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說》

雲,龍之所能使為靈也。 ”既曰:“龍,雲從之矣。 雲,是龍的能力使它有靈異的。

雜說一《龍說》
龍噓氣成雲,雲固弗靈於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雲亦靈怪矣哉。
雲,龍之所能使為靈也。若龍之靈,則非雲之所能使為靈也。然龍弗得雲,無以神其靈矣。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異哉!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也。
易曰:“雲從龍。”既曰:“龍,雲從之矣。” 翻譯:

龍吐出的氣形成雲,雲本來不比龍靈異。但是龍乘著這股雲氣,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處遨遊,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電,變化神奇莫測,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淪。這雲也是很神奇靈異的呢!
雲,是龍的能力使它有靈異的。至於龍的靈異,卻不是雲的能力使它這樣子的。但是龍沒有雲,就不能顯示出它的靈異。失去它所憑藉的雲,實在是不行的啊。多么奇怪啊,龍所憑藉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雲。《周易》說:“雲跟隨著龍。”那么既然叫做龍,就應該有雲跟隨著它啊

注釋:

龍說:選自《雜說》,為其首篇,題目為編者加。 噓:噴吐。 伏:遮蔽。 景:通“影”。 神變化:語出《管子·水地篇》“龍生於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則化為蠶(蟲蜀)[說明,此為一個字zh ],欲大則藏於天下,欲上則凌於雲氣,欲下則入於深泉,變化無日,上下無時,謂之神。” 水:名詞用作動詞,下雨。 汩:漫。 雲從龍:語出《易·乾·文言》“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從:隨,跟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