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彤雲治療痤瘡經驗》

《陳彤雲治療痤瘡經驗》

《陳彤雲治療痤瘡經驗》摘錄了與陳老相關的痤瘡學術論文,其資料珍貴,部分研究和處方尚屬初次公開,值得中醫、中西醫結合皮膚科醫師及相關研究者參考閱讀。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陳彤雲治療痤瘡經驗》作者緊緊圍繞國
圖書封面圖書封面
家級名老中醫北京中醫醫院皮膚科著名專家陳彤雲教授診治痤瘡的學術思想、臨證經驗、科研成果,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梳理和總結,系統闡述了痤瘡的病因病機、診斷與鑑別診斷、中西醫治療,以及陳老對痤瘡的認識、辨證分型、治療用藥、外治特點與痤瘡防治和食療,並解析了陳老臨證典型病例。

作者簡介

陳彤雲,女,回族,1921年12月25日出生於北京一個中醫世家,現為國家級名老中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

陳彤雲的父親陳樹人先生以善治溫熱病而享名,公公哈銳川、師叔趙炳南、丈夫哈玉民均為中醫皮外科名醫,他們的醫術和為人深深的影響了陳彤雲的醫療道路。婚後,她隨哈銳川先生攻習皮外科。1951年投身中醫教育教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中醫人才。1966年調至北京中醫醫院外科,又得中醫皮外科泰斗趙炳南指點,深得哈、趙學術精髓,在治療損容性皮膚病(痤瘡、黃褐斑、脂溢性皮炎、酒渣鼻、激素皮炎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思想體系和臨床特色。其學術思想:強調中醫的整體觀和辨證論治;主張“師古而不泥古,師古而要創新”,倡導中西醫結合、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四診合參,尤重舌診;中焦為樞,重視胃氣;堅持以中醫理論指導養生、護膚。發表論文數十篇。主編了《燕山醫話》《常見皮膚病性病的中西醫防治》和中醫古籍名著編譯叢書《脾胃論譯註·劉涓子鬼遺方譯註》,參與編寫了《簡明中醫皮膚病學》《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等學術著作。1993年由其組方研製的中藥“祛斑增白面膜”獲北京市中醫管理局科技成果一等獎。

目錄

第1章總論
第一節概述
一、痤瘡診療的歷史沿革
二、有關痤瘡的古代文獻
三、近代醫家對痤瘡的認識
第二節痤瘡的病因與發病機制
一、中醫的認識
二、西醫的認識
第三節診斷與鑑別診斷
附中國醫師協會《中國痤瘡診治指南》(2008年)
第四節中醫治療
一、全身治療
二、外用藥治療
三、針灸或針刺治療
四、推拿按摩療法
第五節西醫治療
一、局部治療
二、全身治療
三、物理治療
四、非藥物治療
第六節中醫藥研究與治療痤瘡的最新進展
一、病因病機研究
二、辨證施治方法研究
三、單味中藥藥理研究
第2章陳彤雲臨證經驗薈萃
第一節對痤瘡的本質認識
一、古代名著經典理論
二、發病與自身體質的關係
三、發病與年齡的關係
第二節辨證施治經驗
一、肺經風熱證
二、肺經血熱證
三、脾虛濕蘊證
四、胃腸濕熱證
五、肝鬱氣滯證
六、沖任不調證
七、痰濕蘊阻證
八、血瘀痰結證
九、八型辨證的原則性與靈活性
第三節臨證用藥經驗
一、基礎方
二、變通套用方
三、常用藥物經驗分析
四、常用四氣五味藥物的經驗
五、常用藥物歸經經驗
第四節痤瘡外治常用方法及藥物特點
一、塗藥法
二、面膜法
三、濕敷法
第五節痤瘡防治經驗
一、身心調護
二、食療調理
第3章陳彤雲典型病案分析
第一節肺經風熱證
第二節肺經血熱證
第三節脾虛濕蘊證
第四節胃腸濕熱證
第五節肝鬱氣滯證
第六節中任不調證
第七節痰濕蘊阻證
第八節血瘀痰結證
第4章學術造詣與臨證經驗
一、從醫道路
二、臨證思辨特點
三、學術思想
四、主要臨證經驗
第5章痤瘡相關學術論文摘要

精彩書摘

助陽化熱,或多食魚腥油膩肥甘之品,或酗酒,使中焦運化不周,均可化生火熱,使肺胃積熱上壅,誘發或加重粉刺。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均上行於面部,由於素體胃腸有熱.或暑熱侵犯胃腸,或飲食不節,過食辛辣肥甘厚味,使胃腸積熱或濕熱內蘊,循經上攻於顏面,郁聚於毛孔則發本病。在痤瘡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伴有便秘,進一步證明了胃腸積熱或濕熱病機之存在。
4.外感風熱感受風熱之邪可誘發或加重病情。本病初起與風熱外襲有關,感受風熱之邪可誘發或加重病情,因風熱均為陽邪,其性善動炎上,故風熱侵犯人體,多先犯於上部.引起局部皮膚氣血鬱閉,日久漸成痤瘡,從其好發於顏面胸背部位來看,亦可證明這一點因風熱均為陽邪其性善動炎上,故風熱侵襲人體,多先犯於上部。
5.氣血凝塞,毒熱互結不潔塵埃或粉脂附著肌腠,使玄府不通,氣血凝塞,或冷水洗面,氣血遇寒涼而鬱塞,以致粟疹累累。粉刺日久,毒熱之邪直接侵入.或熱邪、濕熱之邪郁久化毒,毒熱之邪互結於粉刺部位,導致化膿,紅腫熱痛,即形成膿腫型、囊腫型痤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