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當娜的靈光》

Noisei美術館舉辦了巴斯奎特在美國的第一個個人展覽,這次展覽得到了評論界和學術界的高度評價。 1983年,巴斯奎特參加了在紐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舉行的雙年展。 1985年,巴斯奎特登上了紐約時代雜誌的封面,並輔以文章《全新的藝術,全新的經濟來源:美國藝術家的市場化》。

我們已經無法搞清是一種新的藝術形態的出現促成了藝術大師,還是藝術大師的出現開拓了一種新的藝術形式;但是我們可以清晰地知道,巴斯奎特和塗鴉藝術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只活到27歲的巴斯奎特和塗鴉藝術一樣,在七、八十年代的美國,風行一時,卻又如曇花一現,令人扼腕。
1960年巴斯奎特出生在美國黑人最多的布魯克林區,這個小孩似乎從小就擁有那屬於黑色人種所特有的、極強的叛逆感和強烈的節奏感,以及獨特的看待世界的方式。他和他的同班同學一起創作了一本兒童讀物,同時他也畫一些他喜歡的東西:汽車,希區柯克電影中的人物以及連環畫。他還對英語、西班牙語和法語的文學作品閱讀抱有很高的熱情。
十幾歲起,他就和朋友一起徜徉在曼哈頓街頭,潑灑油彩,用噴漆罐四處簽名,整天在格林威治村的華盛頓廣場閒逛並且開始吸毒。那時,他並不知道他們的這種頑童式發泄行為會寫入美國的繪畫歷史;他也並不知道他的這些街頭塗鴉竟然會登堂入室,進入美術館,並在全球巡迴展出,搖身一變,價值連城。他用自己特有的一套符號和文字,組合成一個屬於自己的語言世界,包含有詩意的象徵,哲學化的內涵和諷刺性的寓意,這些都成為了他以後的標誌性象徵。
由於不遵守規章制度,他終於被學校掃地出門。在徹夜不歸的夜晚,巴斯奎特泡在曼哈頓中心的mudd俱樂部或是57俱樂部,和那裡的音樂家、藝術家和歌手待在一起。其中就包括有麥當娜,B-52s組合。為了生計,巴斯奎特出售各類用拼貼技法製作的明信片和T恤衫。在蘇荷區的一家餐館裡,波普藝術的教父——安迪·沃霍爾買了一張巴斯奎特手繪的明信片。那年,無處不在的Samo標記開始在紐約藝術圈中引起的極大關注。
雖然他的作品一直處於一種自言自語、比較難以闡釋的狀態,但是他的作品所流露出的、屬於黑人特有的粗野不羈和草根感,對美國的精英藝術來說,無疑是新鮮的;隨著經濟一起衰退的美國主流藝術,終於在這個街頭不良少年身上找到了新的興奮點:
1980年,巴斯奎特參加了生平第一個群展,名為《時代廣場展》。為了這次展出,巴斯奎特在之前SAMO式塗鴉的基礎上繪製了一整個牆面。他是這次展覽中唯一一個在“美國藝術”的評論中被提及的藝術家。受到了這樣一次成功的激勵,全身心地投入繪畫創作。
1981年,巴斯奎特參加了《紐約/新浪潮》、《曼哈頓下城區繪畫展》以及《超越文字:受塗鴉藝術影響的作品》等展覽,他的名氣也開始日漸高漲。大約在這個時候,藝術論壇上發表了一篇名為《光芒四射的孩子》的文章,這是第一篇專門為巴斯奎特所寫的文章。
1982年是巴斯奎特輝煌的一年,在紐約Annina Noisei美術館舉辦了巴斯奎特在美國的第一個個人展覽,這次展覽得到了評論界和學術界的高度評價。之後他又在洛杉磯、蘇黎世、鹿特丹美術館舉辦了一系列的個展。大約在這個時候,他開始製作說唱音樂並成為好幾個曼哈頓俱樂部里的DJ。
1983年,巴斯奎特參加了在紐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舉行的雙年展。他是這個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展覽歷史上最年輕的參展藝術家,從此奠定了這位二十三歲藝術家無可比擬的知名度。在這些年裡,由於繪畫創作的成功,巴斯奎特瘋狂地工作,他參加了17個群展,4個大型的個展,這些使他聲名遠播,遍及美國一些主要的美術館(Mary Boone美術館),歐洲(Beyele美術館)以及日本(Akira Ikeda美術館)。在這一年的最後一段時間裡,他都和麥當娜一起在洛杉磯度過。
1985年,巴斯奎特登上了紐約時代雜誌的封面,並輔以文章《全新的藝術,全新的經濟來源:美國藝術家的市場化》。
……
巴斯奎特這個反政府形象在商業上的巨大成功,暗合了美國式的叛逆英雄成功史。當這個街頭英雄被成功招安之後,他可以擁有巨大的畫室,可以不再使用廉價顏料和劣質紙張來做畫。但是金錢和名譽就像一劑劑春藥,不斷透支了巴斯奎特的才情和興奮點。他產生了間歇性的妄想症現象,這時,毒品就成了他唯一可以依靠的解脫方式。
終於在27歲那年,巴斯奎特用毒品結束了自己充滿傳奇的一生,而這時他所代表的塗鴉藝術也從街頭轉入畫廊,被美國中產階級成功消費。
巴斯奎特獨特的書寫方式,兒童般稚拙的線條,不知所云的文字堆砌,加上對黑人文化的痴迷的關注,使得他的繪畫在塗鴉藝術中獨樹一幟,影響了整整一代人。他的第一個崇拜者基斯哈林繼承並發揚了他的傳統,成為美國捷運塗鴉之王。同時,基斯哈林也如巴斯奎特一般英年早逝,三十多歲就死於愛滋病。值得慶幸的是,中國人對巴斯奎特的借鑑和學習卻沒有走上放縱的老路,中國藝術家葉永青和季大純在早期繪畫中吸收了許多巴斯奎特的藝術風格。也許是受儒家祥和感的影響,他們不約而同地從中剔除了粗野感,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造,都發展出了自己的風格。
巴斯奎特,就像一個武俠小說中“大隱於市”的高手,靈光一現就絕塵而去,給世人留下無限的遐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