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站長》

《驛站長》

《驛站長》,短篇小說,作者為俄國19世紀初最偉大的文學家普希金。《驛站長》在俄國文學史上第一次提出小人物主題,以滿腔同情描寫一個處於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遭遇。

基本信息

概述

6
《驛站長》普希金五個短篇小說中最具文學價值的,它在俄國文學史上第一次提出小人物主題,以滿腔同情描寫一個處於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遭遇.小人物的主題後來在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訶夫等作家筆下得到長足的發展,成為俄羅斯文學中的一大特色,也表現了俄羅斯作家的民主性,他們同人民的接近.

目錄

故伊凡·彼得羅維奇·別爾金小說集

出版者的話

射擊

暴風雪

棺材店老闆

驛站長

打扮成農家姑娘的小姐

上尉的女兒

書摘

故伊凡·彼得羅維奇·別爾金小說集

射擊

我們駐紮在某某小鎮上。軍官的生活是眾所周知的。早上出操,練騎術,午飯在團長那裡或猶太飯館吃,晚上喝潘趣酒和打牌。小鎮沒有一家經常接待賓客的人家,沒有一個未婚姑娘;我們總是在同事的住所里聚會,那裡除了穿制服的,什麼人也看不見。

跟我們來往的只有一個人不是軍人。他近三十五歲,因此我們把他看成老頭兒。他飽經世故,處處顯得比我們精明強幹。他總是鬱鬱寡歡、脾氣暴躁、說話尖刻,這對我們年輕人發生了很大的影響。他的遭遇充滿了神秘的意味。他似乎是個俄國人,卻起了個外國名字。從前他當過驃騎兵,日子過得很快活。誰也不知道他為什麼要退伍,要住到這個貧困的小鎮上來。在這裡他日子過得很清苦,但花起錢來卻大手大腳:他總是穿著一件黑色的舊禮服,不管到哪裡總是步行,可是卻常常招待我們團的軍官吃飯。不錯,他的飯只有兩三道菜,是一個退伍士兵做的,但香檳酒卻像河水一樣流著。誰也不了解他有什麼財產,誰也不知道他有多少收入,可是誰也不敢問他這些事。他有許多書,大多是軍事書和小說。他樂於把書借給人家,從來不討還,可是他借的書也從來不歸還主人。他的主要活動是練習手槍射擊。他房間的四壁被打得千瘡百孔,像蜂窩一樣。他收藏了許多手槍,這是他那簡陋的土屋裡唯一的奢侈品。他的射擊技術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如果他提出要把梨放在誰的制帽上,用槍子兒打掉,我們團里的人都會毫不猶豫地把頭伸過去。我們常常談起決鬥的事,西爾維奧(我這樣稱呼他)從來不參加這種談話。我們有時問他是不是決鬥過,他冷冷地回答決鬥過,但從不談細節。看得出,他不喜歡我們問這種事。我們猜想,他的良心上一定縈繞著一個什麼不幸的事件,一定有人在他那可怕的槍法下成了屈死鬼。不過我們從來沒有懷疑他會有什麼膽怯的事情。有一種人,單憑外貌就不用這樣去懷疑他。可是,一件意外的事使我們大家都吃了一驚。

有一天,我們十來個軍官在西爾維奧那裡吃飯。我們像往常一樣,喝了很多酒。飯後我們請主人坐莊和我們打牌。他推辭了很久,因為他幾乎從來不打牌,後來他終於叫人把牌拿來,把五十個金幣扔在桌上,坐下來發牌。我們圍著他坐下來,牌局開始了。西爾維奧有個習慣,打牌時保持絕對的沉默,他從來不爭論,也不解釋。要是賭客算錯了賬,他就馬上把沒有付足的錢付清,或者把多付的錢記

經典名著

是俄國19世紀初最偉大的文學家,是使俄國文學獲得世界聲譽的第一個人。他在文學史上被稱為“俄羅斯詩歌的太陽”,後來的俄羅斯著名小說家岡察洛夫說他是“俄羅斯藝術之父和始祖”。他的《棺材店老闆》、《驛站長》等小說一發表便成為經典之作。他創立了俄國文學的語言規範,成為真正俄國的民族語言。

普希金代表性的短篇小說有《別爾金小說集》、《杜勃羅夫斯基》、《黑桃皇后》、《上尉的女兒》等,《別爾金小說集》中尤以《驛站長》最具文學價值。《驛站長》收錄了將普希金有代表性的兩部作品:短篇小說集《別爾金小說集》和短篇小說《杜勃羅夫斯基》。在這些作品中,普希金廣泛地描寫了二十年代俄國的社會生活圖景和各色各樣的人物,其中有貴族、外省地主、軍官、小官吏和城市小手工業者等。普希金對現實生活作了廣泛地典型概括,真實地表現了各種人物的精神面貌,故事讀來親切動人,如親臨其境,既開闊了眼界,又得到了一次美好的藝術享受。

作者簡介

普希金(1799~1837),俄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準俄語的創始人。
普希金的創作極為豐富,其抒情詩內容之廣泛在俄國詩歌史上前無古人,既有政治抒情詩《致恰達耶夫》(1818)、《自由頌》(1817)、《致西伯利亞的囚徒》(1827)等,也有大量愛情詩和田園詩,如《我記得那美妙的一瞬》(1825)和《我又重新造訪》(1835)等。普希金一生創作了12部敘事長詩,其中最主要的是《魯斯蘭和柳德米拉》(1820)、《高加索的俘虜》(1822)、《青銅騎士》(1833)等。普希金劇作不多,最重要的是歷史劇《鮑里斯?戈都諾夫》(1825)。此外,他還創作了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1831)、散文體小說《別爾金小說集》(1831)及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1836)。
作為民族意識的體現者,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了俄羅斯人民要求民族尊嚴、國家獨立、社會進步的願望和心聲。普希金的優秀作品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高度統一,他的抒情詩內容豐富、感情深摯、形式靈活、結構精巧、韻律優美。他的散文及小說情節集中、結構嚴整、描寫生動簡練。
普希金的創作對俄國文學及世界文學的發展都有重要影響,高爾基稱之為“一切開端的開端”。

專家點評

《驛站長》是俄國現實主義文學創作中描寫“小人物”命運的開山之作。整篇小說通過作者虛構的人物別爾金三次訪問驛站,描寫了驛站長一生悲慘的命運。
驛站長維林長久過著被侮辱被欺壓的生活,他生命中唯一的安慰和幸福是女兒冬尼婭,然而這僅有的幸福也被過路的軍官明斯基奪走了。作者通過維林四次尋女,逐步展示了貴族軍官的凶暴和社會的不公,揭示了小人物惶惶不可終日處境的社會原因:是他們卑下無權的地位,是統治者的驕橫暴虐,是專制農奴制度的反動黑暗。
普希金塑造人物簡潔鮮明,但並不單薄。小說中維林扔掉明斯基的鈔票,後又回去尋找的細節,將人物性格的複雜性深刻地展現出來。同時,對明斯基的描繪也沒有止於花花公子的形象,畢竟他對冬尼婭沒有始亂終棄。
小說結尾,冬尼婭回來了。這個美麗、勤勞的姑娘,這個維林視為珍寶的女兒,是來求得父親的諒解,是來彌補心靈的愧疚,可面對的卻是老人淒涼的墳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這是何等的創痛,又是何等的無奈與悲哀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