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列寧主義認識論問題》

《馬克思列寧主義認識論問題》

辯證法也就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列寧在《哲學筆記》中論述辯證法問題時,提出的科學論斷。這裡所講的“辯證法”指的是唯物辯證法。唯物辯證法是關於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的一般規律的科學,這種一般規律既是存在規律,又是認識規律,是思維正確反映存在運動的規律。這裡所講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指的是主觀反映客觀的認識規律的理論。人們只能按照事物的狀況和規律去認識事物,反映客觀世界的認識必須服從於客觀世界的運動規律,所以主觀反映客觀的認識規律與客觀世界的運動規律在根本上是同一的。在這個意義上講,唯物辯證法所闡述的一系列原則、規律和方法,同時也就是人們用以認識客觀世界的原則、規律和方法,從而唯物辯證法也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

基本信息

圖書簡介

馬克思列寧主義認識論問題馬克思列寧主義認識論問題

根據前蘇聯外國書籍出版社1955年經作者修正過的俄文版轉譯。原著以法文出版。原作者是(法)茄羅蒂(R.Garaudy),原著名稱是"Latheoriematerialistedelaconnaissauce",巴黎1953年版。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法國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的鬥爭和認識論問題
第二部分實踐認識的基礎。唯心主義的根源
第三部分認識的感性階段
論感覺
無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知覺和第一信號系統
從動物過渡到人
第二信號系統。語言
信號系統的相互作用
第四部分認識的理性階段
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辯證統一
從感覺到概念
概念的客觀性
邏輯和辯證法
客觀真理、絕對真理與相對真理
實踐是真理的標準

馬克思列寧主義

馬克思列寧主義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的合稱。馬克思列寧主義是工人階級及其政黨的科學世界觀和行動指南,是一個完備和不斷發展的理論體系,為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革命。它是一個科思想體系,其基本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全部理論的基礎,為無產階級的解放提供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政治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支配物質資料的生產、交換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分配的規律,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內容;在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規律中,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社會發展客觀規律,提出了無產階級是資本主義制度的掘墓人和共產主義社會的創造者,是指導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直接行動的科學,即科學社會主義,這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社會主義發展史上第一次偉大的歷史性飛躍,它標誌著社會主義由空想變成了科學。它是全世界無產階級、被壓迫人民和被壓迫民族進行解放鬥爭的旗幟,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的理論基礎。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世界發生很大變化,社會主義運動有了很大發展。

列寧主義

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列寧在領導無產階級革命的過程中,在同第二國際、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內的機會主義的鬥爭中,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從各個方面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思主義推進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特別是他關於俄國革命規律的特點的揭示,關於無產階級新型政黨的建黨學說,關於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和策略,關於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是社會主義革命前夜的理論,關於社會主義革命可能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勝利的學說,關於工農聯盟是無產階級專政的最高原則的論斷,關於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民族民主革命的理論,關於落後國家全面展開社會主義建設的學說等,都大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在列寧領導下,實現了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標誌著社會主義理論變成了實踐,實現了社會主義發展史上第二次偉大的歷史性飛躍。列寧主義作為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階段,為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和無產階級所確認。馬克思列寧主義成為各國共產黨人的戰鬥旗幟。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

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而馬克思列寧主義只有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才能成為中國人民百戰百勝的武器。因為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不是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的現成答案,更不是只要熟記熟背就能包醫百病的靈丹妙藥。列寧指出,馬克思主義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導原理,而這些原理的套用,具體地說,在英國不同於法國,在法國不同於德國,在德國又不同於俄國。承認馬克思主義,真誠地擁護馬克思主義是比較容易做到的。而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正確地運用它來指導中國革命,絕非易事。在俄國從找到馬克思主義到學會運用它來指導本國革命,經歷了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在中國也是如此。中國革命開始屢遭挫折,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此。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高級階段和科學形式。是關於認識的本質、來源、發展過程及其規律的科學理論。其基本原理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即實踐論。它堅持從物質到意識的認識路線,認為認識從實踐中產生,隨實踐而發展,認識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實踐,認識的真理性也只有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和證明;認為認識的發展過程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由理性認識到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的辯證過程;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物質與精神、實踐與認識之間的多次反覆;社會實踐的無窮無盡決定了認識發展的永無止境。

民眾觀點

是個世界觀問題,認識論問題。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認為,人類的認識活動有三個不可缺少的要素:認識主體認識客體和認識過程。而這其中處於基礎地位的認識主體是人,是處於一定社會條件下的具有社會性,實踐性和意識性的現實的人。現在,我們黨有7500萬黨員,可以說是世界第一大黨。但是,我國還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這13億中,“民眾”才是絕大數,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基石和主體力量。在當代中國國情下,一切忽視“民眾觀點”中“民眾”這個認識主體的規劃、決策,可以說都是盲目的,局限性的,不可持久的,取得的成效也是值得懷疑的。與此同時,民眾觀點更是一個方法論問題。毛澤東同志說過:“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這是馬克思主義民眾路線、民眾觀點的核心,也是作為科學工作方法、領導藝術的理論基礎。而共產黨人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著的標誌,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民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繫。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民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都是我們的出發點。在當代中國國情下,一切不善於運用民眾觀點、聚集民眾智慧、利用民眾力量的組織工作、領導工作,都是事倍功半的,都是揠苗助長的,其改革發展穩定的美好規劃、願望和理想,是注定要落空的。

中國革命的過程

中國革命的過程同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是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進程中的兩個相互耦合的過程。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這兩個相互耦合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起著獨特的作用。《反對本本主義》是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高度,對中國革命的歷史經驗和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歷史經驗的初步總結,《實踐論》則是對它們的歷史經驗的系統而全面的總結。《實踐論》為抗日戰爭和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在領導抗日戰爭和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毛澤東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實踐論》的思想。中國革命的勝利,就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勝利。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中國革命的關係,是多維度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既是指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銳利武器,又是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橋樑和契合點;毛澤東在把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中國革命的進程又以其曲折的經歷、豐富的經驗和輝煌的勝利,展現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中國革命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