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約》

《隱約》

《隱約》歌手王童語的音樂作品

基本信息

《隱約》王童語

出自專輯

《雪天》

王童語又是一位曇花一現的歌手,首張專輯叫好不叫座,如同一朵浪花,在不經意間躍出水面,但瞬即又跌落大海了無聲息。有的時候,有才並不意味有機會,尤其是在樂壇虛假繁榮之後處於盤點期的96年,王童語,悲壯地見證了那個波瀾不興,低調寂寞的年代。
王童語當時的老闆是靠一首歌起家的歌手謝東,這使得王童語的東家-東東藝公司必然會成為一道短暫的風景,甚至這道風景根本就沒有輝煌過。王童話自己寫歌的,他的拋頭露面是不明智的,同時也是無奈的,因為,當時公司旗下根本沒有什麼歌手。非常令人遺憾,一個本該蟄居幕後的創作人就這樣被匆匆推到了前台,一批真誠質樸的歌曲被粗糙地插上標籤草草上市,一切都是那么不合時宜,也注定了王童語必將迅速而又悲壯地再次回到幕後。
和很多創作人一樣,《雪天》這張專輯應該是王童語多年創作生涯的一次回顧,一開始的《雪天》就給人一種驚為天人之作的感覺,的確,作為專輯的標題曲,《雪天》的確是當之無愧的,它實在是一首好歌,儘管包裹著沒用的匠氣——這不怪他——卻依然飄灑著空曠的憂愁和清高。一個初戀的童話,聽由王童語沙啞聲音娓娓唱來,讓我們在這骯髒的現實社會中還能找回一絲曾經的感動。接下來的《今天長大》也是一首不錯的作品,“我聽到一些人在哭泣,一些人在輕輕嘆息,我看到許多人都已放棄,很多人都在迴避,我知道他們已不再有今天長大的驚喜,不能期盼那迷人的寒暑假期。”成人世界中的種種無奈被這幾句樸實無華的歌詞唱得淋漓盡致。跳過《臨近》、《別擔心我很懂事》、《似水流年》、《隱約》這幾首比較平淡的歌以後,《城市》又以獨特的視角和強烈的寫實風格顯得突兀。遺憾的是雖然編曲模範羅大佑的《未來的主人翁》,但是依然與歌曲格格不入。在1996年,在我的記憶中,王童語第一個用歌聲唱出了一位歌手對城市底層的關注,同時也表達了他對充滿強烈排他性的城市的牴觸和逃避,這是一首飽含人文關懷的城市民謠,在1996年,是那么的難能可貴。整張專輯繼《雪天》之後又達到了另一個高潮,之後的歌曲自然被《城市》的光芒所掩蓋,與糟糕的編曲一樣歸於平庸。
1996年出的專輯大部分都成為了中國原創音樂的經典。田震的《執著》,紅星的《紅星一號》,小柯的《小柯》,姜昕的《花開不敗》,金德哲的《夢幻田園》等等,至今被人津津樂道,可惜王童語的《雪天》偏偏選選在1996年年末的時間上市,這無疑是自尋死路,因為,無論是公司的技術力量,還是王童語當時的音樂才華,都無法明顯超越同一時代的歌手,再加上整個專輯毫無主題,編排漫不經心,宣傳無聲無息,客群模糊不清,《雪天》一出生就意味著死亡,這之後的銷聲匿跡足以說明專輯的失敗。一群沒心沒肺沒腦的棚蟲在製作人熟練的模式中加工與歌手人生血肉交融的作品,本該樸素細緻,卻偏偏匠氣十足,這是一次商品化的保守、懶惰和無能對音樂的粗製濫造,這是一次將音樂作為真正的商品放上流水線生產的無知行徑。當所有的歌都無一例外的變成同一首歌時,我想,王童語選擇離開是非常明智的。
不過,我還是要尊敬這樣一位歌手,他用成人的語言講著童話,他用孩子的情緒反思著自己,讓我們在繁雜紛亂的成人世界中還能看到一份單純和一絲憧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