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作品新編》

《郭沫若作品新編》

“新編”之“新”,在於既注重擇選經過時間淘洗、膾炙人口的優秀文學經典,又著意蒐集那些過去不大為一般讀者所知的隨筆、散論、雜談、序跋、日記、書信等非虛構的精彩篇什,以更完整、更集中、更豐富地反映和體現作家一生著述的思想藝術全貌。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名:郭沫若作品新編
作 者:郭沫若 ,蔡震 編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12-1
郭沫若作品新編郭沫若作品新編

ISBN:9787020080960
開本:16開
定價:25.00元

編輯推薦

中國現代文學家中,沒有另外一個人,像郭沫若那樣親身經歷那么多關聯著歷史的重大事件,像他那樣活路在中國現代史的各個關鍵時刻。本書精選了我國傑出的文學家、學者、社會活動家郭沫若先生的各類作品多篇,所有作品都體現了郭沫若先生的文學成就和藝術成就,是研究郭沫若及其所處時代的文學成就最重要的資料。

內容簡介

濫觴於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中國現代文學,雖然只有三十年的短暫歷程,但在東西方文化浪潮的交匯與激盪之中,卻風生水起、雲蒸霞蔚,湧現出一代燦若星河的新文學作家,開啟了中國文學現代化的偉大新紀元。輯入本叢書者,均為名家名作,風格絢麗多彩,文體搖曳生姿,各臻其美,蔚為大觀。這後一種文字,雖不是文學園林里的殿堂碑碣,但亦如其中的雕闌畫礎,於細微處或能見出真面目與真精神來,是解讀、體悟作家作品所不可缺少的。兩個部分各有千秋、各擅勝場,互為補充、相得益彰,讀者可以“借一斑而窺全豹”,領略中國現代文學難以企及的博大氣象和獨特魅力。

目錄

前言
詩歌詩劇
鳳凰涅檠
天狗
爐中煤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
雪朝
光海
梅花樹下醉歌
太陽禮讚
新月與白雲
鳴蟬
春蠶
“蜜桑索羅普”之夜歌
霽月
..........

試讀章節

小病了兩個禮拜,今天稍微舒適了一點,從清早起來便執筆起草著一篇短文叫《資本論中的王茂蔭》。寫到了上電燈的時分剛好寫完。恰巧晚報送來了,便息了一口氣,起身去拿晚報看來。突然見到了一個驚人的訊息:魯迅先生於今晨五時二十五分在上海長逝了。這個訊息使我呆了好一會,我自己有點不相信我的眼睛。我疑這個訊息不確,冒著雨跑到鄰家去借看別種報,也一樣地記載著這個噩耗。我的眼睛便不知不覺地醞釀起了雨意來。
由於魯迅的死,最初喚起的聯想,是六月十八日高爾基的死。當高爾基的病耗在六月中旬由莫斯科傳播出來的時候,魯迅也有在上海患著重病的訊息。高爾基不幸終竟死了,但魯迅先生是戰勝了病魔而凱旋。近來,時在刊物上看見先生的隨筆,誰都以為先生的精神仍不減往昔。但誰個想到僅僅相隔四個月,先生也同樣離開了人間,跟著高爾基先生而長逝了。
接到高爾基死耗時是六月十九日的清晨,那時天在下雨。接到魯迅死耗的今天是十月十九日,也微微地在下著秋雨。想到這些情景的相同,日期數目之偶然的一致,心思失掉羈轡,在不可知的境地上漂浮著。雨,怕是“自然”在哀悼這個不可測算的重大的損失吧?僅僅相隔四個月,接連失墜了兩個宏朗的大星!這損失的重大實在是不可測算的。在浸淫的雨意內外交侵著的黃昏中,我感覺著周圍的黑暗增加了重量。
我個人和魯迅先生雖然同在文藝界上工作了將近二十年,但因人事的契闊,地域的睽違,竟不曾相見過一次。往年我在上海時,先生在北京;先生到廣東時,我已參加了北伐;先生住上海時,我又出了國門。雖然時常想著最好能見一面,親聆教益,洞辟胸襟,但終因客觀的限制,沒有得到這樣的機會。最近傳聞先生的親近者說,先生也有想和我相見一面的意思。但到現在,這願望是無由實現了。這在我個人真是一件不能彌補的憾事。
先生在中國文壇上所留下的功績是用不著我來縷述的。中國文學由先生而開闢出了一個新紀元,中國的近代文藝是以先生為真實意義的開山,這應該是億萬人的共同認識。近年來,先生對於前進文藝乃至一般文化,尤其語言的大眾化與拉丁化這些工作特別加意促進,是永遠值得我們紀念的。而先生的健斗精神與年俱進,至死不衰,這尤其是留給我們的一個很好的榜樣。
古人說“蓋棺論定”,魯迅現在是達到了容許人們慎重地下出定論的階段了。要論評先生,我自己怕是最不適當的一個人,但我現在敢於直率地對著一些讒謗者吐出我直覺的見解:魯迅先生是我們中國民族近代的一個傑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