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星高照》

《魔星高照》

《魔星高照》作為星空衛視的金牌綜藝節目,後被北京電視台改名為《開心變變變》,《魔星高照》邀請了最具知名的華人魔術精英,力圖凝聚最具衝擊力的魔術力量,展示不可思議的魔術世界。魔術大師們身負絕技,各顯神通,以創新的手法演繹神奇魔術,令人瞠目結舌、拍手叫絕。

《魔星高照》魔術師劉謙

欄目簡介

《魔星高照》“北京鴿子王”魔術師溫凱
魔星高照》里的這些具有國際水準的魔術大師們,個個大有來頭。擁有“台灣第一”美譽的劉謙,榮獲無數國際大獎,表演足跡遍布世界各地,是世界同行認可的最負盛名的華人魔法師,他的表演風格前衛,創意驚人。而內地魔術“飛人”楊傑,11歲就開始的魔術生涯,使他擁有身經百戰的豐富經驗。加上魔術高人侯國經,他無與倫比的技巧和極具親和力的個人魅力,更讓人體會到魔法的新鮮妙趣。

在“大型魔術秀”里,還會有國際著名魔術大師傾力演出,宏大的場面效果能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

此外,《魔星高照》還特別推出了“街頭魔術秀”環節,魔術師將親自走上街頭,向路人展現精彩表演,讓平凡的老百姓和魔幻世界親密接觸。並且,大師們還將開設魔法課堂,破解魔術背後的小技巧。

除此之外,每期《魔星高照》都會請一位明星到場,參與“名人變魔術”環節,明星們將在該環節接受大師的親手傳授,轉眼就變身為令人信服的新魔術師。而“大笑姑婆”楊千嬅范瑋琪將率先走進《魔星高照》,體驗魔術的奇妙。

欄目發展

《魔星高照》劉謙《啊,敗給魔術!》
也許正因為預感到了魔術將成為一種年輕人的玩樂工具,星空衛視早在2002年就開始著手策劃一檔魔術類節目《魔星高照》,而作為這個節目主持人之一的楊傑,對於當時錄製《魔星》的情景記憶猶新:“2002年6月我們開始錄製《魔星高照》之前,除了《曲苑雜壇》有一個魔術和雜技輪播的板塊,中國還沒有專門的長性魔術節目,所以當時我們對於這個節目的收視率和觀眾認同感都很有信心。”儘管當時星空衛視在大陸“落地”並不理想,但2002年年底播出的《魔星高照》還是掀起了“03全民魔術”的高潮。也正因為喜歡魔術的人多,觀眾基數巨大,魔術才有可能在電視這種擁有最大客群的媒體上完成從《魔星高照》到《開心變變變》“二代延續”的奇蹟。2007年初,星空衛視嘗試和北京電視台進行合作,作為合作的協定之一,北京電視台可以從星空的往期節目中挑選一個比較中意的,以低價直接引進。同樣是看中了這個曾在年輕人圈子裡產生巨大共鳴的魔術節目,《魔星高照》被北京台選中,改版成了《開心變變變》。儘管去掉了一些外國街頭魔術和一些以錢為道具的小魔術,但《開心變變變》的播出,還是再度引起了年輕人的共鳴。正如《開心變變變》的總製片人楊愛華所說:“之所以這個並不新穎的節目能夠在5年之後再火一把,拋開星空落地的問題不談,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市場,年輕人有對於小把戲的迷戀,有自我表現的欲望,同時,他們還渴望一种放松的生活狀態,所以他們很自然地選擇了魔術節目,於是魔術也就開始再度流行了。”
發行情況:

劉謙的主持風格被評價為“倨傲自負而又彬彬有禮,頑固不化而又纖柔嬗變”,節目獨特的創意及魔術師極具親和力的表演,在收視人群內引起熱捧。至2003年為止,該節目收視率始終維持該台之冠,居高不下。而關於《魔星高照》和劉謙的話題,也在網路論壇上極為火爆。

北京電視台購買了節目素材後,進行了重新包裝,更名為《開心變變變》,播出後反響依然火爆。

檢驗員說:《開心變變變》及其前身《魔星高照》受觀眾熱捧,與魔術表演的現狀有關。缺乏明星效應的魔術目前很難找到演出場地,觀眾也不肯花錢費時間到劇場看魔術,在此背景下,電視以趣味性休閒性的方式推出魔術節目,勢必有收視潛力。加上主持人的活潑風格,街頭魔術的互動特徵,獲得收視奇蹟也在情理之中。

劇情內容:

《魔星高照》超級魔術師大衛
每一期節目中,最令觀眾興奮不已的是街頭魔術。比如在“白紙倒出可樂”中,劉謙匿身於各大餐廳,以服務生身份為客人端來本店“特色服務”:白紙卷一卷,小半杯可樂倒入杯中,客人目瞪口呆。比如在“從皮夾中取出衣架”中,劉謙買了幾塊錢的東西,但他在小小皮夾中左翻右翻找不到零錢,卻拉出一隻長長的衣架,店老闆幾乎傻掉!再比如“香菸盒中拉出絲襪”,他在上海街頭買“紅雙喜”,一打開煙盒,裡面是空的,只有……絲襪兩隻!

檢驗員說:看《開心變變變》很開心,一方面是看到魔術師出神入化的表演,令人拍案叫絕;另一方面是在“偷拍”下,被魔術師捉弄的參與者。比如在看到賣的簽字筆一到魔術師手中就流墨水,有的商店老闆連忙換支新的,有的老闆卻詭辯稱“簽字筆就是這樣的,沒壞”,讓人忍俊不禁。

除了街頭魔術,教給觀眾幾手的環節也非常受歡迎,免費學魔術啊!

主持人

主持人之一劉謙是來自台灣地區的職業魔術師,曾經獲過1998世界魔術大會最佳創意獎、2000年大阪國際魔術大賽冠軍等。另一位主持人從6歲起從事雜技藝術,有“六歲神童”之稱,14歲時跟隨父親學習魔術,多次獲大獎。

檢驗員說:外表俊秀的劉謙,將超現代與古典的魔術手法相融合,已經贏得了龐大的冬粉群。與楊傑相比,劉謙似乎更有明星相,鏡頭面前的演技也稍高些。舉例來說:楊傑拉了人家的膠捲,然後趁人家目瞪口呆之際把相機塞還,逃之夭夭。而劉謙就比較“敬業”,還上去搭話,很欠揍地問人家:你怎么了?

觀眾點評

有一位酷愛魔術的網友表示,在《開心變變變》中對魔術適當的揭秘,實際上有助於魔術的發展。“這有助於我們這些愛好者提高水平,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欣賞魔術,你看我們看出這么多魔術,不是一樣喜歡看魔星嗎?不是一樣崇拜裡面的魔術師嗎?我們都是從欣賞的角度去研究它,而非從根本的揭秘、破解的角度去看它的。”

但有觀眾也認為劉謙有時候的表現太過了,還舉了一個非常“過分”的例子。劉謙有一次表演完了魔術後,說了一句讓他很失望的話!劉謙說:“知道我為什麼喜歡這個職業嗎?因為當我變魔術的時候,覺得除了我之外,其

《魔星高照》空中飛人
他人都是笨蛋!”他認為這句話雖然是用了很開玩笑的語氣說出來的,但對觀眾實際上是一種侮辱。

圈內反應

一位資深節目製作人表示,《開心變變變》的前身《魔星高照》其實模仿了美國的節目《神秘者大衛布賴恩》,這也是一個神奇的街頭魔術秀節目,主持人穿行在紐約亞特蘭大等城市街頭向路人現場展示各種魔術,記錄路人的各種反應。他同時表示,其實星空衛視致力於開創第二代原創節目,《魔星高照》等第一代節目已遭拋棄。

魔術研究專家傅起鳳說:“國內魔術的市場化和明星化非常慢,電視給了魔術一個機會。但據我了解,電視與魔術的結合也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有的攝像師不懂魔術,有的鏡頭弄得穿幫了,魔術界更歡迎的是那種為魔術增光添彩的電視鏡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