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焦慮》

《遠離焦慮》

《遠離焦慮》本書結構清晰合理,分為三個部分。由威爾遜編著,為焦慮症患者提供了一個可以經歷時間考驗的康復策略,是有關焦慮症研究領域的領先之作。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6

本書結構清晰合理,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作者提供了一些準確而詳盡的信息,幫助患者明確各自的問題及各種可能與恐怖症相關的心理和身體上的問題及此類問題可能導致的併發症。在第二部分中,威爾遜博士為治療驚恐症提供了一些工具和方法,並提出缺乏自信心是此類問題的關鍵。本書第三部分中,作者為所有焦慮患者提供了詳盡的藥物指南,並提供了克服社交焦慮的辦法及概括了克服飛行恐懼的有效手段。

本書獨到之處在於第二部分,作者認為要在根本上克服焦慮,重要之處在於改變自己對焦慮的態度,要在看待問題的視角上學會8種巨大的改變。如果能留意到這一點定會受益匪淺。

本書為焦慮症患者提供了一個可以經歷時間考驗的康復策略,是有關焦慮症研究領域的領先之作。作為譯者,很高興能將這本凝聚作者心血的精華之作譯介出來,並希望能對哪些希望擺脫焦慮之苦的現代人有所幫助。

作者簡介

R·李德·威爾遜(R·ReidWilson),國際知名的心理治療專家,尤其擅長治療焦慮症,包括:驚恐發作、恐怖症、社交恐懼,飛行恐懼等。

美國航空公司“飛行恐怖第一國家研究項目”首席心理學家及設計師。

美國焦慮症學會執行委員。

曾任美國國家焦慮症學會會議計畫主席。

“恐怖症研究與治療雜誌”與“埃里克松文集”編委會委員及發起人。

所著多本心理治療書籍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暢銷全球。

目錄

第1部分 明確問題
1 引言:驚恐發作
2 引發驚恐症狀的生理原因
3 由心理疾病引起的驚恐症
4 恐曠症和驚恐症患者的個性特徵
5 四個複雜的問題
6 心肺疾病引起的驚恐
第2部分 控制焦慮的襲擊
7 剖析驚恐
8 誰在掌控一切?
9 為什麼身體做出反應
10 鎮定反應
11 生命的呼吸
12 釋放緊張
13 如何對驚恐免疫:恢復的8種態度
14 思維的“觀察者”
15 找出你的“觀察者”
16 採取一個新姿態:“積極觀察者”
17 行動中的自相矛盾
18 經歷:最偉大的老師
第3部分 特殊問題
19 藥物的使用
20 如何面對社交焦慮症
21 輕鬆地飛行

編輯推薦

焦慮是一種不愉快的情緒體驗,它與恐懼十分相似,但恐懼可以知道引起這種體驗的對象是什麼,而焦慮時我們都難以確切地說出到底是什麼使我們不安、擔心和害怕。大量研究表明,在都市化與工業化的進程中,由於生活節奏加快、競爭激烈,加上擁擠、噪音、環境污染、人際關係複雜等,使人們長期處於煩悶、緊張、興奮、焦慮、抑鬱、不安等狀態下,易於出現焦慮症和抑鬱症。

焦慮症又稱焦慮性神經症,它是以持續性緊張、擔心、恐懼或發作性驚恐為特徵的情緒障礙。伴有植物神經系統症狀和運動不安等行為特徵。而它的產生並非由於實際的危險所致,或其緊張驚恐程度與實際情況不相稱,可分為廣泛性焦慮和驚恐發作兩種類型。近年來由WHO與全球15個合作中心協作開展“綜合醫院就診者中的心理障礙”的研究結果發現,綜合性醫院的門診病人中有心理障礙的病人比例達24%。而國內有關資料統計,廣泛性焦慮為綜合醫院內最常見的心理障礙中的一種占1.9%,常見於20-40歲,而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國外曾有隨訪研究,經4-9年的抗焦慮藥物治療後,至少一半病人仍有症狀,這說明藥物治療效果未經人意,對焦慮症病因的治療方法不能但從生物等角度進行。而本書正是有關調節焦慮情緒的自助讀物,希望本書能對那些在現代社會壓力之前處於茫然無措、無所適從的人們有所幫助,讓他們了解恐懼症究竟是什麼,什麼因素導致了恐慌心理,如何使用正確的方法來克服恐慌和焦慮。

媒體評論

我過去一直為自己的焦慮和驚恐感到難堪,我悄悄地獨自一人與之對抗,總是試圖掩飾,儘量不表現出來。即便在購買此書時我也感到非常難堪,害怕別人看到,或問起。幸虧有了網路,我才能在保持隱私的情況下購買了此書,否則,我懷疑我可能沒有勇氣到書店購買此書。首先,我從此書中得到的信息告訴我,我不是一個人在與焦慮症做鬥爭,有很多和我一樣的人也正經受著焦慮症的折磨。其次,堅持閱讀和學習書中介紹的新技巧和方法,並堅持練習,用不了多久,你就會恢復到正常的生活狀態。(美國圖書館雜誌)

書摘

這些症狀好像是突然出現的,一點徵兆也沒有。你突然心跳加速,額頭也開始冒冷汗,手不停地發顫,讓你恨不得把他們藏起來,嘴巴很乾,喉嚨拚命地吞咽。

此刻,你的大腦馬上告訴自己要裝出鎮定的樣子。你無聲的命令自己“放鬆,保持冷靜”。但你自己恐怕也不相信這些話。我們又有什麼理由相信呢?這些話何時將你從混亂中拯救出來過?

你越努力的控制自己,就發現自己越失控。驚恐!一秒鐘像一分鐘那么長,兩種思緒在腦海中作戰。先是回想過去,“我上個月就是這樣的,那次我都快暈過去了”。你的身體好像也有了思想,“我喘不過氣來了,我使勁了,可是不行啊。”對未來的擔憂此刻也冒出來了,“如果我一直這樣那可怎么辦哪?我肯定會暈過去的。要是心跳再這么快下去,我肯定要犯心臟病了。”

就在那時,你的羞恥心也在腦海中蔓延開來。“大家都會看見我暈倒的,我得離開這兒。”你會馬上逃離會議室,電影院,醫院或者雜貨店,就像你突然感到驚恐和慌張一樣。跑的越遠你就會覺得越安全。
這個場景就是我所說的“驚恐時刻”,這是一種內心的體驗,並且伴隨著一些生理上的感受。當事人會突然地對自己周圍的環境失去控制。這種心理、生理上發生的變化是無意識且非常迅速的,給人的感覺好像是驚恐或者焦慮發動了一次突然襲擊一樣。

所有人都會經歷焦慮引起的一些身體感受,比如說演講時候總會覺得緊張,或者在暴風雨中開車一個小時後肌肉緊張等等。但是這種普通的焦慮和我們所說的那種由驚恐症引起的難以控制的身體感受是大相逕庭的。

驚恐的襲擊往往會引起人體內部最快且最為複雜的反應。它會迅速地改變人眼、腦、心、肺、胃、腸、胰、腎,膀胱、全身肌肉群和其他許多主要腺體的功能。而在心血管系統內部,心臟收縮速度開始加快,每次因收縮而產生的血液以及進入動脈而產生的血壓都會隨之升高;將血液輸送至人體各主要器官、肌肉和骨骼的血管開始膨脹,血液的流速升高。而與此同時,輸往四肢以及人體其他稍次要部位的血管則開始收縮,流入這些部位的血液也隨之減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