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態心理學與心理治療》

《變態心理學與心理治療》

《變態心理學與心理治療》是由霍西瑪編著,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於2005年1月出版的心理學書籍,介紹了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的關係,以及與心理健康有關的社會政策和法律。

基本信息

簡介

作者:(美)霍西瑪(Hoekseam,S.N.)著

霍西瑪霍西瑪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5-1-1
字數:1000000
定價:88元
英文名:AbnormalPsycologyE/3

內容提要

本書人內容來看,可以分為四個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對於變態行為的概括性介紹,內容包括第一章至第五章。在第一章變態行為一瞥中,作者首先討論了何為變態行為,文化相對主義者認為必須使用社作規範來確定某行為的正常味。有些學者認為罕見行為,或者給行為者造成主觀上不舒適的行為才算變態行為。還有一些學者認識只有由心理疾病導致的行為才是變態行為。作者第二章介紹了關於變態行為的現代理論。生物理論認為心理障礙是由三個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大腦的結構變異、大腦神經遞質系統的機能障礙以及缺陷基因。在心理學研究中,心理動力理論認為心理障礙的透因是潛意識心理掙扎。行為主義進論認為個為行為得到強化或懲罰最終障礙的出現是因為人們無法追求自己的思想,相反,他們得盡力順從他人的意願。在第三章變態行為的研究進展中,作者首先對於研究人員在對變態行為進行研究的時候面對的挑戰進行了介紹,然後又介紹了什麼是科學的研究方法及其特點,並對於個案研究、相關性研究、連續變數研究、橫續變數研究、橫斷面研究、試驗性研究和治療結果研究等研究方法分別做了介紹。在第四章變態行為的評估與診斷中,作者首先指出為了正確進行評估收集信息的重要性,並介紹了收集信息的內容,包括目前症狀、近期經歷及身體狀況、用藥及飲酒情、個人及家庭心理障礙病史,以及認知機能等。
第二部分對各種常見的變態行為進行了具體的介紹,包括第六章至十七章,從臨床症狀、產生機理、診斷標準、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具體的描述。作者首先介紹了臨床上常見的焦慮障礙:恐慌症、恐怖症、廣泛性焦慮、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和強迫性障礙(OCD)以及與焦慮障礙密切相關的分離型與軀體型障礙。第十一章精神分裂症中。作者著重從物學理論的角度介紹了精神分裂症產生的生物學原因,並指把藥物治療作為冶療精神分裂的主要方法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第十二章人格障礙中,作者參照《心理障礙的診斷和統計手冊-IV》(DSM-IV),根據表現出來的不同症狀把人格障礙的分成三類:偏執型人格障礙、戲劇型情感障礙和焦慮-恐怖人格障礙,並分別進行介紹。第十三章童年期障礙中,作者介紹了多動障礙、品行障礙、分離焦慮障礙、排泄障礙和學習障礙等在兒童時期常見的心理障礙。在第十四章認知障礙與壽命問題中,介紹了痴呆症、健忘症和譫妄等引起的認知障礙和年齡的關係。
第三部分為第十八章心理與身體健康的關係。本章從健康心理學的觀點出發,認為身體、意識和環境密切相關,並試圖闡述了這些影響的特點及重要性。健康心理學家認為性格因素、處理問題的方式、產生壓力的事件及健康相關的行為這些方面在疾病的發生和疾病的進展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四部分為第十九章精神健康以及與之有關的社會政策和法律。精神病辯護制度的基本觀念認為,一個人在精神不健全時對所犯罪行不應該承擔責任。在論述無意識行為和人權時指出,當人們由於心理混亂或存在自己或他人的潛在危險時,從心理學角度講他們的無過失的。
總之,本書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心理學優秀著作,筆者有幸先睹為快,願將其薦給我國的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界同行以及高等學校心理專業的教師和學生,相信大家都會獲益匪淺。

作者簡介

SusanNolen-Hoeksema,博士,密西根大學心理學和精神病學教授。她在耶魯大學獲得心理學學士學位,在賓夕法尼亞州大學獲得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她的研究方向是壓力適應中情感調節的作用和情感調節方式中性別差異。她獲得過兩次重要的教學獎和幾次科研獎,科研獎包括美國心理學協學頒發的大衛·夏靠早期事業獎、美國心理學協會婦女委員會頒發的學術帶頭人獎以及國家心理學健康委員會頒發的科研究事業獎。Nolen-Hoeksema博士發表了50多篇學術論文,以及《面對損失》、《抑鬱症的性別差異》和《想得太多的女人》等9部專著。

編輯推薦

為什麼有些人有自殘傾向?為什麼有些人比其他人更難以面對人生?是什麼使人脫離現實?很多人,要么本人、要么通過家人或朋友,都曾經有過這方面的體驗。變態心理和變態行為離我們關不遙遠,它們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本書作者,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學和精神病學資深教授SusanNolen-Hoeksema博士以生動的文筆深入淺出地描述了各種難以理解的變態心理現象,並介紹了這一領域的理論、科研究成果、診斷標準和治療手段。作為一本科學、嚴謹的學術著作,本書有著小說般引人入勝的特點,使讀者得以體會到精神障礙患者最真實的感受。
通過學習本書,讀者將會對怎樣區分正常和異常的行為,精神障礙患者有哪些切實可行的治療方式等一系列問題有更為清晰和深刻的了解,這本書不僅是專業人士很好的參考書和學習教材,也是普通人了解這一領域的非常好的科學讀物。
——鄭日昌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目錄

前言
關於作者
1變態行為一瞥
2有關變態行為的現代理論
3變態行為的研究發展
4變態行為的評估和診斷
5變態行為的治療
6焦慮性障礙:心理失衡、恐怖症和廣泛性焦慮
7焦慮性障礙:創傷後應激障礙和強迫性障礙
8分離型與軀體形式障礙
9心境障礙
10自殺
11精神分裂症
12人格障礙
13童年期障礙
14認知障礙與畢生問題
15飲食失調症
16性障礙和性別認定障礙
17精神活性物質引起的障礙
18心理學與身體健康
19心理健康、社會政策與法律
術語表G-1
參考文獻R-1
授權C-1
姓名索引NI-1
主題索引SI-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