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看世界》

《鏡頭看世界》

葉永烈的作品善於捕捉細節,他的鏡頭也是如此——捕捉人們司空見慣又能反映當地社會民風的瞬間。《鏡頭看世界》的照片展示不同的歷史文化與生活方式的同時,為讀者打開一扇通向精彩世界與繽紛生活的窗戶。葉永烈擅長紀實文學創作,他的照片也具有極強的紀實性。特別是不同於眾的觀察力與視角。正是這本書最為耐人尋味的所在。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葉永烈
定價:¥32.80
·出版社: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鏡頭看世界鏡頭看世界

·頁碼:191頁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63920259
·版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內容簡介

葉永烈到過許多國家與地區,用照相機記錄了自己的所見所聞。《鏡頭看世界》是他從十幾萬張攝影作品中精選的佳作,配上生動有趣的文字,與讀者分享“行走”的樂趣。
圖書室圖書室

葉永烈的作品善於捕捉細節,他的鏡頭也是如此——捕捉人們司空見慣又能反映當地社會民風的瞬間。《鏡頭看世界》的照片展示不同的歷史文化與生活方式的同時,為讀者打開一扇通向精彩世界與繽紛生活的窗戶。葉永烈擅長紀實文學創作,他的照片也具有極強的紀實性。特別是不同於眾的觀察力與視角。正是這本書最為耐人尋味的所在。

作者簡介

葉永烈,一級作家,教授。1940年生於浙江溫州。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
主要作品:兒童文學:《十萬個為什麼》、《小靈通漫遊未來》“紅色三部曲”:《紅色的起點》、《歷史選擇了毛澤東》、《毛澤東與蔣介石》;長篇紀實:《反右派始末》、《“四人幫”興亡》、《鄧小平改變中國》、《受傷的美國》;傳記文學:《追尋歷史真相——我的寫作生涯》、《用事實說話——我的採訪手記》、《陳雲之路》《胡喬木傳》、《陳伯達傳》、《傅雷與傅聰》、《追尋彭加木》等。
曾獲中國首屆“優秀傳記文學作家獎”、第十三屆中國圖書獎(新版《小靈通漫遊未來》)。

目錄

序:我喜歡自由行
從“小溜溜”到“大溜溜”
一圖在手,走遍天下
好攝之徒
用鏡頭捕捉細節
《鏡頭看世界》最初是一次講座
以小見大看世界
從小小信箱看世界
從汽車牌照看世界
各國不同的“廁所文化”
廣告中的花花世界
從順口溜看世界
空中看世界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艾菲爾鐵塔的傳奇
“一覽紐約小”
“挑剔”座位的乘客
空中鳥瞰世界
鏡頭的角度
“青銅騎士”的背影
華爾街的“牛屁股”
華盛頓倒影池的美感
波士頓的古典與現代
羅蒙諾索夫塑像下的酒瓶
寰球無處不飛花
豐富多彩的各國國花
日本櫻花傾城傾國
“鬱金香王國”荷蘭
高雅的泰國蘭花
花園城市美不勝收
面對大海
我願永遠面對大海
舊金山的“十七英里”
茂宜島的迷人海灘
黑海的明珠雅爾達
泰國的“東方夏威夷”
墨西哥的海濱度假城
三亞歸來不看海
形形色色的橋
趙州橋·八字橋·斷橋
舊金山的三座大橋
曼哈頓大橋的動人故事
溫哥華的吊橋與聖彼得堡的開橋
二十一世紀的新橋
故宮承載歷史
俄羅斯的故宮——冬宮
巴黎的藝術之宮
東京的皇城
金碧輝煌泰王宮
城市的“名片”——雕塑
自由女神銅像是紐約的“名片”
聯合國總部與紐約唐人街的雕塑
“名人”雕像群英會
美國首都華盛頓的雕像
莫斯科的雕像
新聖女公墓里的名人塑像
基輔的“祖國母親”
維也納的音樂家雕像
“撤尿的於連”與“三個聰明的猴子”
朝鮮與墨西哥的領袖雕像
“下崗”雕像折射著歷史
瑰麗的宗教聖殿
十字架下的三大教派
舉世聞名的巴黎聖母院
恢弘的科隆大教堂
教皇之國——梵蒂岡
俄羅斯“滴血教堂
泰國無處不在的佛
星條旗下的中國寺院
日本數不勝數的神社
唐人街巡禮
“天下為公”牌樓矗立在舊金山
洛杉磯的“小台北”
紐約“第一華埠”
溫哥華的中國城
歐洲中餐館響起溫州話
悉尼的“小上海”
墨爾本的“小平菜館”
走進名牌大學
哈佛先生髮亮的皮鞋
印刷工創辦賓州大學
古色古香的普林斯頓
矽谷中心斯坦福
常常去伯克利大學
椰林叢中的夏威夷大學
莫斯科的最高學府
在悉尼理工大學
台灣首屈一指的大學
叩開名人的門扉
走進義大利詩人但丁故居
步入奧斯特洛夫斯基紀念館
拜謁契訶夫故居
在斯坦福看蔣介石日記
陽明山上的林語堂故居
不同特色的賓館
美國的連鎖賓館
莫斯科的宇宙賓館
住了十一家歐洲賓館
入住朝鮮特級賓館
台灣的五星級旅館
亞龍灣“星”光燦爛
飲食文化趣聞
美國的生食文化與快餐王國
移民國家的“移民餐館”
俄羅斯餐風味
在日本吃松阪牛肉
在台灣品嘗小吃
在外國過“洋節”
最熱鬧的是聖誕節
感恩節團聚的節日
親歷美國的國慶節
“同性戀自由日”
附在旅行中攝影注意事項
……

序言

2007年夏天,從芝加哥飛往奧克蘭的時候,我乘坐的是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班機。喝完飲料之後,空中小姐遞給我一張餐巾紙,我卻合不得用掉,因為餐巾紙上印著一幅美國地圖,上面標明這家航空公司航線所及的所有城市,其實也就是美國的主要城市。
對於地圖,我仿佛有一種特殊的癖好。在旅行中,我來到一個新的城市,第一件事就是買一張當地的地圖。在美國的機場、捷運站以至公共汽車上,都有免費贈送的交通路線圖,我都一一收集。我曾說,一張地圖在手,走遍天下不愁。
在我到過的城市之中,要算紐約的捷運線路最多、最複雜,對於不熟悉的人來說,簡直像個地下迷宮。紐約捷運是隱藏在地下的一張密密麻麻的蜘蛛網,把觸角伸向紐約的每一個角落。在紐約街頭,常可以見到標明“Sul3way”的入口,走下去便是捷運。紐約的捷運之所以如同地下迷宮,是因為紐約的捷運總共有二十七條線路,即1、2、3、4、5、6、7、8、9以及A、B、C、D、E、F、G、H、J、L、M、N、Q、R、S、V、W、Z。如此眾多的線路,分別用紅、橙、黃、綠、青、藍、紫、黑、灰、棕等十種不同的顏色標識。五顏六色的標誌,掛滿紐約捷運的各個通道口。此外,每條線路又分快車(Express)和慢車(Local),快車只停大站,慢車站站都停。
我第一次在紐約乘捷運,是在1993年。我的住在紐約的堂妹帶我乘坐捷運。那時候,紐約捷運的治安很不好,她叮囑我,要在上衣口袋裡放二十美元現金,倘若在捷運里有人突然從背後勒住你的脖子,你趕緊從上衣口袋裡掏出二十美元現金,他就會放過你。她這么一說,我未免“嚇勢勢”。走進紐約捷運,迎面是昏暗的燈光,斑駁的牆壁,隨處可見的亂塗亂畫和垃圾,裸露的縱橫交錯的黑色管道,沒有任何裝飾的月台,從鐵軌問竄過的老鼠……說實在的,紐約捷運給我的第一印象很差。和堂妹、妻子一起在車站等捷運的時候,我真擔心有人突然從背後扼住我的喉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