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論前沿課題》

《金融理論前沿課題》

自1999年第一輯《金融理論前沿課題》問世以來,已有十年的時間。在這十年中,金融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2007年爆發的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為金融領域又增添了許多新的研究課題。為了回饋讀者,並且密切跟蹤金融理論的研究步伐,我們現又組織編寫了《金融理論前沿課題》(第三輯)。全書共十章,內容涉及金融危機、國際貨幣體系、巨觀經濟政策、銀行經營管理等多個方面,覆蓋了當前金融理論研究的一些重要方面。與第一輯和第二輯相比,《金融理論前沿課題(第3輯)》部分章節針對當前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進行了分析、論證,並提出了許多有見解的政策建議,具有很強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唐旭,經濟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委員、秘書。現任中國人民銀行反洗錢局局長。本書主編,並撰寫本書第一章。

目錄

第一章論銀行業的股東掠奪與經理人掠奪
第一節股東掠奪及其分析
第二節金融危機與經理人掠奪
第三節可能的政策選擇
第二章國際貨幣體系與貨幣危機
第一節國際貨幣體系
第二節貨幣危機與國際貨幣體系的關係
第三節國際貨幣體系重建思路
第三章經濟數據偏差與貨幣政策——以中國GDP數據為例的實證研究
第一節導論
第二節GDP數據的修正
第三節內含未觀測經濟的巨觀模型
第四節GDP數據修正與貨幣政策實證
第五節經濟數據修正的政策含義
第四章金融資產膨脹與金融系統穩定
第一節金融危機與傳統金融理論
第二節非線性金融理論與金融危機
第三節歷史與啟示
第五章鑄幣稅及其測算
第一節鑄幣稅的概念
第二節金屬貨幣的鑄幣稅及其計算
第三節商業銀行貨幣鑄幣稅及其測算
第四節中央銀行鑄幣稅及其測算
第五節國際鑄幣稅
第六章貨幣政策傳導的信貸渠道
第一節信貸渠道與貨幣渠道
第二節資產負債表渠道
第三節銀行貸款渠道
第四節一般均衡中的信貸渠道
第五節對信貸渠道的實證檢驗以及研究展望
第七章銀行業的結構與競爭
第一節銀行業市場結構的衡量
第二節銀行業競爭程度的衡量
第三節銀行業市場結構和競爭的關係
第四節對中國銀行業市場結構的實證檢驗及相關結論
第八章銀行績效外部評價體系比較分析
第一節財政部銀行績效評價體系
第二節銀行監管評級體系
第三節銀行信用評級體系
第四節銀行股票評級體系
第五節銀行績效外部評價體系的比較
第九章全球化背景下的商業銀行跨國經營
第一節商業銀行的跨國經營理論
第二節跨國銀行的產生動因
第三節跨國銀行發展的三次浪潮:歷史回顧
第四節跨國銀行的組織模式及路徑選擇
第五節中國商業銀行的跨國經營戰略
第十章菲利普斯曲線理論的演變及對貨幣政策實施的影響
第一節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線和理論解釋
第二節修正和附加預期的菲利普斯曲線理論
第三節菲利普斯曲線的新發展及相關問題
第四節對部分國家實際情況的解釋

前言

1999年和2003年,我相繼主編了《金融理論前沿課題》第一輯和第二輯,反響超出了我的預期。能有這樣的效果,得益於讀者對金融理論的喜愛,更得益於經濟發展過程中,金融理論所呈現出來的重要性。
為了回饋讀者,並緊密跟蹤金融理論的研究步伐,2008年下半年,我又開始組織編寫《金融理論前沿課題》第三輯。參與本輯前沿課題編寫的作者都具有豐富的金融研究經歷,在各自的領域一直跟蹤研究,具有相當高的造詣。從內容上看,全書共十章,內容涉及金融危機、國際貨幣體系、巨觀經濟政策、銀行經營管理等多個方面,覆蓋了國際上金融理論研究發展的主要方面。部分章節針對當前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進行了分析、論證,並提出了相當有見解的政策建議,具有很強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自1999年我主編的第一輯《金融理論前沿課題》問世以來,已有十年的時間了。在這十年當中,我國經濟金融改革與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近十年,我國經濟成長的絕對金額、相對速度以及增長穩定性都處於相當高的水平,國家綜合實力日益增強,居民越來越富裕,經濟體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市場經濟得以確立。200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0萬億元,已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伴隨經濟的蓬勃發展,我國金融業改革成效顯著。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都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並且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都已上市,市值位列全球前十名。多層次金融市場逐步形成,金融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日益提高,資本市場尤其是股票市場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顯著。在國際收支方面,我國保持了多年的雙順差,這導致我國外匯儲備快速增長。到2008年末,我國外匯儲備餘額高達1.95萬億美元,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外匯儲備國。有關當局在制定和實施巨觀經濟調控政策、開展金融監管等方面越來越嫻熟,在我國經濟金融穩定健康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