是1990~2000年,女性畢業後理所當然地放棄結婚而選擇就職。《老友記》、《欲望都市》等美劇中越來越多地湧現出職業女性,劇中人物的瀟灑生活逐漸成為當代女性的嚮往。如今主張“獨立”和“自我”的幹練女性越來越多,在這些女性當中,有的是海歸,有的從事引領時尚的職業,有的則是與男人拼殺較量的職場女強人。她們對雞毛蒜皮的事情漠不關心,個性鮮明,堅強灑脫,懂得享樂。“不婚族”有著典型的享受單身生活的方式,比如說不結婚但同樣享受戀愛、在專業領域拿高薪、周末在酒吧或夜店度過火辣的時光等。
“不婚族”成為一種流行。電影、雜誌、書籍中會經常教你如何享受單身生活,理想的單女形象也被渲染得美輪美奐,妙不可言。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我也是單身,也奮不顧身地加入“不婚族”的大軍。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我覺得這種生活並非想像中那么美好,實際上它充滿了空虛和苦澀。
我有一位朋友,報了一個學習紅酒的課程,光每個月的學費就要十萬①,他一到周末就泡在高級酒吧或迪廳里,瘋狂消費,後來由於付不起信用卡債務,差一點兒成為信用不良者。還有個師妹經常晚上加班,為了第二天能有一副容光煥發的妝容,就待在蒸汽房裡過夜。有一位師姐與意見不合的上司吵嘴之後,為了和解,約上司喝酒,不勝酒力的她拚命乾杯,醉得死去活來,還得強撐著自己回家,吐了個天昏地暗。她們都是單女,孤身一人在這個大都市裡拼搏,在我看來她們的生活實在是疲憊不堪。華麗光鮮的表面下隱藏的是一顆寂寞無依的心,是孤單漫長的回家的路,是同父母一起迅速變老的自己。
體力不支或心理脆弱的人很難成為不婚族,如果一個人生活真的很疲憊很淒涼,那就別再硬撐下去了。
我的朋友P是個令眾人讚不絕口的單身。工作時,有著武則天的魄力;聚會時,可以跳出性感的熱舞;而且她還是一個得到下屬尊敬的上司。然而,誰也沒有料到,她的周圍別說男朋友了,就連一個可以談心的異性朋友都沒有。
“大家可能都認為我不會感到孤獨。”醉醺醺的P發起了牢騷。
她感覺心裡空落落的,工作上也沒有什麼奮鬥目標,娛樂消遣一通之後是無盡的空虛,這些並不是因為身體健康出了差錯,而是由孤獨引起的。特別是女人,一到30歲,就會因為生理上的各種原因,非常容易陷入極度孤獨之中。與其沉浸在不婚族的新潮中拚命與孤獨作戰,不如找一個可以讓你赴湯蹈火去愛,用溫暖去擁抱你的人。這也許更有益於身心健康。
單身是一種習慣
周末睡個懶覺,醒來賴在被窩裡不起,也不洗漱,手裡握著電視遙控器不停地調換頻道。跟朋友約好了要見面,但是“懶惰病”又犯了,只好臨時找個藉口取消約會。中午叫份外賣,飽餐後又繼續睡午覺,等再醒來睜開眼的時候,發現太陽已經下山了。突然有一種無緣無故的空虛感席捲而來。這時,立刻抓起電話,打給朋友聊上一小時,閒聊後,看看最新的娛樂節目或電視劇,被劇中情節逗得咯咯笑個不停。
這正是30多歲單身女性一天生活的寫照。沒有什麼波瀾和意義,日子四平八穩,熬過了就職的壓力,在職場上站穩了腳,也學會了如何包裝自己。因為有朋友、美食、旅行等娛樂方式相伴,也不會感到生活有多么枯燥乏味。但每年的生日氣氛都會有所變化。20歲剛出頭的時候,還跟朋友、同事一起在西餐廳聚會切蛋糕,嘻嘻哈哈,熱熱鬧鬧。然而,不知從何時起,來參加生日party的人越來越少,也不好意思專門去邀請。熱鬧的氣氛讓人覺得不自在,越來越渴望在安靜的酒吧里喝杯紅酒,也希望能收到意義非凡的禮物,但是很可惜,沒有人願意給。
臨近敝30歲的那幾年,時間簡直就是一晃而過。那些一如既往地陪著逛街、聊天的同性朋友們,一個個也都開始重色輕友,而能聯繫上的寥寥無幾的異性朋友也都專注於未來的計畫或開始供養老婆孩子了。眼看著大勢已去,仿佛挨了當頭一棒,似乎有種難以言喻的危機和恐慌感。
這時,如果自己還沒有戀人,就會像沒有目標的高三學生一樣迷茫。正在讀此書的朋友當中,如果有人也處於這種狀態,請你不要感到憂鬱,要坦然地面對現實。你是否在人生旅途上停滯不前,而不是迷失方向?你是否只追求轉瞬即逝的快樂,而不是努力去結交並配合某個人,就只想在悠閒的星期天睡懶覺、賴床。
這種單身生活與其說是一種風格,還不如說是一種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很難再像以前一樣交到知心的朋友。小時候,有同一個學校、同一個班級等共同歸屬,只要彼此談得來,就可以很容易交上朋友。長大後才發現社會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簡單,每個個體都是披著職業、職位、年齡、收入的“外殼”,生存在這個大集體中,交友變得越來越難,需要考慮的因素越來越多。
把那些看似單身的情侶排除後,你會發現真正的單身數量其實少得讓人吃驚。到了30歲,就能切身體會到這種變化了。總之,要想開始戀情,就不能幹等著。統計數據表明,遇到優秀伴侶的機率幾乎等同於找到好工作的機率。不投簡歷,不去面試的人被中意的工作單位聘請,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戀愛也是如此。
要想在30歲左右收穫一段戀情,就必須改變昔日墮落的生活習慣和懶於與人交往的性格,用全新的目光去看待他人,養成新的溝通方式和對話方式,讓你生氣和愉快的契機也要有所改變。總之,要保持一種積極主動、堅持不懈的態度。有一首著名的詩里這樣寫道:“當我呼喚你的名字時,你走近了我,成為一朵花。”
難不成真的要這么做嗎?緣分真的是等來的嗎?30歲的剩男、剩女就是被這種思想催眠,從而形成龐大的群體的。十年後的你或許比現在還要孤獨,難道你願意承受這一切嗎?
單身常存在的僥倖心理
錯覺1:我們三人幫(長期同病相憐的朋友)的友誼會天長地久的。即使另外兩個人比我先結婚生子,只要我生病了,他們也會馬上趕到。
事實:友情固然是長久的,但如果依舊單身的你有一天真的生病了,我敢肯定,你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醫療機構。類似這種多年的友情在一夜之間破碎的例子隨處可見,單身的人希望得到有伴侶的朋友的幫助,而有伴侶的朋友則希望得到單身朋友的諒解。人家是有家有口的人了,哪裡還顧得上你啊?
錯覺2:愛情是命中注定的,再怎么努力也沒用,還不如站在原地等它出現。
事實:說白了,有這種想法的人就是懶得去努力,就是為自己的害羞和膽怯找藉口。人們常常把所有不容易實現的事情歸結於緣分,或許愛情真的是命中注定的,但如果你連努力的勇氣都沒有,恐怕再有緣的伴侶也成為他人的緣分了。
錯覺3:我就是我,我的生活由我自己主宰,不要拿單身來跟我說事。
事實:沒錯,你就是你,但他人的關心也是有有效期的。十年、二十年,或者更久的時間以後,當你渴望得到他們的關心時,他們會因為忙於自己的生活而顧不上關心你,或者只會在表面上裝出一副關心你的樣子。總有一天,沒人再管你,再囉唆你。
錯覺4:周圍真的沒有一個好男人。與其跟這些人當中的一個人交往,還不如單身過一生呢。
事實:那些你看不上的男人也會對你有同樣的想法,而且會有同樣的抱怨。你以為自己就很不錯嗎?
錯覺5:與戀愛相比,我更喜歡享受工作上的成就和生活中的其他樂趣。只要開心就好。
事實:非常贊同。你可以工作,也可以在自己的生活愛好中找到快樂。但戀愛是一種人際關係,而不單單是急需完成的任務或追求樂趣的某個愛好。貝多芬、愛迪生、歐巴馬也曾談過轟轟烈烈的戀愛。
終究要親自受傷,才會學聰明
每個人小時候似乎都做過這樣一個噩夢:夢見爸爸媽媽突然消失不見了,剩下自己留在這個世界上,然後就被無助和寂寞嚇得哇哇大哭。是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拉扯大,並竭盡全力地保護我們,把好的都留給我們。但有一點你必須明確,父母並不能替你去談戀愛。
與父母斷絕來往
長期的單身生活仿佛退行性精神病
很久以前,我在公司里見過一個40多歲的女職員每天都按時喝補品,當時她還是單身。我隨口問了一句:“你哪裡不舒服嗎?”她回答說:“是啊,我媽媽說這幾天我臉色特別差,非得讓我按時喝補品。說實話,我的身體確實挺虛弱的,真讓人擔心。”撒嬌似的聲音頓時讓我懷疑她是否撞邪了。想不到平時對那些新職員凶神惡煞的她,竟然也有如此溫柔的一面,那種性格的雙重性實在讓我難以接受。後來才知道,原來那位女職員一直和年老的母親生活在一起,每天早上吃老媽做好的早飯,甚至連內衣都由母親來洗。偶爾也會交男友,但是每次都好景不長。戀愛剛開始,她就抱怨男朋友不來接她,抱怨他挑的飯館沒有品位,最後不得不以分手告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