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下山》[徐皓峰著作]

《道士下山》[徐皓峰著作]
《道士下山》[徐皓峰著作]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道士下山》是一部由百花文藝出版社於2007年10月出版的硬派武俠接脈之作。作者徐皓峰。講述的是民國時期,外敵入侵,軍閥混戰,亂世中各類江湖人物紛紛登場。一個不堪忍受山中寂寞的小道士偷偷下山,結果遭遇到一系列詭異奇幻的人物和事件,被捲入太極門掌門之爭的故事。

基本信息

·開本:16
·出版日期:2007-10
·版次:2007年10月第1版
·頁數:269
·ISBN:9787530648094
·國別:中國大陸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精簡裝:平裝

簡介

民國時期,外敵入侵,軍閥混戰,亂世中各類江湖人物紛紛登場。一個不堪忍受山中寂寞的小道士何安下偷偷下山,步入江湖,結果遭遇到一系列詭異奇幻的人物和事件。無心之中,他被捲入太極門掌門之爭,並與來華偷師的日本忍者對局,後被中統特務看上,欲招攬其做間諜,他卻利用這個機會幫京劇武生查老闆截殺特務頭子報奪妻之恨。何安下隨後隱遁天涯,偶遇具備大神通力的得道高僧大痴,隨其學習神秘咒語,並得到青海密宗大師罕那的指點,最終成為眾多秘密法門的傳承者,周鏇於中統、納粹博士、日本人和江湖之間,經歷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人物和事件,慢慢領悟武術的至理,而他的人生也永遠的改變……
《道士下山》《道士下山》

本書依據老一代武者、修行者口傳的掌故而創作,描繪了一系列今日已絕跡的個性江湖人物,展示出民國武林的另類畫卷,堪稱硬派武俠的接脈之作。本書作者整理的《逝去的武林》在當代武術界享有盛譽。

作者簡介

徐皓峰 1973年生人,1997年開始純文學與傳奇文學創作,在《小說界》和《中華傳奇》雜誌發表《1987年的武俠》、《處男葛不壘》、《流氓家史》、《柳白猿別傳》等多篇小於說,1998年開始研究道家文化,在《上海道教》、《中國道教》上發表多篇論文。2006年整理出版《逝去的武林》。

作品賞析

自序
隱市者、早逝者、混世者

1992年,高中畢業前夕,我在三味書屋見到一本民國道家文化的書,登有編者照片,暗覺將來會認識此人。1998年,我結識書的編者,他已八十餘歲。他非出家人,住在鬧市中。
隨他學習初期,我的語言表達能力降低到最低點,便採取一種特殊交流方法——寫文章讓他評點。他因有濃重口音,也是邊說邊寫。
對我寫的文章,他說“下筆如有神”,這是在諷刺我。因為某些問題,看我文章,他覺得我已經懂了,一問則發現我不懂,實在缺乏悟性,只是偶爾筆下通靈。
這些討教文章,因他介紹,有幾篇在道教刊物上發表,有讀者還熱心地邀請我出家。我是辭職求學的,不是為省出時間,是因為心境,不知覺便閒置了自己三年。三年後,我的筆用於寫紅男綠女、時尚訊息了。很懷念以前為求學而寫字的歲月,那種文字里沒有掙扎。
我去老人家都是下午三點,他午睡醒來後,會先給我講點民國時期的江湖掌故,然後再論學術。那些掌故便是此部小說的初始素材。
小說採取系列短篇形式,追溯遠緣,是因我一位高中時代的朋友。他早慧卻不早熟,在藝術、佛道上有較高悟性,不耐煩人情世故,活著活著便活傷了自己。他在結婚的第三天逝世,之前他將他寫的武俠小說留給了我。
那是他改寫的古龍作品《三少爺的劍》,僅寫了三章,是三十二歲所寫。在我的高中時代,是他推薦我看古龍小說的。我買的第一本是《大地飛鷹》,此書主人公名叫朴鷹。
不擇手段是人傑,不改初衷是英雄。朴鷹身上兼具人傑和英雄的特質,最後他的英雄本性占了上風,業敗、身死。古龍的絕筆叫《獵鷹—賭局》,此書中朴鷹死而復生。人傑與英雄之爭,是古龍臨終前思考的命題,我的那位朋友也是這樣。
《獵鷹—賭局》是短篇系列,分看獨立成篇,合看又相互關聯,每篇都寫得很有自制力,惜字如金,國畫一樣留白,人物和情節皆有可遐想的餘地。武俠本是一種情懷,無須寫盡,如三少爺的劍,虛刺一兩下,對手便意會到自己的勝負生死——古龍絕筆便有此味道,這是當年他告訴我的。
古龍最後的文字技巧,於我有教益。所以要感謝他最初的推薦,每一位早逝者都是短篇小說,文止處留下了餘味。
武俠傳奇類文學中罕有系列短篇的形式,古龍一生也僅此一部。古龍在生命力衰微時,煥發出創造力,留下武俠小說的新鮮路數。此路數會有後續者,我便試著沿此路數去寫民國的江湖。
我今年三十四歲,比我早逝的朋友已大了兩歲,想不到我們倆在年過三十後,卻都對高中時熱衷的武俠小說,產生創作衝動。也許因為我倆是成人世界中半生不熟的人。
對於高中生,校園之外全是江湖。離我高中校園最近的胡同口,總站著一個假盲人,他緊閉雙眼,腳上拴一個體重秤,對大街上的行人高喊:“給個蹦兒(硬幣),就稱!”這是有償乞討。
他是胡同里的世代居民,愛跟學生耍貧嘴,我們管他叫“蹦兒”。十年後,我在某捷運站,看到他仍緊閉雙眼,站在兩個拉二胡的真盲人身後,裝模做樣地拉著二胡,根本拉不出聲。我勸他:“這不是濫竽充數嗎?蹦兒呀,你就不能幹點有技術含量的事么?”
又過了五年,我在某商廈樓下,意外看到他。他睜著賊亮的雙眼,滿臉通紅地吹著口琴,是王洛賓收集的新疆民歌——《青春圓舞曲》,吹得鏗鏘有力,還有抖舌、甩腮等複雜技巧。我立刻掏錢……
行文至此,我想,連蹦兒都在頑強地生活,一天天進步,我更要一個字一個字地寫下去。

徐皓
2007年7月3日

1、一下青山萬里愁
1926年,杭州西湖邊一棵大柳樹下,睡著一個道士。他的道袍滿是土塵,不知走了多少路,當太陽即將下山時,他伸個懶腰,醒了過來。
他已經睡了六個小時,見到湖面上血色斑斑的夕陽,不由得兩眼痴迷。他叫何安下,16歲時因仰慕神仙而入山修道,不知不覺已經五年,山中巨大的寂寞令他神經衰弱,到了崩潰的邊緣。為了內心的安靜,他回到了塵世。
飢餓來臨,聽著腹部的鳴響,看著遠近的遊客,何安下捫心自問:“你能不能從世上得到一個饅頭?”他站了起來,離開湖邊,向杭州市區走去。
市區一片酒綠燈紅,細腰長腿的時髦女子高頻率地閃現。何安下走了兩條街,也不能伸出乞討的手,終於他在一棵柳樹下站住,伸出了他的右手。
四十秒後,一個拎著鱷魚皮手包的女子走了過來,她從手包中掏出一塊銀角,要向何安下右手裡放去。何安下忽然抬起右手,抓住一片飄飛的柳葉,顯得是在尋找生活情趣,並非乞討。
女人奇怪地看看何安下,把銀角收進手包,轉身走了。
望著她的背影,何安下喘出一口長氣。心裡殘留的一點自尊,使得他繼續忍受飢餓。腸胃的怪異感覺,令他不能再平靜地站立,他垂頭縮肩地向前走去。
在山中修道時,曾學過一種抵禦飢餓的功法,名為“食氣”——含一口氣在嘴裡,等著它溫熱起來,然後像吞一個飯糰般吞下,此法會引起大量唾液分泌,在喉頭髮出“咕嚕咕嚕”的聲響。
何安下大口大口地吞咽著杭州的空氣,走到了一戶灰磚綠瓦的店鋪前。店鋪門面很小,掛著一幅對聯“告別山中寂寞,迎來世上煩惱”,橫批為“自救救人”。門上還懸有一個菱形燈籠,寫著“男科”二字。
店內陰暗,一個瘦小枯乾的中年男人正坐在桌前打算盤。發現有人走進店中,他停下手中的活計,站起身問:“這位道爺,有何貴幹?”何安下猶豫片刻,說道:“我下山還俗,還沒找到營生,不知你能不能給口吃的?”
店主嘿嘿一笑:“不瞞你說,我也是個下山還俗的人。你哪座山上下來的?”何安下:“龍頸山。”店主:“我是萃華山的,知道么?”何安下搖頭。店主:“怎么會?萃華山紫雲閣可是天下聞名的道場!”
何安下“噢”了一聲,勉強作出敬佩神情,店主登時滿面紅光,連呼“快坐快坐!”給何安下沏茶倒水。
一口濃茶下肚,更感飢餓難當。店主聊起了紫雲閣典故,顯得興致頗高,而何安下連喝幾杯,被茶水刺激得胃部難受之極,終於忍不住了,賠笑一句:“道兄,還是給我個饅頭吧!”
店主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跑到後屋拿出一個盤子,盛了三個饅頭一塊鹹菜。何安下狼吞虎咽吃起來,顯得十分香甜,店主也被感染,咽了口唾沫,喃喃道:“你完全就是我的當年。”
何安下:“道兄,當年你為何下山?”店主:“嗨。都是這一口吃的鬧的。老哥我當年情場失意,一時萬念俱灰,就上了萃華山。誰料到山上只有瓜果蔬菜,吃得我虛火上升,原本以為食肉會慾念強,誰知吃素對情慾刺激更大。老弟,虛火也是火呀!”
店主長嘆一聲,似有天大委屈:“那時候,見到個小貓小狗,只要是雌的,我就一陣心慌,簡直中了魔障。唉!上山是為了成仙,可我差點做了畜生。我跑下山來,衝進個飯館,吃了一大碗紅燒肉,方才平靜下來。老弟,當時我透過飯館窗戶,望著外面的高山,邊吃邊哭。我破了魔障,可再也回不去啦!”
店主說著說著,兩顆眼淚滾了下來。何安下不敢發出咀嚼的聲響,將嘴裡饅頭咽了下去,問:“我怎么沒有這種情況?”店主:“老弟,你上山時多大?”何安下:“十六歲。”
店主:“嗨,你還是個童男子。我上山前,已經碰過女人了。男女之事,只要開了頭,就等於是跳了懸崖,和一切好事都絕了緣,只有墮落再墮落。”
何安下聽得目瞪口呆,這時一個背著書包的小男孩走進店鋪,叫了聲“爸!”走入後屋。何安下:“這是你……” 店主用袖子擦了把眼淚,嘀咕一聲:“冤孽,冤孽。”一臉痛不欲生的表情。
一個豐滿白皙的婦人拎著個菜籃子走了進來,說一句:“老李,有客人?”向何安下禮貌地一點頭,也走入了後屋。那婦人眼部很美,是雙眼皮。
何安下:“這是你……”店主眼珠一轉,竟有了一絲得意:“怎么樣,我媳婦不錯吧?知書達理,能生能養。”
何安下覺得眼前的情況不是自己所能理解,嘴裡加快速度,想吃完饅頭就走。
見了媳婦後,店主恢復平靜,給何安下倒了杯茶,問:“小兄弟,還俗可不是容易事,我拼死拼活才有了這份家業。沒有一技之長,是活不下去的。”
何安下:“我上山前,曾在藥鋪里當學徒。中草藥名目至今沒忘,大不了重新做起。”店主一拍大腿,音調高昂:“對路子!看看這是什麼!”
店主胳膊挺直,指著門口的燈籠,正是令何安下百思不得其解的“男科”兩字。何安下:“什麼?”店主嘿嘿一笑,打開旁邊的壁櫃,拿出一個小鐵盒,從裡面取出一把小刀,上下揮舞一圈,鄭重說道:“我是個醫生呀!而且是西醫。”
何安下肅然起敬,說:“聽說西醫能開膛破肚,切肝挖肺。”店主:“唉,不用那么費事,我切點小東西,就能養活全家了。”何安下:“你切什麼?”店主:“包皮。”
何安下更加不理解,不敢做什麼反應。見到何安下面無表情,店主以為被何安下輕視,於是補充一句:“我還能切雙眼皮!”
這句話何安下聽懂了,想到他媳婦的美目,不由得真心佩服,說了句:“好手藝!”店主登時兩腮緋紅,如飲美酒,一拍何安下的肩膀,豪氣萬丈地說:“你留下來吧,跟我學本事。”

2、風過西湖千竹悲
三十天后,何安下學到了切雙眼皮的技術,就明白了店主夫人的雙眼皮是天生的。切出的雙眼皮,閉眼時會顯現刀痕,而天生的在閉眼後則是平滑的一整片。
店主夫人眼神清亮,總是雙眼瞪得大大,何安下看到她閉眼是難得的機緣。那天中午,店主坐在門口等著病人上門,不由得打起盹來,忽然摔倒在地。何安下扶店主去了裡屋臥室。
夫人正躺在床上午睡,閉合的眼皮仿佛荷葉,是完整的一片。何安下本想叫醒夫人,而店主沖他擺擺手,自己上床,依偎在了夫人身邊,一會兒就睡著了。
何安下退出臥室,心中頗為感慨,他們夫妻的睡相,正是“相依為命”一詞最生動的寫照。後來的日子裡,店主經常會打盹摔倒在地,何安下認為是男人進中年後精力衰弱了。
在一個沒有病人的下午,何安下對店主說:“你在山上的情慾魔障,主要是你沒有修煉呼吸,調整呼吸就可以克服素食引發的虛火了。”店主喃喃道:“紫雲閣很保守,說要考驗我三年,才教這個。”
何安下:“我倒是懂,此法能清爽神志,想不想學?”店主瞟了何安下一眼,並沒有一絲嚮往。但店主還是跟何安下學了,兩人每天早晨去西湖邊,坐在石凳上面對湖水吐故納新,何安下仿佛又回到了山中歲月,而店主並不是很上心,常會坐一會就睡著了。
店主蜷曲在石凳上,睡得像個小孩,純潔得令何安下不忍驚動他。但何安下每次都很快地把他拍醒,因為石凳的冰涼就像深山的寒氣,足以滲透到人的內臟。
他們旁邊有一片竹林,有風吹過時,竹葉聲和緩得猶如沉睡人的喘息。一天,何安下拍醒店主,對他說:“孩子之所以能夠成長,因為他和大自然是一體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人身上的自然越來越少,於是就病弱衰老。但呼吸是大自然在人體上安裝的密碼,傾聽呼吸就是接近大自然。希望你認真修煉,一定能治好暈厥的毛病。”
店主怔怔地看著何安下,說:“你是好人。但我的暈厥不是病而是毒。”
店主比夫人大十五歲,一年前,他倆夫妻生活已不和諧。為此,店主開始喝一種叫“黑腐芋”的草藥,據說可以刺激男性能力。
三個月前,他開始頭痛,有時兩眼會瞬間失明。他走訪了西湖名醫崔道融,得到的診斷是,他只剩半年壽命。
何安下大驚,急忙說:“你不能再喝黑腐芋了!”店主淡然一笑,轉頭望著西湖,一片水波來而又去。店主:“其實你的聽呼吸法門,我也知道,但我不會去修,因為我本是為了情慾,方才下山的。”
這時竹林被風吹動,沙沙作響,仿佛男性低沉的哭泣。店主:“山上山下的奔波,令我悟出一個道理——其實成仙是沒有意義的,與其無聊地活上千年,不如快樂地度過一宿。”
何安下從此變得沉默寡言,不辭辛勞地料理醫館業務,不再讓夫人做菜,他來負責一日三餐。他像奴隸般拚命幹活,直到半年後店主逝世。
按照遺囑,店主的葬禮辦得十分簡樸,只是要求給他守靈七天。七天中,夫人哭暈過幾次,都是何安下將她抱回臥室。看著她美麗的雙眼皮生出了黑色,何安下總是隱隱心痛。
半年來,何安下幾次想告訴她真相,相信她會制止店主服藥。但店主選擇了自己的命運,他沒有權利去干擾。他只能安慰自己,當他出現的時候,悲劇已經發生,他所能做的,就是看著悲劇完成。
守靈結束後,夫人帶著孩子回浙江老家,何安下繼續料理醫館生意,每月給夫人寄十塊銀元。他覺得自己將永遠留在這裡,修道已成了一個荒誕的舊夢,因為他要負擔一個女人和一個孩子生活。
十年後,那孩子將長大,會有贍養母親的能力。而他仍會每月寄去十元錢,這是他一生的任務,好了,永遠留在這裡了。
把杭州人都切成雙眼皮——這是何安下的遠大計畫,但他永遠來不及實施了。三個月後,夫人回到杭州,嫁給了名醫崔道融,然後夫人賣掉“男科館”的房產,何安下被趕出了門。
他帶走的唯一物品,就是那件舊道袍。道袍捆成一卷,包在一張報紙中,拿著它,何安下無目的地走著,忽然聽到一片竹聲。
這正是他和店主鍛鍊呼吸的地方,何安下撫摸著石凳,坐了下來,眼前湖水的波紋猶如夫人的雙眼皮,自然天成。
黑腐芋中也許混入了毒藥,崔道融和夫人也許早已通姦,何安下這樣想著,忽然感到極度睏倦,他倒在石凳上,蜷曲著睡著,正是店主的姿勢。
但他知道,沒有人會將他拍醒,石凳的冰涼已滲進了內臟。

《道士下山》《道士下山》
3、入定
西湖賞月——是天下聞名的景致,而杭州百姓其實是不看月的,他們下午五點出發七點回家,躲避月亮像躲避仇人。
來旅遊的外地人和攜帶妓女的官員才聚集在岸邊,更有一批年輕無賴,唱著不成調的小曲,在人群中往來穿梭,大呼小叫,裝醉賣傻。月圓之時,西湖岸邊總是頗為不堪。
只在湖面上,還有賞月的人。他們定下小船,圍著乾淨的茶几暖爐,一面煮茶一面聊天,觀天上明月,看身邊美人,延續著古代士大夫的風流。崔道融是杭州名人,此刻坐在一艘小船上,隨波逐流到了西湖深處。
他的身邊,是一個穿著深紅色旗袍的美婦人,裸露著白皙的脖頸,正是店主夫人。夫人處在一個女人最好的時光,有著青春的元氣,同時有著少女不具備的韻味。
崔道融留著山羊鬍,眉弓高聳,一副古人相貌。這樣的一張臉,能令病人信服,也能震懾女人。夫人眼光流離,慢慢地依偎過來。感受著她肌膚的清涼,崔道融想起了古人游西湖所用的樓船。
啊,月光,美人,是一定要有樓船的。在江面上占有一個女人——沒有比這更愜意的事情了。想到在船上造房,古人的智慧令人欽佩。
崔道融挽住了夫人的腰部,那是一種滑膩的手感,船尾的船夫顯得更加多餘。崔道融向船尾瞥了一眼,猛地站了起來。
撐船的船夫消失了,離得最近的船也在兩公里外。崔道融忽然覺得腳面一涼,低頭見甲板已湧上了江水……
湖邊賞月的民眾起騷亂,因為一個人突然鑽出水面,他濕淋淋地穿過眾人,小跑著向岳王廟而去。冬季湖水陰寒,在此刻游水無異於自殺,民眾好奇地尾隨。
那人跑到岳王廟前,面對黑漆漆的廟宇,盤腿坐在地上。他身上的水凝成了冰塊,整身衣服支起稜角。
也許錯了。沒有證據,他是憑著直覺認定了崔道融和夫人的罪行。不知道他倆會不會游水?何安下緊閉雙眼,對著岳王廟祈禱:偉大的岳王,希望您主持公道,如果他倆無罪,就讓他倆游上岸來吧……
何安下祈禱得筋疲力盡,仍不敢睜開雙眼,因為怕岳王不能顯靈。不知過去了多少時間,身體緊張到了極限,忽然一松,眼皮張開。
耳邊響起一片驚呼聲,何安下的視線兩秒後方才清晰,看到離他十米遠站著一大群人,均一臉敬畏。一個黑衣和尚牽著一匹馬,走了過來,謙恭作揖,說:“道爺!”然後蹲下身來,按摩何安下的肩膀和腿部。
何安下:“我這是怎么了?”黑衣和尚:“您在這入定,已經十天,轟動了杭州。如松長老不願您擾民,讓我接您去靈隱寺。”
在黑衣和尚的攙扶下,何安下起身上馬。十天的入定,令他筋肉癱軟,一下伏在馬上,再也直不起腰。
到達靈隱寺用了四十分鐘,沿路不時有人跪拜,岳王廟的圍觀民眾也有三十多人跟隨。如松長老的住所在靈隱寺最深的庭院,何安下被攙扶進禪房時,他正坐在床上,就著一個小炕桌寫字。
何安下被放在床上,為防止傾倒,黑衣和尚搬過床上的棉被,墊住何安下的後腰。如松舔了一下毛筆頭,說:“我從十六歲開始,每天抄寫七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已經有五十三年了。這一篇還差最後一筆,你能幫我么?”
如松把毛筆遞過來,何安下拿住筆,上身探到小炕桌前,只見一張黃色毛邊紙上寫著清秀的小楷。
何安下顫巍巍地在紙上寫了一筆,這一筆粗大深重,破壞了整張書法的和諧。看著自己的這一筆,何安下兩眼發直,“哇”地一聲哭了起來。如松:“孩子,你怎么了?”何安下:“我寫壞了。”
如松:“沒關係。可以重新再寫。”如松把紙一揉,從炕桌下又拿出一張紙,鋪在桌面。何安下上身伏在桌前,正要下筆,卻抬起頭來,瞳孔黑得如同地獄。
何安下:“西湖上有沒有發生命案?”如松:“九天前的早晨,杭州名醫崔道融和他的新婚妻子死在湖心。船沉後,他倆抓到根木頭,但湖水陰寒,他倆是被凍死的。”
何安下的瞳孔泛起一片蒼茫灰色,消滅了所有神情。如松長嘆一聲,將一卷經文放在桌上,說:“抄吧。”何安下立刻俯身抄寫起來。
如松下了床,走出屋去,關上了門。院落中站滿了跟隨的民眾,如松兩手合十,聲音厚重得如同千斤銅鐘:“阿彌陀佛。人間只有痛苦,哪有什麼熱鬧看?都散了吧。”
何安下在如松的禪房中抄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抄就抄了四十九天。他走出禪房的時候,正是除夕夜晚,杭州民眾有到靈隱寺聽新年鐘聲的習俗,如松僻靜的小院也受到了喧囂聲的騷擾。
何安下站在庭院中,仰頭望天,杭州城在今晚燈火通明,將天空的底邊染成粉紅。一個聲音在何安下耳邊響起,“看來,今晚的天是黑不下來了。”
正是如松長老。
如松穿一件黃袍,應是上等絲綢,他的頭剛剛刮過,閃著亮光,整個人煥然一新。如松:“畢竟是新年,你去首座堂,領身新衣服吧。”何安下:“我想正式出家,再也不出寺門了。”
如松:“你站到月光下,讓我看看你。”何安下移動兩步,對著月光,想自己一定憔悴不堪。如松眼光一閃,隨即暗淡,說:“你在人世間還有一番熱鬧,現在不是出家的時候。”
何安下:“我該如何生活呢?我知道許多修煉的秘訣,但我沒能力從人間賺回一個饅頭。”如松發出一陣長笑,笑得何安下毛骨悚然。
如松:“你在岳王廟入定十天,俗人看你已是神仙。我保證,只要你走出靈隱,杭州的富商官僚會追著你轉。”何安下:“我並不想要這種生活。”如松:“但你在岳王廟顯示神奇,引發了你多生以來的善緣惡緣,總要有個了結吧?”
此時鐘聲傳來,深邃得可以鑽入心田。何安下向如松鞠躬,轉身打開小院的門,走了出去。
十五天后,何安下接受了一個富商的資助,在西湖邊建起個兩層小樓,成立了一家藥房。藥房門庭若市,常有民眾來問禍問福,何安下總是說:“我只是個藥劑師,別的不會。”
他對那個資助他的富商也如此,半年後,富商終於厭倦,只是催著他還債。一年後,何安下還清了錢,從此與富商斷了聯繫。
只是杭州仍有一小批民眾把他當做神人,有著種種傳聞,說他每晚都會走出藥房,到湖邊的一片竹林中修煉,有好事之徒半夜潛入竹林,卻看到他閉目而坐,臉上掛著淚痕。
還有傳聞,說他每到月圓之夜,會劃一條小船到西湖湖心,飲酒到天亮。他每喝一杯,就會往湖水中倒一杯,仿佛與水神對飲。

人物介紹

查老闆:享有“上海第一扮相”的京劇武生,遭奪妻之恨,與兩條狼狗同關了七年而精神失常,因身懷古戰場長槍絕技,被放出迎戰日本長刀武者,獲勝後以京劇《挑滑車》的手法,挑了仇人的轎車,得以雪恨。
彭家七子:太極門百年一遇的天才,但因是外族女子所生,不能繼承掌門,遭遇兄弟相殘後,遠走海外另立門戶。
柳白猿:武當山劍仙傳人,因懷疑師傅對自己藏私,憤而出走,走上武學邪道,但他發明的邪術,卻擊敗了來中國考察劍仙的日本忍者。
大痴:晚清最後一批官派留美童生,自小受西式教育,卻想以神通拯救世人,自稱達到等佛之力,為中統高層作顧問,最終事敗法破,受到中統特務全面追殺。
罕拿:以雙腿殘疾之身挖地道逃離監獄的青海高僧,被來華的納粹黨衛軍考察團認為有德國神族的血統,要對其進行生物試驗,於是他開始了又一次潛逃。

作品評價

武俠小說本是民國武術界的發明,武俠小說開山之作《江湖奇俠傳》的作者向愷然就曾在國術館任職,並常為武術書籍作序;《武俠奇人傳》作者姜容樵也曾在國術館任職,同時還著有二十多部武術專著。這些武術專業人士所寫的武俠小說,因其技術專業,文筆簡潔,而被看慣了金庸、古龍作品的讀者稱為“硬派武俠”。
本書作者與姜容樵是同門,其整理的《逝去的武林》在當代武術界享有盛譽。本書根據老一代武者、修行者口傳的掌故而創作,描繪了一系列今日已絕跡的個性江湖人物,展開一幅民國武林的另類畫卷,情節詭異而細節真實,堪稱“硬派武俠”的接脈之作。

目錄

一、自序
《隱市者、早逝者、混世者》
二、道士下山
1、一下青山萬里愁
2、雨過西湖千竹悲
3、入定
4、自古大才難為用
5、人去西南天地間
6、天女
7、惡念
8、彭家的東西
9、目擊
10、別後休洗蓮花血
11、零落年深殘此身
12、無名指
13、笨招
14、劍仙
15、暗柳生
16、凶宅
17、劍氣
18、日煉月煉
19、歸來如夢復如痴
20、琴少知音不願彈
21、明柳生
22、水瓢秘訣
23、活佛灌頂
24、千里傳音
25、白盡梨園弟子頭
26、神槍
27、賊刀
28、直至身毀始甘心
29、高人
30、九歌
31、狐狸
32、五嶽真形圖
33、蘭亭序帖
34、降妖咒
35、達摩恩
36、虛龍假鳳
37、廣寧不孝生
38、百二山河在掌中
39、自嘆自感乃垂頭
40、暗傷潛恨塗青山
41、千年靈芝
42、大西洋神族
43、軸心物質
44、青龍
45、白虎
46、雲雨難忘山河新
47、鎖麟囊
48、宇宙節拍
49、可能千載永悠悠

三、前傳
1、藥鋪學徒
2、龍頸道觀
3、深夜竊法
4、三指禪
5、寧波先生
6、神經道人
7、玄關一竅
8、沖虛真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